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萍
摘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是教育部頒發(fā)的幼兒教育的政策,旨在對幼兒教育提出明確的要求與期望。它是當今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向導,并且為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相關的建議,以幫助學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長能夠更好地理解學前教育促進幼兒的成長。《指南》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應該靈活應用,根據(jù)不同幼兒園的特點和情況進行。本文從為幼兒教學創(chuàng)設健康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使幼兒在玩耍中學習;尊重每個幼兒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給予每個幼兒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和家長在幼兒教學中的角色三個方面闡述了《指南》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作用;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138-01
一、《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制定背景和作用
《指南》是由教育部在2012年頒布的關于幼兒教育的政策,它的提出主要是在國際幼兒早期教育的“標準化”運動影響下產(chǎn)生的,盡管國際和國內關于幼兒教育的“標準化”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很多國家仍然選擇指定和實施“標準化”,作為保障幼兒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jīng)有20多個國家參與了“標準化”的項目,而這個項目在我國的發(fā)展是在我國的國情和幼兒發(fā)展的實際上進行研究提出的,是由教育部的專家和國內兒童學者等很多有識之士經(jīng)過多年的時間研究制定而成的。具體來講,《指南》其實是國家對下一代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期望與要求,而這些期望與要求是與我國傳統(tǒng)與主流的價值觀相一致的,其次是《指南》的制定主要根據(jù)我國當前幼兒和兒童發(fā)展的平均水平為依據(jù),所以,《指南》在兒童教學實踐中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指南》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明確兒童應該掌握的知識和能夠掌握的知識。很多家庭在進行幼兒和兒童教育的過程中,片面地強調讀寫算,或者進行超前教育,這都是違背兒童教育規(guī)律的。《指南》對兒童的學習與發(fā)展提出了科學合理的要求,可以幫助家長和兒童更好地理解學習的內容,更加注重對兒童的啟發(fā)教育和實際應用的教育,而非單純地會加減法。其次,《指南》為兒童教育提出了新的評價標準和依據(jù),更加有利于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高。最后,《指南》兒童的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間搭建了橋梁,為幼小的銜接做了充分的準備?!吨改稀返闹贫▌右蛑痪褪敲鞔_規(guī)定了小學之前的學前教育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應該做好怎么樣的準備,尤其是對一些未能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的兒童來說尤為重要。很多幼兒的學前教育都是在家里通過家長進行的,但是很多家長并不具備專業(yè)的教育技能,所以,根據(jù)《指南》家長可以對兒童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與評估,為小學的入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具體應用
1、為幼兒教學創(chuàng)設健康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使幼兒在玩耍中學習
《指南》提出的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要重視兒童的健康教育,而健康教育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有健康的環(huán)境,不僅僅讓兒童在身體方面健康的成長,更要重視兒童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這就要求對兒童要進行適當?shù)男睦斫】到逃?。有很多途徑可以進行健康教育,但是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是首要的,所以教師應該給兒童創(chuàng)設出不同的環(huán)境和氛圍,讓兒童保持良好的心情,這樣兒童的心理才能產(chǎn)生美感。教師要不斷的挖掘兒童的潛能,首先就要給兒童創(chuàng)設一個溫馨和諧健康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娛樂是最能夠調動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的,如果教師能夠將一個知識點和兒童的興趣愛好相結合,那么學習效果將會事倍功半。在設計娛樂的活動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活動與兒童的實際能力狀況相適應,能夠讓每一個兒童有能力參與其中,從而在愉快的玩耍當中學到了知識。
2、尊重每個幼兒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給予每個幼兒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勢,家長和教育者不應該用一個標尺去衡量不同的兒童,而應該學會欣賞不同的孩子,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指南》明確指出應該給與每個幼兒關注、尊重和理解,重視每一個兒童。即使在幼兒犯了錯的情況下,也要注意批評的尺度和方法,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孩子,在搞清楚狀況的情況下,給予兒童善意慈祥的關懷,并合理地說教,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并由心地改正。幼兒犯錯誤都是出于幼小無知,所以家長和教師有權利和義務幫助幼兒明辨是非對錯,讓兒童知道什么是對和錯,而不是一味地去責怪,更不能與別的小孩進行比較,這樣很容易給兒童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
3、家長在幼兒教學中的角色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在幼兒的成長中起著關鍵的作用,而家庭教育是終身的教育,家長的價值觀直接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價值觀的形成。幼兒在學前時期會對周遭的人和事物感興趣并進行模仿,所以家長的語言或者行為會對幼兒造成很大影響,據(jù)調查顯示,很多家長并不是很重視幼兒的學前教育,他們對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并沒有刻意地規(guī)范,在對幼兒的教育影響方面是被動地進行,是完任務的心態(tài)。所以,在幼兒教育中,家長不僅要從自身做起,給幼兒起模范作用,還要配合幼兒園的教學工作,這既是家長的責任,也是家長的義務。
《指南》既是一種科學的教育理念,又是國家對我國幼兒教育所頒布的政策和對下一代教育的期望,《指南》全面具體地分析了我國幼兒教育的情形,相信通過《指南》的引導,早期教育者能夠更容易掌握科學的幼兒教學方法、能夠及時準確地幼兒的發(fā)展做出判斷,因此,《指南》在學前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高志方.現(xiàn)代課程改革思潮對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啟迪[J].學前教育研究,1994:02.
[2] 趙如 朱連英.教師的愛——從幼兒教師的愛說起[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8.
[3] 陳北燕.幼兒園改革與發(fā)展中的問題及對策——淺談學前教育小學傾向化及相關對策[J].科技信息,2010(03).
[4] 劉智成 邊霞.幼兒教師教學責任的內涵、沖突及其實現(xiàn)——兼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規(guī)避[J].教師教育研究,2014(0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