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挺
陳晨與冰冰現(xiàn)在是高一的同班同學。兩個人是前后桌,同時她們的家又住地很近,兩個人自然而然地便一起上學、放學,成了好朋友。我是她們的班主任老師,她們平時遇到什么煩心事,都愿意向我傾訴。
一、我被虛榮心沖昏了頭
一天,陳晨滿腹心事地推開我辦公室的門,跟我講述了最近十分困擾她還導致她無法專心學習的事情。我平靜、耐心地聽完了整個事情的經過。原來,陳晨最近穿了雙在一個購物網站上買的帆布鞋到學校上學。課間,同學們都夸這鞋子好看,陳晨被夸地有些飄飄然,虛榮心得到極大地滿足。此時,一個同學突然問她:“這雙鞋子多少錢?”陳晨猶豫了一下,怕說低了價格,同學們對鞋子的贊賞、期待值有所降低,于是違心地說:“是70塊元買的?!逼鋵嵥呕?0塊元。那天中午放學路上,冰冰突然讓陳晨也幫忙買一雙跟她一樣的鞋子,并給她30元,表示自己現(xiàn)在只有30元,等她鞋子買來后再給她另外30元。陳晨當時驚訝了一下:她沒想到冰冰也要買這樣的鞋子。陳晨被好面子、虛榮心占據了主導地位,她沒跟冰冰說出鞋子只花了40元買來的實情,反而鬼使神差地接過冰冰的30元錢答應下來了,盡管陳晨內心深處有一種說不出是羞愧還是內疚的滋味。
幾天后,冰冰就拿到了陳晨幫她買的帆布鞋。冰冰剛拿到鞋子時好開心。之后的第二天,冰冰有點納悶地指著帆布鞋問陳晨:“這鞋子多少錢啊?”陳晨心里咯噔了一下,但還是答到:“70元吶!”此時,冰冰就沒說什么了。之后,陳晨便明顯感到冰冰對自己冷淡了不少,而冰冰說好剩下的30元錢也沒有給陳晨,陳晨出于心虧也不好意思向冰冰要。陳晨似乎預感到什么事情。又過了幾天,陳晨從另一個好朋友那終于明白了:原來冰冰拿到鞋子后,突然很好奇,想看看這雙鞋子在網絡上的銷售情況。于是冰冰在該購物網上按照鞋的款式查到了這雙鞋子,發(fā)現(xiàn)了鞋子的真實價格……
陳晨跟我講完事情后,表示自己現(xiàn)在很后悔,不該讓一時的虛榮心而報高了價格。她說如果早知道冰冰也買的話,她當時肯定不會當著同學的面說高了價格,會實話實說的。現(xiàn)在,她一方面沒有勇氣、放下面子跟冰冰解釋;另一方面又怕自己跟冰冰解釋了,冰冰還是無法原諒她。
二、深入內心,激發(fā)勇氣
面對陳晨的困惑,我也陷入深思:當前高中生的自我認知、自我意識速猛發(fā)展,他們有著強烈的自尊心。這有積極的一面,比如在學習上不甘落后;也有消極的一面,像陳晨出現(xiàn)的這一個情況,她被好面子、虛榮心包圍,導致她的意志品質還不夠成熟。
我在協(xié)助陳晨處理該事情的過程中,明白她此時情緒已經很消極化、很脆弱,這個時候她更需要的是別人的支持與鼓勵而不是指責。因此,我對陳晨始終抱著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我盡量站在陳晨的角度去理解她的心情,給她支持、認同。我首先對陳晨表示感謝:謝謝她對我的信任。接著我對陳晨跟我說出實情以及自己的心理感受這件事表示認同,這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她現(xiàn)在敢于講出來,就說明她已經往成長方向邁進一步了。見我這么說,陳晨壓抑的情緒舒緩不少,也微微露出了笑容。我借她對我的信任,繼續(xù)舒緩她的情緒,告訴她人生中難免會有困擾,重要的是,經過這些困擾后,以后碰到類似的事情會清楚怎樣處理會更好些。陳晨對我的話比較認同。最后,我們商討怎樣跟冰冰說明情況得到冰冰的諒解。陳晨害怕自己當著冰冰的面還是難以啟齒,于是,我建議陳晨以寫信的方式,把自己想跟冰冰解釋的話語都寫在紙條上,然后交給冰冰。
在陳晨的一千多個字的信中,陳晨實實在在地把自己內心的不安、愧疚以及希望與冰冰合好的心情都真誠地寫出來了。陳晨把信交給冰冰的第二天,她也收到冰冰的回信。冰冰在信中也感慨萬千,她表示自己真的沒想到陳晨會以這樣的方式跟她道歉、說明情況,她之前的不快都煙消云散了,并表示之后倆人再也不提這件事,讓這事成為她們倆心底的秘密。冰冰之后把另外10元錢主動還給陳晨,陳晨把這10元錢以及之前的30元錢,一起拿來請冰冰好好吃了一頓飯。倆人就這么合好了,關系更融洽了。
三、反思:從積極角度激發(fā)學生正能量
我相信每個學生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在后天的環(huán)境中,尤其是在我們目前身邊多少有些注重功利的環(huán)境中,學生難免會被虛榮心、好面子而違心犯一些錯誤、有一些污點,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凡事有利有弊。如果教師一味指責陳晨不該欺騙同學、不該事后馬上道歉,這會讓陳晨更加陷入自責中,這會引起弊的一面。而我采取的方式是:對陳晨這件事情的是是非非既不指責也不評價,將重點放在怎樣疏緩陳晨的情緒上,讓陳晨感到有人理解她,從而使她自己慢慢地有信心、有勇氣去面對自己人性中不完美的一面,最終使她有勇氣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同伴的諒解。我相信陳晨經過這件事情,會多一些實在少一些虛榮。這是這件事情給陳晨帶來利的一面。
陳晨這個事情的過程也是她個人成長的心歷路程,這也是大多數(shù)其他學生成長道路上要經歷的掙扎、領悟。不管學生碰到怎樣的困擾,作為教師,都要注意怎樣從積極的角度去激發(fā)學生身上的正能量,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