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趙喜君
摘要:當今社會,隨著人類對信息及通信技術手段的不斷開發(fā)與利用,各國政府開始意識到建立電子認證制度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加大對電子認證制度的建設力度,完善電子政務法律制度、制定電子簽名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本文力圖從電子認證制度與電子簽名法的基本理論入手,分析中國電子認證制度的現狀和中國《電子簽名法》的實施情況,最后,介紹了世界各國對電子簽名的立法情況。從而,為今后中國認證制度與電子簽名法的發(fā)展與完善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字:電子認證;電子簽名;中國電子簽名法
中圖分類號:C916?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4-0140-03
當今,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推進政府部門的OA(Office Automation)化、網絡化、電子化等的進程。公眾對信息情報的共享性、共有性是衡量OA化、網絡化、電子化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各國政府把如何實現國民共享信息情報等作為今后發(fā)展的主要課題。加快信息情報技術的應用,改善政府自身組織結構,提高政府自身的透明度是發(fā)展政府部門OA化、信息共有性的必由之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Internet網絡時代的到來,政府的管理模式也必將隨之改變,一種新的政府模式——電子政務誕生了。它是科技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產物。電子認證制度及電子簽名是實現電子政務,提高政府公共部門的服務效率,推進向政府提出申請、申告手續(xù)等電子化不可缺少的因素。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互聯網和電子科技應用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例如,電子交易﹑電子商務等這些新生事物便在全球范圍內大顯身手,它具有便捷、高效、覆蓋面廣、交易費低廉等顯著特點。這些特點大大優(yōu)于傳統(tǒng)的商務、交易等,但是由于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是新生事物,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勢必受到傳統(tǒng)法律、法規(guī)等的阻礙?;谝陨戏N種原因,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在發(fā)展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的同時,制定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的立法。到目前為止,在全世界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分別制訂了適合自己國情的關于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等。
一、電子認證及電子簽名
1.電子認證。各國政府都在積極制定完善的電子認證制度。雖然各國政府都制訂了適用于自己本國國情的認證準則,但這些準則能否在不同國家、相同國家不同部門之間通用就變得十分重要。實際上,認證業(yè)務作為一種原則已經貫穿于我們生活中。從以上可以看出,我們的生活與認證已經分離不開了。如今,在互聯網上利用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進行交易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了。如何確保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過程中情報信息的安全性、公平性、時效性,如何確保其具有法律效應等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解決此問題的技術是以應用電子認證技術為主的暗號技術。它的顯著特征就是電子簽名。在電子交易過程中,除了交易一方本人以外,其他人不能使用以暗號技術處理過的文件。在傳送過程中,電子認證制度能確保文件不會被篡改。政府在網絡上辦理業(yè)務時,也是采取此方法來確保情報信息的安全的。所以,電子認證制度的完善勢在必行。
2.電子簽名。電子簽名是電子認證制度的核心部分。隨著人們走入網絡世界,電子簽名越來越為人們所熟悉。但是,什么是電子簽名,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不同的解釋。從法律上講,簽名具有兩個功能:即對簽名人身份的標識和表示簽名人對文件內容的認可。2001年聯合國貿發(fā)會頒布的《電子簽名示范法》中對電子簽名的定義是:“在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或在邏輯上與數據電文有聯系的數據,它可用于鑒別與數據電文相關的簽名人和表明簽名人認可數據電文所含信息?!?;在線小詞典的解釋為:“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識別簽名人身份,并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通俗點說,電子簽名就是通過密碼技術對電子文檔的電子形式的簽名,并非是書面簽名的數字圖像化,它類似于手寫簽名或印章,也可以說它就是電子印章。”;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解釋為:“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識別簽名身份并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等。不同行業(yè)根據自己行業(yè)獨特的特點對電子簽名的解釋有所不同,但其實質是一樣的。實際上都是保證了交易過程中電子文件的真實性、可靠性,起到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同等效力。
