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輝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炭步鎮(zhèn)炭步中學,廣東 廣州 510820)
在應試教育仍唱主角的今天,合唱教學主要由合唱比賽活動推動和發(fā)展。目前中小學合唱比賽方式主要有兩種,即校際的合唱比賽和校內的班際比賽。筆者作為一個有近二十年教齡、在多間學校工作過的基層中學音樂教師,經歷多次比賽,每每感觸之余總在思考:合唱教學該走向何方?如何將比賽活動對學生的不利影響減至最低?歸納為以下幾點。
本人所在的地區(qū)第九屆“學校合唱節(jié)”像往年一樣:3月通知籌備排練,6月鎮(zhèn)級初賽,11月區(qū)級決賽,12月或次年1月市級總決賽。本人以為,主辦方如此安排固然有其考慮之處,譬如此期間可以結合“六一”兒童節(jié)的活動來進行。但本人更認為這種安排弊大于利。理由如下:比賽活動時間拖得太長,難免對學校正常教學產生沖擊;跨學年度期間如果音樂教師的人事發(fā)生變動,會對該校的合唱排練活動產生很大影響;跨學年度的時間安排不利于中學合唱團的組團工作。中小學合唱團不是專業(yè)合唱團,從“零起點”(指隊員無任何基礎)到“專業(yè)化”(指專業(yè)教師以專業(yè)、系統(tǒng)的方法進行訓練),其比賽的競技性質決定這個過程經歷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在中學,由于二年級學生在暑假之后變成畢業(yè)生,合唱團成員就只能從現(xiàn)時的一年級學生中挑選。也就是說,中學里真正有機會參加合唱比賽活動的只有全校三分之一的學生。而初中則更少,只有六分之一。因為初中生處于變聲期一般只能組建女聲合唱團,這樣,合唱隊員便只有從占全校六分之一的初一女生中挑選。本人建議把比賽活動時間安排在同一學年的每年十月份至次年的六月份。這樣能參與合唱比賽活動的學生便增加了一倍,合唱隊員可以從一、二兩個年級中挑選,更多嗓音條件好、音樂素質高的學生加入合唱團來,更易于提高合唱團的訓練水平。
不同學校之間的音樂教育狀況參差不齊。筆者所在的地區(qū),有的城區(qū)學校多達六七個音樂老師,而有的學校卻只有一個音樂老師。農村學校師資缺失、設備簡陋、藝術教育不受重視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這是比賽的不公平性的最主要因素。近幾年,有關方面主辦單位考慮了學校的這種實際差距,設置了級別差比,即按省一級、市一級學校等級不同,各學校只和同一級類的學校評比。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應把等級分得更細一些,因為即使在同一級類的學校之間,其規(guī)模、師資、生源等綜合實力也是相去甚遠。特別是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的學生在藝術素質方面的差距比較大,在師資和設備方面,城市學校也遠比農村學校遠好得多。
任何一項全校性的比賽活動都不可避免地對正常教學造成影響。學生的訓練時間從哪來?前幾年教育部門倡議中小學生每天運動一小時,可是能真正落實的學校能有幾間?這本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現(xiàn)實中卻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在應試制度之下,學生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若參加合唱排練的話,必然會擠占其他功課的時間。有的學校將訓練時間安排在“史、地、生”等一些“次科”上課時間內進行,這是錯誤的,這是對素質教育的蔑視!如何合理安排訓練時間?以本人的經驗,中午午休后、下午上課前的一小時是較為理想的訓練時間?,F(xiàn)時一般的中小學校都是中午12點前放學,下午兩點回校,兩點半上課,其間有兩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用一個小時來解決交通和吃午飯問題應該是足夠的。至于午休,據(jù)健康專家的說法,一個人一天的午休時間以20到30分鐘為佳,缺了不行,多則無益。也就是說,只要安排得當,在下午上課之前抽出一小時的時間用于訓練是可行的。當然,這是一個因地制宜的問題,每個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前面提到,學校之間的合唱比賽,往往是音樂教師之間的較量。有的學校領導出于獲得榮譽的需要,將比賽的結果看得很重,總想拿一等獎(卻未必肯付出多一點關心和支持)。而一些積極上進的音樂老師,也是殫精竭慮地想把合唱訓練搞好,如此導致音樂老師壓力山大。有個著名的指揮家說過:“從事合唱訓練是一件孤獨的事”。有些學校的音樂老師往往是一個人孤身作戰(zhàn),不僅在專業(yè)上無助,還要維持排練紀律、聯(lián)系比賽事宜等,真是不堪重負!如何給音樂老師減減壓?本人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領導和音樂老師都要擺正心態(tài)。作為領導,要清醒認識本校現(xiàn)實狀況,不提過高要求,應給音樂老師多一點理解、支持和關懷,譬如在安排工作方面適當照顧,及時解決訓練中出現(xiàn)的問題,等等。作為音樂老師來說,想拿好名次,想出成績,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xiàn),在評優(yōu)評先評職稱中需要業(yè)績,這也可以理解,但也應明白,現(xiàn)實中總會有許多不如人愿的事情,一些客觀存在的因素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音樂老師應以積極的態(tài)度從事訓練,以豁達的心態(tài)看待比賽結果,拋棄功利心,得失平常事,這樣心態(tài)就會平和得多。
前面說過,校際比賽是比生源、比師資、比投入、比設備等學校綜合實力。筆者認為,校內班際歌詠比賽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作用。因為班際比賽只在一校之內進行,學校師資、投入、設備等差異均不存在,真要比的話,那就是比班主任和音樂老師的藝術素養(yǎng)和工作實效。當然,就水平而言,“專業(yè)化”“精英化”的學校合唱隊水平必然要比班合唱隊水平高得多,但“全民化”的班集體合唱比賽活動中,每個學生都參與了活動,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增強了班級凝聚力,這樣的比賽活動教育功能突顯,更符合合唱教學的本質意義。
[1]李敬蓮.淺析合唱教學的意義和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0,(3).
[2]曹榮亮.如何在中小學校開展合唱教育[BD/OL].[2011-11-16].http://gxpx.cersp.com/article/browse/139515.j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