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學習中,聽是獲取信息和發(fā)展其他語言技能的基礎,但同時,聽力也是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最難掌握的。農村地區(qū)教學條件與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這使得農村初中生在聽力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更加突出。本文通過調查剖析了初中生聽力學習的困難因素,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農村初中;聽力困難;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5-0173-02
一、引言
英語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生英語聽力能力則是跨文化交際技能發(fā)展和提高的基礎。希臘哲學家伊比克底特斯比較形象地說道:“我們有兩只耳朵和一張嘴,因此,我們所聽是我們所說的兩倍?!保℉elgesen,2008)保羅·蘭金(Paul Rankin,1928;Rivers and Temperley 1978;Oxford 1993;Celec-Murcia 1995,cited in Hedge 2000:228)等學者通過研究發(fā)現,人在清醒時有70%的時間從事各種形式的交際活動。在交際中,聽占交際時間的比例高達41.9%到45%。由此可見,聽的能力在語言活動中的重要性。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聽力學習的本質認識也在變化,即從一種被動技能(passive skill)到主動技能(active skill)(Helgesen,2008)。在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聽力理解能力的獲得是一個語言和思維相互作用的復雜心理過程,是學生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構建會話意義的綜合過程。它涉及語言、文化、認知、心理、語用、神經、百科等各方面。在農村地區(qū)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英語課堂教學普遍非常強調讀和寫的技能的訓練,對英語聽和說能力培養(yǎng)意識薄弱且方法匱乏?;诖耍m有學生可以在考試評價中得高分,但聽和說的交際能力卻極其低下??梢哉f,聽力教學是當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的最薄弱環(huán)節(jié),是制約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發(fā)展的關鍵。進而,聽力學習困難的調查研究也成為一個熱點。
二、研究設計
基于優(yōu)化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本研究側重于對學生聽力學習困難中的可控因素進行分析。由此,我們設計、制定了調查問卷,擬定了訪談提綱,對聽力學習困難因素進行調查研究。
(一)研究對象
本論文的研究對象為浙江省一農村初中初二某班53名學生。其中,問卷調查對象為全體53名學生,訪談對象為其中隨機抽選的8名學生。
(二)研究問題
1.農村地區(qū)初中生聽力學習困難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如何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水平?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問卷共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以聽力學習主要影響因素為基礎,將聽力學習困難劃分為語言與非語言維度,以“是否”式問題形式調查學生在這兩個維度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二部分對每個維度進行具體調查分析,調查內容涵蓋每個維度的具體內容,并對每一個項目進行四級記分制:4=完全符合;3=基本符合;2=不太符合;1=很不符合。共發(fā)放問卷53份,收回有效問卷53份,問卷回收效率達100%。訪談則是對8名對象進行團體訪談,重點分析他們各自在聽力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及原因。
三、初中生聽力學習困難因素剖析
通過對學生訪談結果的分析和問卷中每個維度及具體項目進行的百分比統(tǒng)計,結果顯示農村地區(qū)初中生英語聽力學習中的突出問題集中體現在語言知識、文化背景、聽力策略和心理因素四個方面,具體如表1所示。
1.語言知識薄弱。聽力理解是綜合運用各種語言知識的過程,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是提高語言水平的基礎。調查結果顯示初中生語言基礎知識缺陷主要體現在語音、詞匯、語法三方面。首先是語音障礙,包括:不熟悉國際音標,感覺語速過快,不了解連讀、重讀、弱讀等變音規(guī)則,不知道語調的不同用法。其次是詞匯障礙,包括:詞匯量偏低,辨識力差,習慣用語儲備不足。再次是語法障礙,主要包括:聽不懂長句和復雜句,不會利用所學語法知識進行句型分析。
2.文化背景匱乏。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承載著文化。語言學習不僅僅是學習語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對語言國家文化的吸收與融會貫通。胡文仲(1999)指出,語言學習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了解某一語言現象而更重要的是獲得運用所學語言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還未給予文化背景知識足夠的重視。聽力材料中涉及很多英美國家歷史、風俗、生活等話題,學生對英語國家社會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宗教信仰、歷史知識、生活方式及習慣等缺乏了解,直接導致他們理解困難。
3.聽力策略缺失。聽力學習策略在聽力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可幫助聽者控制整個聽音過程。然而,調查發(fā)現僅三名學生表示熟悉常見聽力學習策略并能主動應用。問卷及訪談結果顯示學生聽前不能制定計劃,聽中不能靈活運用預測、推理、總結、聯想、判斷、做筆記等策略,聽后也不及時進行總結、反思。聽力策略的缺失無形中增加了學生聽力學習的困難。
4.心理情感障礙。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主動配合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者的心理因素(如態(tài)度、動機、目的等)直接影響學習效率。調查結果顯示學生聽力學習中的心理障礙主要體現在: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信心、沒有興趣、注意力不集中、易焦慮等方面。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些情感因素對學習者的學習過程產生不良影響,從而阻礙聽力理解。
四、提高聽力理解水平的對策
調查發(fā)現學生聽力學習困難存在于語言及非語言兩個維度,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聽力能力,本節(jié)針對學生聽力中存在的上述主要問題提出如下對策。
1.夯實語言基礎知識。首先,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標準英語發(fā)音,克服基本語音障礙;提供不同口音、語調及語速的聽力材料,讓學生習慣不同的語言韻律,增強語感。其次,教授詞匯學習策略,引導學生正確記憶,增加詞匯積累。再次,引導學生對所學語法知識進行歸類總結,形成自己的語法知識庫,鞏固語法基礎。endprint
2.積累文化背景知識。首先,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必要的文化講解及導入,將文化背景知識滲入所講知識點,寓教于樂。其次,鼓勵學生課后多閱讀,通過大量輸入擴大知識面,積累相關背景知識。再次,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民俗風情、歷史文化、日常習慣等,掌握相關圖式知識。
3.教授聽力學習策略。首先,教師應輔導學生制定個性化聽力學習計劃。其次,在進行聽力練習時:聽前明確目標,激活圖式;聽中提供不同類型聽力材料和問題,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推測、總結、討論、聯想等多種策略,對這些策略進行總結歸納并通過相關練習加以鞏固;聽后鼓勵學生進行總結、復述,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
4.克服心理情感障礙。首先,教師幫助學生理解聽力學習目的和必要性,使學生意識到聽力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學習;其次,通過創(chuàng)設積極的語言環(huán)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聽力材料等激發(fā)學生聽力學習興趣;再次,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克服焦慮心理,提高學習信心。
五、結語