二、中國電子認證制度及電子簽名法的現狀
1.電子簽名的國際立法的現狀。世界上的第一部關于電子簽名的法律,是在1995年由美國的猶他州制定的《數字簽名法》。從此以后,各國先后制定了關于電子交易、電子商務等的法律。例如,歐盟EU在1997年提出了《歐洲電子商務行動方案》,為規(guī)范歐洲電子商務活動制定了框架;1998年頒布《關于信息社會服務的透明度機制的指令》;1999年通過了《關于建立有關電子簽名共同法律框架的指令》。俄羅斯1995年的《俄羅斯聯邦信息法》賦予通過電子簽名鑒別的、經由自動信息與通訊系統(tǒng)傳輸與存儲的電子信息文件的法律效力,并規(guī)定電子簽名的認證權必須經過許可。德國2001年實施《電子簽名框架條件法》;意大利于1997年制定了《數字簽名法》;加拿大1999年制定《統(tǒng)一電子商務法》。亞洲各國也先后制定了關于電子交易的法律及法規(guī)。亞洲最早關于電子交易的立法是馬來西亞于1997年制訂的《數字簽名法》。馬來西亞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建設“信息走廊”的計劃,并在1997年制訂了《數字簽名法》。新加坡在1998年制定了《電子交易法》,又于1999年制訂了“新加坡電子交易(認證機構)規(guī)則”和“新加坡認證機構安全方針”,此法主要以電子交易、電子簽名為核心。印度于1998年頒布了《電子商務支持法》。2000年日本國會審議通過了《電子簽名法》及其與之相配套的《電子簽名法的實施》、《電子簽名法有關指定調查機關的省令》和《基于商業(yè)登記的電子認證制度》、《政府認證基磐》(公共密鑰)等相關法律,并于2003年4月1日起開始生效。2000年菲律賓制訂了《電子商務法》。中國香港2000年制定了《電子交易條例》。2001年11月臺灣有了《電子簽章法》。endprint
2.中國電子認證制度及電子簽名法的現狀。中國的電子認證制度及電子簽名法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起步比較晚、發(fā)展也相對的落后,僅處于起步階段。從1994年開始,中國相繼創(chuàng)建了“教育科學研究網”和“郵電部公眾信息網”。到1998年10月為止,以[gov]作為域名的網址就有1200個,而且發(fā)展勢頭迅猛。1999年是中國的“政府上網年”,中國的電子政務開始全面地建構。到2008年為止,中央部委政府網站的普及率達到96.1%,省市級政府網站的普及率是100%,地市是99%?,F在的中國已經基本完成了電子政務初步階段的構建任務,正朝著下一步目標快速發(fā)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商務交易中,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具有比傳統(tǒng)商務更為便捷、高效、覆蓋面廣、交易費用低廉等明顯優(yōu)勢,更能適應信息時代和全球一體化的需要。但電子商務所帶來前所未有的貿易方式,卻遇到了傳統(tǒng)法律、法規(guī)等的阻礙,因此,產生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如,書面形式問題、簽名問題、原件和保存問題等。所以,為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急需制定一部具有保障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順利進行,確立保證網上交易安全的立法。同時,隨著電子政務不斷完善、不斷推廣,在網上辦公的業(yè)務范圍也將會越來越廣泛,這也急需制定一部立法來確保它們的法律效力。所以,中國制定一部關于“電子簽名的法”是勢在必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以下簡稱《電子簽名法》)已于2004年8月28日的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并自2005年4月1日起開始正式施行。它的實行標志著中國的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有了法律保障,徹底擺脫了缺乏法律保障的窘困的局面,同時進一步加快了與國際化接軌的速度?!峨娮雍灻ā肥侵袊畔⒒I域的第一部法律,它的誕生是在中國信息化領域內實施法制化管理的良好的開端。《電子署名法》的實施,極大地推進了中國電子交易的進程,普通的商業(yè)契約也能通過電子方式來進行交易。但是,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存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和法律風險?!峨娮雍灻ā返陌l(fā)布實施為中國各行各業(yè)都帶來了新的生機。在2005年3月10日央行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重點強調結算賬戶管理系統(tǒng)在全國的推廣和大額網上支付管理系統(tǒng)接入農村信用社的決定后,僅安徽農村信用聯社一家,開通網上支付服務的當天交易量就達到了1217萬元人民幣,第二天就迅速上升到2086萬元。各級地方政府為了適應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的發(fā)展需求,紛紛推出網上支付業(yè)務?!峨娮雍灻ā返膶嵤?,不僅為電子政務的有效運行提供了法律依據,而且為大力構建服務型政府提供了法律保障。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發(fā)展和完善電子政務,打造一個透明的“陽光政府”,從而有效地遏制了在傳統(tǒng)政府管理中所容易滋生的腐敗現象。在中國,發(fā)展和健全電子政務,不僅提高了政府運作的效率、增強了政府的透明度、提高了政府的行政能力、降低了行政成本,而且也為民眾找到了一個和政府溝通的快捷途徑。而《電子簽名法》的頒布,為推行電子政務有了法律保障。電子政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新領域,也是未來世界發(fā)展的潮流。如今,民眾對它的意義、利用方法等認識比較低。因此,在不斷修訂和完善電子簽名立法的同時,如何實施和運用電子簽名法已經成為社會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熊丙萬,楊瑩.電子簽名法律制度考[J].專題研究,2010,(8).
