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婷, 宋 斌, 姜 羽, 王 丹, 熊秀萍
(解放軍第九八醫(yī)院 急診科, 浙江 湖州, 313000)
早期有效排痰是預防肋骨骨折患者肺部并發(fā)癥發(fā)生的主要措施,傳統(tǒng)手叩背排痰需要改變患者體位并引起疼痛加重而不易被患者接受,從而直接影響了排痰的效果。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科采用振動排痰機排痰法對部分肋骨骨折患者進行排痰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采集本科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36~68歲,全部符合肋骨骨折的診斷標準,隨機將患者分為振動排痰組和傳統(tǒng)手法叩背組各30例。振動排痰組中,男19例,女11例;傳統(tǒng)手法扣背組中,男17例,女13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種類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2組均常規(guī)給予胸帶外固定、吸氧、霧化吸入、化痰、鎮(zhèn)痛等對癥治療,并按照分組分別采用機器或人工幫助排痰。振動排痰方法:應用鄭州陽坤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YK600-1多頻振動排痰機輔助排痰治療?;颊哌x取側臥位、半坐位或平臥位,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情況、體質(zhì)量和耐受程度,選擇10~60 CPS速度及合適的叩擊錘,并調(diào)整好叩擊的強度,叩擊的部位可選擇背部、兩肋間。操作者一手扶住患者的肩背部,使其體位固定,另一手握住叩擊錘的把柄,將叩擊錘與叩擊部位皮膚緊密接觸并緩慢移動,先右側,后左側,每側均從外向內(nèi)、從下到上,緩慢移動至整段肺野,但應注意避開叩擊骨折、胃腸及心臟部位。根據(jù)患者的承受程度,可變換叩擊頭與患者的接觸角度,以獲得振動和叩擊相結合模式,同時要求患者配合用力咳嗽,幫助痰液及時排出。對不能夠翻身的患者,僅在前胸給予5~10 min振動,并聯(lián)合吸痰器吸痰或用手指經(jīng)胸骨上窩刺激氣管引起反射性嗆咳而咳出痰液。操作過程中,如癥狀重、痰液多可適當延長振動的時間和加快頻率,同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呼吸、咳嗽和疼痛耐受情況,也不要隨意快速移動振動叩擊頭。每次治療每側約20 min, 4次/d。傳統(tǒng)手法叩背方法:患者取側臥位或坐位,操作者五指并攏掌指關節(jié)彎曲120~150°, 指腹與大小魚際接觸,利用腕關節(jié)的力量,由外向內(nèi)、由下向上有節(jié)奏叩擊患者背部[1], 盡量避開骨折部位,以免加重患者疼痛或引起骨折部位出血,每天3~4次。
① 排痰量:采用一次性集痰器留取患者痰液,記錄每次治療后的排痰量; ② SpO2: 采用SpO2儀測量輔助排痰后不吸氧狀態(tài)下患者末梢SpO2。③排痰時疼痛評分:采用VAS評分(視覺模擬評分法),在標尺的兩端,標有0~10的數(shù)字,數(shù)字越大,表示疼痛強度越大,在使用時先向患者解釋0代表無痛, 1代表輕微疼痛,10代表最嚴重的疼痛,讓患者自己評定疼痛分值; ④ 肺部并發(fā)癥:記錄肺不張、肺部感染及胸腔積液發(fā)生情況。根據(jù)臨床癥狀及各項輔助檢查結果判斷。
手叩排痰組在排痰量及血氧飽和度方面均低于振動排痰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振動排痰組肺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手叩排痰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排痰量、排痰后SpO2、肺部并發(fā)癥
在治療的前3 d, 振動排痰組患者的疼痛評分均低于手叩排痰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2組排痰時疼痛評分比較