聽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發(fā)展語言技能的基礎,也是一個語言和思維相互作用的極其復雜的心理過程,更是聽者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會話意義的綜合過程。它涉及語言、文化、語用、認知、心理等多方面。諸多因素共同決定聽力水平的提高不能速成,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這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還要注重非語言知識的積累和提高。
參考文獻:
[1]Hedge,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Rankin P T.The importance of listening ability[J].The English Journal,1928,(17)
[3]Rivers W M,Temperley M S.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4]赫爾格森.聽力教學實用技巧[M].劉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5]胡文仲.跨文化交際面面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基金項目:本文為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農村地區(qū)學生英語學習困難與對策研究(NAFLE0112020)和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基礎教育英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在場與在線:英語學困生有效學習策略創(chuàng)新研究(NAFLE02115)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周莉(1990-),女,安徽合肥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論。endprint
2.積累文化背景知識。首先,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必要的文化講解及導入,將文化背景知識滲入所講知識點,寓教于樂。其次,鼓勵學生課后多閱讀,通過大量輸入擴大知識面,積累相關背景知識。再次,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民俗風情、歷史文化、日常習慣等,掌握相關圖式知識。
3.教授聽力學習策略。首先,教師應輔導學生制定個性化聽力學習計劃。其次,在進行聽力練習時:聽前明確目標,激活圖式;聽中提供不同類型聽力材料和問題,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推測、總結、討論、聯想等多種策略,對這些策略進行總結歸納并通過相關練習加以鞏固;聽后鼓勵學生進行總結、復述,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
4.克服心理情感障礙。首先,教師幫助學生理解聽力學習目的和必要性,使學生意識到聽力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學習;其次,通過創(chuàng)設積極的語言環(huán)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聽力材料等激發(fā)學生聽力學習興趣;再次,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克服焦慮心理,提高學習信心。
五、結語
聽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發(fā)展語言技能的基礎,也是一個語言和思維相互作用的極其復雜的心理過程,更是聽者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會話意義的綜合過程。它涉及語言、文化、語用、認知、心理等多方面。諸多因素共同決定聽力水平的提高不能速成,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這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還要注重非語言知識的積累和提高。
參考文獻:
[1]Hedge,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Rankin P T.The importance of listening ability[J].The English Journal,1928,(17)
[3]Rivers W M,Temperley M S.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4]赫爾格森.聽力教學實用技巧[M].劉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5]胡文仲.跨文化交際面面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基金項目:本文為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農村地區(qū)學生英語學習困難與對策研究(NAFLE0112020)和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基礎教育英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在場與在線:英語學困生有效學習策略創(chuàng)新研究(NAFLE02115)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周莉(1990-),女,安徽合肥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論。endprint
2.積累文化背景知識。首先,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必要的文化講解及導入,將文化背景知識滲入所講知識點,寓教于樂。其次,鼓勵學生課后多閱讀,通過大量輸入擴大知識面,積累相關背景知識。再次,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民俗風情、歷史文化、日常習慣等,掌握相關圖式知識。
3.教授聽力學習策略。首先,教師應輔導學生制定個性化聽力學習計劃。其次,在進行聽力練習時:聽前明確目標,激活圖式;聽中提供不同類型聽力材料和問題,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推測、總結、討論、聯想等多種策略,對這些策略進行總結歸納并通過相關練習加以鞏固;聽后鼓勵學生進行總結、復述,進行自我評價和反思。
4.克服心理情感障礙。首先,教師幫助學生理解聽力學習目的和必要性,使學生意識到聽力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學習;其次,通過創(chuàng)設積極的語言環(huán)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聽力材料等激發(fā)學生聽力學習興趣;再次,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克服焦慮心理,提高學習信心。
五、結語
聽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發(fā)展語言技能的基礎,也是一個語言和思維相互作用的極其復雜的心理過程,更是聽者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構建會話意義的綜合過程。它涉及語言、文化、語用、認知、心理等多方面。諸多因素共同決定聽力水平的提高不能速成,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這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還要注重非語言知識的積累和提高。
參考文獻:
[1]Hedge,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Rankin P T.The importance of listening ability[J].The English Journal,1928,(17)
[3]Rivers W M,Temperley M S.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4]赫爾格森.聽力教學實用技巧[M].劉洋,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5]胡文仲.跨文化交際面面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基金項目:本文為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農村地區(qū)學生英語學習困難與對策研究(NAFLE0112020)和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基礎教育英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在場與在線:英語學困生有效學習策略創(chuàng)新研究(NAFLE02115)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周莉(1990-),女,安徽合肥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