[2]陳雪.加拿大電子政務啟示[J].湖南農機:學術版,2010,37(5).
[3]周漢華.國外電子政府立法總結與分析報告——“電子政務法研究”課題專題報告之一[J].電子政務,2009,(7).
[4]宋錫祥.論日本《電子簽名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政治與法律,2003,(5).
[5]張令申.聯合國電子簽名示范法(草案)評析[J].科技與法律季刊,2001,(1).
[6]張平.網絡法律評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黃建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釋義與實用指南[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8][美]B·蓋伊·彼得斯.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M].吳愛明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9]孫嘩,張楚.美國電子商務法[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1.
[10]李雙元,王海浪.電子商務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1]IT Strategic Headquarters. i-Japan Strategy 2015——Striving to Create a Citizen-Driven,Reassuring & Vibrant Digital Society Towards Digital inclusion & innovation[EB/OL]. (2009-07-06)[2009-11-15].
[12]汪玉凱:“十二五”規(guī)劃與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趨勢[EB/OL].
http://hsjjxx.cn/newsshow.asp?id=513
[1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OL].[2009-06-22].
www.cnnic.cn/uploadfiles/pdf/2009/1/13/92458.pdf.
作者簡介:李博(1973—),女,工程師,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在職博士,研究方向:電子政務;趙喜君(1972—),男,副主任,吉林大學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碩士。endprint
2.中國電子認證制度及電子簽名法的現狀。中國的電子認證制度及電子簽名法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起步比較晚、發(fā)展也相對的落后,僅處于起步階段。從1994年開始,中國相繼創(chuàng)建了“教育科學研究網”和“郵電部公眾信息網”。到1998年10月為止,以[gov]作為域名的網址就有1200個,而且發(fā)展勢頭迅猛。1999年是中國的“政府上網年”,中國的電子政務開始全面地建構。到2008年為止,中央部委政府網站的普及率達到96.1%,省市級政府網站的普及率是100%,地市是99%?,F在的中國已經基本完成了電子政務初步階段的構建任務,正朝著下一步目標快速發(fā)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商務交易中,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具有比傳統(tǒng)商務更為便捷、高效、覆蓋面廣、交易費用低廉等明顯優(yōu)勢,更能適應信息時代和全球一體化的需要。但電子商務所帶來前所未有的貿易方式,卻遇到了傳統(tǒng)法律、法規(guī)等的阻礙,因此,產生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如,書面形式問題、簽名問題、原件和保存問題等。所以,為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急需制定一部具有保障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順利進行,確立保證網上交易安全的立法。同時,隨著電子政務不斷完善、不斷推廣,在網上辦公的業(yè)務范圍也將會越來越廣泛,這也急需制定一部立法來確保它們的法律效力。所以,中國制定一部關于“電子簽名的法”是勢在必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以下簡稱《電子簽名法》)已于2004年8月28日的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并自2005年4月1日起開始正式施行。