有效排痰是肋骨骨折患者預防肺不張、肺部感染的主要護理措施之一[1]。多數(shù)患者由于骨折早期疼痛的影響而不能有效咳嗽、咳痰,可造成肺不張、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2]。傳統(tǒng)護理中最常用的是手叩擊排痰法,其原理是運用手叩擊患者體表,通過氣流振動使附著在肺泡壁與細支氣管上的痰液松動脫落于管腔內(nèi),再通過咳嗽排出[3]。但用手工叩擊背的力量僅作用于淺表層,且力道不均勻,標準不易掌握,節(jié)律不易控制,護理人員體力消耗較大,易疲勞不能持久,以致效果不確定,且在叩背時因引起患者局部疼痛加重,會造成部分患者回避或拒絕,從而降低叩擊的力量,限制了排痰效果,也加大了護士的工作強度[4]。體外震動排痰機是根據(jù)物理定向叩擊原理設計,對排除和移動肺內(nèi)支氣管等小氣道分泌物和代謝物有明顯作用,其同時提供2種力,一種是垂直于身體表面的垂直力,該力對支氣管黏膜表面的黏液代謝物起松弛作用,另一種是平行于身體表面的水平力,該力可幫助支氣管內(nèi)液化的黏液按照選擇的方向排出體外[5-6]。排痰機的振動頻率與人體的組織頻率相接近,使得排痰機的振動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可以作用于較深部的細小氣道,能有效使細小氣道內(nèi)的分泌物順利排出體外[7-9],而且可以通過改變叩擊頭與患者體表的角度獲得振動和叩擊相結合的方式,同時排痰機振動頻率、叩擊強弱和治療持續(xù)時間可以根據(jù)患者的耐受程度及效果而調(diào)節(jié),以充分保證排痰的效果。由于肋骨骨折患者因胸部疼痛,處于被動平臥位,不能翻身側臥,人工排痰護理不能正常實施,但振動排痰機對處于半(側)臥或仰臥患者均能予以排痰,且振動刺激時還能起到按摩的功效[10],排痰過程中對患者的疼痛影響小,患者依從性高,易被醫(yī)患雙方接受。在操作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① 使用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查看既往有無胸背部疾病史,了解骨折的部位、程度,注意有無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以及胸管的具體位置,并妥善固定好,盡量減輕對患者疼痛的刺激,取得患者的配合,以提高排痰的效果; ② 根據(jù)患者的一般情況,選擇合適的部位和振動頻率,減少由于人為因素而造成的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③ 振動排痰后,在患者咳嗽咳痰時,需于患者骨折處或胸帶固定處用雙手環(huán)抱適當施力加壓,以減輕骨折處的擺動,有利患者將深部的痰液咳出。
[1] 陳海燕. 可吸收肋骨釘治療肋骨骨折的圍術期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14): 1294.
[2] 張效公. 胸外科學[M]. 北京: 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 2001: 77.
[3] 朱開梅. 振動排痰機用于老年腹部手術后預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9, 25(27): 26.
[4] 劉雨村, 丁敏, 何海燕, 等. 體外振動排痰機在COPD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8, 33(4): 500.
[5] 林文, 王凱, 馬麗紅, 等. 排痰機與手扣排痰法在腹部手術后肺部感染中的療效觀察[J]. 西南國防醫(yī)藥, 2012, 22(12): 1349.
[6] 張永春, 江智霞, 羅禮容, 等. 振動排痰儀與傳統(tǒng)叩背排痰比較研究的Meta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8): 64.
[7] 費麗燕, 夏麗麗. 振動排痰儀對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天津醫(yī)藥, 2012, 40(2): 167.
[8] 任玉嬌. 單側胸外傷患者使用排痰儀的效查觀察[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09, 28(1): 45.
[9] 王金招, 羅燕, 黃樟鳳. 膨肺聯(lián)合振動排痰機對老年腹部術后肺部感染的預防作用[J]. 護士進修雜志, 2011, 26(12): 1115.
[10]陳君曉. 振動排痰機與人工叩擊排痰效果的比較研究[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16):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