孫長卿
韓愈的《師說》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边@對教師這一神圣而平凡的職業(yè)可以說是一個極好的詮釋。我一直認為回歸教師本真的角色,肯“蹲”下來與學生平等交流、關注學生心理、走進學生心靈,是教師永遠不變的追求。那么,教師應回歸哪些本真角色呢?以下是筆者的一些淺薄看法。
一、精心備課,做一個好廚師
好廚師做飯大家一定都會喜歡吃,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同樣的材料,在好廚師的手里,經(jīng)過精細的加工組合、填油加醋,就會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而在差廚師的手里,即使是再好的食材,如果不經(jīng)過加工也會白白浪費;二是好廚師會想辦法了解食客的口味喜好,會盡量去滿足不同食客的要求,一桌子的菜總會有一兩盤是符合不同客人的不同口味的,可謂是因客施烹;三是好廚師每次施展手藝之后,都會去反思本次烹飪的得失,不斷總結(jié)提升自己的廚藝。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就是一位好廚師,教師要把書本知識經(jīng)過再加工,授課過程中要做到源于教材又走出教材,變抽象枯燥為具體形象,變復雜難懂為簡單易學。優(yōu)秀的教師是懂教育的,在備課的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精心準備,他會基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來施教,每節(jié)課都會讓不同的學生有所收獲。優(yōu)秀的教師在每節(jié)課后都要及時進行反思,總結(jié)授課的優(yōu)點和缺點,為下一次課堂的精彩做好充分準備。
二、面帶微笑,做一個優(yōu)秀的主持人
當節(jié)目主持人上場時,他(她)一定是面帶微笑,站在舞臺的0.816黃金分割點上之后再開口說話,這樣做是為了在空間上創(chuàng)造出最佳的視覺效果,同時也在為與觀眾在情感的融洽溝通上做好鋪墊。教師也應學習主持人的這一有效做法,走進教室時,也該面帶微笑,信步走向講臺,然后再開口講課,在授課過程中也最好是略帶笑意。韓寒在《零下一度》一書中曾說:“建議校長開除所有不會笑的教師?!钡拇_,學生怎么會喜歡沉著臉或面無表情或怒氣未消走進教室的老師呢?試想,學生時刻要面對鋪天而來的走馬燈似的一科接一科的不同知識,還要面對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輪流上陣的教師,不免有些倦怠,有些審美疲勞。如果每位教師都能面帶微笑,為學生營造一個又一個的溫暖陽春,學生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習,怎么會不感覺親切、舒適、安全呢?學生的學習勁頭足了,學習信心增強了,創(chuàng)造力也會噴涌而出。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順其自然地帶些幽默,在溫馨親切的基礎上進一步營造輕松的氣氛,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一定會有所提高。當然,不是每位教師都懂幽默的,幽默不是裝出來的,幽默源于智慧,源于工作、生活順心順意時的一份良好心態(tài),更重要的是源于對教師這份職業(yè)熱愛時情感的自然表露。教師的微笑和幽默也正是教師的親和力所在。
三、為學生喝彩,做一個熱心的觀眾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在小學時,有一次期中考試,我和我的同桌并列第一,于是我們的名字下各帶一朵大紅花,在黑板邊墻上掛了很長一段時間。那份掛在墻上的榮譽時刻提醒我,我要努力成為第一名!這份榮耀一直令我難以忘懷,那兩朵醒目的大紅花也定格在我的記憶深處。
是啊,學生時代,老師給予的贊譽與鼓勵,其力量是多么的偉大而持久??!羅森塔爾效應啟發(fā)我們,教師通過自己的眼神、笑貌、嗓音、手勢等各種暗示方式,可以含蓄地、間接地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迅速的影響作用,從而來振作學生的精神。因此,一直以來,我都堅信好學生是夸出來的。我認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像一位熱心的觀眾一樣,要為演員精湛的表演喝彩。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正確的回答鼓掌;為學生做對一道難題鼓掌;為學生在課堂上好的學習狀態(tài)鼓掌;為學生對某一個問題的新穎的解法或創(chuàng)意鼓掌……總之,教師要給學生展示的舞臺,更要給他們前進的動力。
四、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做一個懂“留白藝術”的畫家
畫畫須要留白,藝術大師往往都是懂得留白的大師,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這種以無勝有的留白藝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懂一點留白的藝術手法,要留給學生思考和消化知識的時間,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同化、去嫁接、去建構知識,從而豐滿自己的精神世界。否則,如果教師不間斷地只是一味地講解,學生沒有消化吸收知識的時間,不僅教學效果不好,學生也會很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
另外,教師在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也要給他們留出自由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大學讀書的兒子放假回家時告訴我說,他們寢室有一位同學,畢業(yè)于河北省一所全國知名的重點高中,由于高中三年的學習生活太苦了,太壓抑了,那位同學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上了大學才終于獲得解脫。所以大學開學后一個月的時間里,他每天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瘋狂地包宿上網(wǎng)玩游戲,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把高中“耽誤的時間”給補回來!我想這何嘗不是作為教育者的一種悲哀,好的教育應該把屬于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還給他們,教會學生思考,教會學生選擇,鼓勵學生在屬于自己的時間里做有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事,而不應是壓制和強占。
五、樂于奉獻,做一個耐心的“售后”服務員
售后服務,就是在商品出售以后所提供的各種服務活動。售后服務是產(chǎn)品生產(chǎn)單位對消費者負責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增強產(chǎn)品競爭能力的一個辦法。商品的生產(chǎn)者和出售者把商品出售給消費者后,會對消費者做好售后服務工作。
我們作為教師也應如此,在我們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后,也要做好學生接受知識的反饋工作。下課之后,教師不要馬上離開教室,可以再等一會兒,為學生解答本節(jié)課的疑惑;自習課時,教師也可以留在班級給學生輔導功課,幫助學生消化理解知識;布置作業(yè)時,作業(yè)量要適當、合理、科學;批改作業(yè)時,教師不但要批還要改,要改得有方法,還要不吝筆墨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贈送給他們鼓勵或贊賞的文字。教師只有像一個耐心的“售后”服務員一樣,出現(xiàn)問題時能夠隨叫隨到,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
教育這條路,注定是一條清苦的路,奉獻的路,寂寞的路。作為教師,我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具有甘于吃苦、樂于奉獻、耐住寂寞的精神與意志。
正如教育學家杰克遜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說的那樣:“教育的根本目標是讓學生以及教師、進而每個人都變得更好,因為教育歸根結(jié)底是一項道德事業(yè)。”總之,教師回歸的這些本真角色,更確切地說回歸的是師愛和責任,回歸的是真善美。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