它的實行標志著中國的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有了法律保障,徹底擺脫了缺乏法律保障的窘困的局面,同時進一步加快了與國際化接軌的速度?!峨娮雍灻ā肥侵袊畔⒒I域的第一部法律,它的誕生是在中國信息化領域內實施法制化管理的良好的開端?!峨娮邮鹈ā返膶嵤瑯O大地推進了中國電子交易的進程,普通的商業(yè)契約也能通過電子方式來進行交易。但是,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存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和法律風險?!峨娮雍灻ā返陌l(fā)布實施為中國各行各業(yè)都帶來了新的生機。在2005年3月10日央行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重點強調結算賬戶管理系統(tǒng)在全國的推廣和大額網上支付管理系統(tǒng)接入農村信用社的決定后,僅安徽農村信用聯社一家,開通網上支付服務的當天交易量就達到了1217萬元人民幣,第二天就迅速上升到2086萬元。各級地方政府為了適應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的發(fā)展需求,紛紛推出網上支付業(yè)務。《電子簽名法》的實施,不僅為電子政務的有效運行提供了法律依據,而且為大力構建服務型政府提供了法律保障。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發(fā)展和完善電子政務,打造一個透明的“陽光政府”,從而有效地遏制了在傳統(tǒng)政府管理中所容易滋生的腐敗現象。在中國,發(fā)展和健全電子政務,不僅提高了政府運作的效率、增強了政府的透明度、提高了政府的行政能力、降低了行政成本,而且也為民眾找到了一個和政府溝通的快捷途徑。而《電子簽名法》的頒布,為推行電子政務有了法律保障。電子政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新領域,也是未來世界發(fā)展的潮流。如今,民眾對它的意義、利用方法等認識比較低。因此,在不斷修訂和完善電子簽名立法的同時,如何實施和運用電子簽名法已經成為社會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熊丙萬,楊瑩.電子簽名法律制度考[J].專題研究,2010,(8).
[2]陳雪.加拿大電子政務啟示[J].湖南農機:學術版,2010,37(5).
[3]周漢華.國外電子政府立法總結與分析報告——“電子政務法研究”課題專題報告之一[J].電子政務,2009,(7).
[4]宋錫祥.論日本《電子簽名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政治與法律,2003,(5).
[5]張令申.聯合國電子簽名示范法(草案)評析[J].科技與法律季刊,2001,(1).
[6]張平.網絡法律評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黃建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釋義與實用指南[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8][美]B·蓋伊·彼得斯.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M].吳愛明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9]孫嘩,張楚.美國電子商務法[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1.
[10]李雙元,王海浪.電子商務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1]IT Strategic Headquarters. i-Japan Strategy 2015——Striving to Create a Citizen-Driven,Reassuring & Vibrant Digital Society Towards Digital inclusion & innovation[EB/OL]. (2009-07-06)[2009-11-15].
[12]汪玉凱:“十二五”規(guī)劃與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趨勢[EB/OL].
http://hsjjxx.cn/newsshow.asp?id=513
[1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OL].[2009-06-22].
www.cnnic.cn/uploadfiles/pdf/2009/1/13/92458.pdf.
作者簡介:李博(1973—),女,工程師,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在職博士,研究方向:電子政務;趙喜君(1972—),男,副主任,吉林大學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碩士。endprint
2.中國電子認證制度及電子簽名法的現狀。中國的電子認證制度及電子簽名法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起步比較晚、發(fā)展也相對的落后,僅處于起步階段。從1994年開始,中國相繼創(chuàng)建了“教育科學研究網”和“郵電部公眾信息網”。到1998年10月為止,以[gov]作為域名的網址就有1200個,而且發(fā)展勢頭迅猛。1999年是中國的“政府上網年”,中國的電子政務開始全面地建構。到2008年為止,中央部委政府網站的普及率達到96.1%,省市級政府網站的普及率是100%,地市是99%?,F在的中國已經基本完成了電子政務初步階段的構建任務,正朝著下一步目標快速發(fā)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商務交易中,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具有比傳統(tǒng)商務更為便捷、高效、覆蓋面廣、交易費用低廉等明顯優(yōu)勢,更能適應信息時代和全球一體化的需要。但電子商務所帶來前所未有的貿易方式,卻遇到了傳統(tǒng)法律、法規(guī)等的阻礙,因此,產生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如,書面形式問題、簽名問題、原件和保存問題等。所以,為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急需制定一部具有保障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順利進行,確立保證網上交易安全的立法。同時,隨著電子政務不斷完善、不斷推廣,在網上辦公的業(yè)務范圍也將會越來越廣泛,這也急需制定一部立法來確保它們的法律效力。所以,中國制定一部關于“電子簽名的法”是勢在必行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以下簡稱《電子簽名法》)已于2004年8月28日的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并自2005年4月1日起開始正式施行。它的實行標志著中國的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有了法律保障,徹底擺脫了缺乏法律保障的窘困的局面,同時進一步加快了與國際化接軌的速度?!峨娮雍灻ā肥侵袊畔⒒I域的第一部法律,它的誕生是在中國信息化領域內實施法制化管理的良好的開端?!峨娮邮鹈ā返膶嵤?,極大地推進了中國電子交易的進程,普通的商業(yè)契約也能通過電子方式來進行交易。但是,電子商務、電子交易等存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和法律風險?!峨娮雍灻ā返陌l(fā)布實施為中國各行各業(yè)都帶來了新的生機。在2005年3月10日央行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重點強調結算賬戶管理系統(tǒng)在全國的推廣和大額網上支付管理系統(tǒng)接入農村信用社的決定后,僅安徽農村信用聯社一家,開通網上支付服務的當天交易量就達到了1217萬元人民幣,第二天就迅速上升到2086萬元。各級地方政府為了適應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的發(fā)展需求,紛紛推出網上支付業(yè)務。《電子簽名法》的實施,不僅為電子政務的有效運行提供了法律依據,而且為大力構建服務型政府提供了法律保障。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發(fā)展和完善電子政務,打造一個透明的“陽光政府”,從而有效地遏制了在傳統(tǒng)政府管理中所容易滋生的腐敗現象。在中國,發(fā)展和健全電子政務,不僅提高了政府運作的效率、增強了政府的透明度、提高了政府的行政能力、降低了行政成本,而且也為民眾找到了一個和政府溝通的快捷途徑。而《電子簽名法》的頒布,為推行電子政務有了法律保障。電子政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新領域,也是未來世界發(fā)展的潮流。如今,民眾對它的意義、利用方法等認識比較低。因此,在不斷修訂和完善電子簽名立法的同時,如何實施和運用電子簽名法已經成為社會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熊丙萬,楊瑩.電子簽名法律制度考[J].專題研究,2010,(8).
[2]陳雪.加拿大電子政務啟示[J].湖南農機:學術版,2010,37(5).
[3]周漢華.國外電子政府立法總結與分析報告——“電子政務法研究”課題專題報告之一[J].電子政務,2009,(7).
[4]宋錫祥.論日本《電子簽名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政治與法律,2003,(5).
[5]張令申.聯合國電子簽名示范法(草案)評析[J].科技與法律季刊,2001,(1).
[6]張平.網絡法律評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黃建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釋義與實用指南[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8][美]B·蓋伊·彼得斯.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M].吳愛明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9]孫嘩,張楚.美國電子商務法[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1.
[10]李雙元,王海浪.電子商務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1]IT Strategic Headquarters. i-Japan Strategy 2015——Striving to Create a Citizen-Driven,Reassuring & Vibrant Digital Society Towards Digital inclusion & innovation[EB/OL]. (2009-07-06)[2009-11-15].
[12]汪玉凱:“十二五”規(guī)劃與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趨勢[EB/OL].
http://hsjjxx.cn/newsshow.asp?id=513
[1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R/OL].[2009-06-22].
www.cnnic.cn/uploadfiles/pdf/2009/1/13/92458.pdf.
作者簡介:李博(1973—),女,工程師,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在職博士,研究方向:電子政務;趙喜君(1972—),男,副主任,吉林大學國際交流服務中心碩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