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蘇蘭 翟淑敏 郭記宏
·論著·
踝臂指數與2型糖尿病患者無癥狀性腦梗死發(fā)病率的關系
寧蘇蘭 翟淑敏 郭記宏
目的探討踝臂指數異常,特別是踝臂指數高與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無癥狀性腦梗死的關系。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326例臨床資料,平均年齡(63±12)歲,患者行頭部核磁共振成像,按踝臂指數分級,<0.9分為低,0.9≤踝臂指數<1.3為正常,≤1.3為高,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明確無癥狀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結果3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數平均值為1.08±0.17,低和高值分別為32例,20例。無癥狀性腦梗死發(fā)生患者180例,在低、正常、高踝臂指數患者的無癥狀性腦梗死發(fā)病率分別為88.7%、49.7%、78.8%。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踝臂指數高、低是發(fā)生無癥狀性腦梗死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別為6.1、3.2、1.5、1.3、1.3、1.2)。結論踝臂指數高、低與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無癥狀性腦梗死具有密切相關性。
踝臂指數;無癥狀性腦梗死;2型糖尿病
踝臂指數(ankle-brachial pressure index,ABI)作為下肢嚴重外周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的無創(chuàng)檢測,是被公認的簡單、可靠的檢測方法[1]。低ABI不僅與普通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和糖尿病患者相關[2],而且與復發(fā)性卒中的急性缺血性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患者密切相關[3]。高ABI可作為心血管疾病檢測指標之一[4]。糖尿病患者由于加強或不能壓縮踝部動脈造成增加患者高ABI或低ABI的可能[5]。ABI作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相關性的指標,因此臨床評估ABI異常對在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突發(fā)事件的評價值得研究。無癥狀性腦梗死(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是通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檢測出,但不同于中風,其并無臨床的癥狀表現[6]。本次通過對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河北省永年縣第一醫(yī)院接受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326例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探討ABI異常與2型糖尿病的SCI發(fā)生的關系,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326例中,男188例,女138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63±12)歲;糖尿病病史1~24年;均為2型糖尿病者,排除急性腦梗死后應激性血糖增高患者,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依據2010年ADA(美國糖尿病協會)糖尿病診斷標準:(1)糖化血紅蛋白≥6.5%。(2)空腹血糖≥7.0 mmol/L??崭苟x為至少8 h內無熱量攝入(在無明確高血糖時,應通過重復檢測來證實標準1-3)。(3)口服糖耐量試驗時2 h血糖≥11.1 mmol/L。(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癥狀的患者,隨機血糖≥11.1 mmol/L。顱腦CT和(或)MRI檢查證實患者為腦梗死。
1.2 研究方法 患者接受常規(guī)的醫(yī)療方案和體檢,血液采樣?;颊呶鼰熜畔⒉捎脴藴实恼{查問卷進行收集。吸煙習慣分為兩類:常吸煙,不吸煙。體檢包括血壓測量、人體測量。實驗室檢查包括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脂、肌酐、晨尿尿白蛋白。眼科醫(yī)生依據國際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嚴重程度量表對患者進行眼底檢查。心血管疾病史定義為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和冠狀動脈疾病。心血管疾病臨床依據定義為:心絞痛依據臨床癥狀診斷,冠狀動脈狹窄通過冠脈造影進行評價。ABI測定:所有患者治療前后均測定踝臂指數,采用日本歐姆龍全自動動脈硬化檢測儀VP-1000對患者進行ABI測定,ABI分級:低、正常、高。其中正常0.9≤ABI<1.3;1.3≤ABI為高ABI;ABI<0.9為低ABI。將與ABI變化的可能因素進行收集分析,包括:(1)一般資料:患者年齡、性別、吸煙情況、糖尿病史等;(2)臨床資料:心血管疾病史、收縮壓、舒張壓、脈壓、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方法、高血壓治療藥物等;(3)實驗室檢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尿酸、血紅蛋白、肌酐、估算腎小球濾過率等。
2.1 3組無癥狀性腦梗死發(fā)病率 326例中,低ABI患者31例(9.5%),高ABI患者20例(6.1%),正常組275(84.4%)。檢測出無癥狀性腦梗死患者180例(55.2%)。3組中檢測出無癥狀性腦梗死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ABI各級患者數及檢測出SCI的患者例數 例
2.2 臨床資料和實驗室檢測的比較 ABI高、低、正常3組間年齡、心血管疾病史、舒張壓、脈壓、治療高血壓采用鈣通道拮抗劑、利尿劑、抗血小板類藥,以及實驗檢查中血紅素、肌酐和估算腎小球濾過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型糖尿病患者ABI各級患者臨床資料和實驗室檢測比較
2.3 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無癥狀性腦梗死多因素分析 將2.2中相關因素指標納入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結果為:ABI<0.9、1.3≤ABI、年齡、收縮壓、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抗血小板藥為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無癥狀性腦梗死的預測因素。見表3。
表3 發(fā)生無癥狀性腦梗死多因素分析
ABI是一種易行、簡單而無創(chuàng)的檢測方法,被廣泛用于診斷PAD。外周動脈疾病通常是作為發(fā)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險因素之一,而踝臂指數可作為用于外周動脈疾病的簡單篩選方法。ABI診斷PAD的原理是當動脈結無癥狀性構和功能的改變達到臨界水平并導致其遠端灌注壓的降低程度大致與病變的嚴重程度成正比,檢測踝部動脈收縮壓和肱動脈收縮壓的比值,即可了解踝無癥狀性動脈與肱動脈之間的動脈病變程度。目前,國際上無癥狀性成年人ABI正常值參考值范圍為≥0.9,而又≤1.4。以ABI≤0.9作為判斷ABI異常的標準,無癥狀性當數值為0.6~0.9時,預示著輕度異常;若<0.6無癥狀性則意味著明顯異常[7,8]。
在本研究中結果發(fā)現,2型糖尿病中9.5%患者具有低ABI,6.1%患者具有高ABI,84.4%患者的ABI屬正常范圍。在326例患者中180例檢測出無癥狀性腦梗死約占55.2%。檢測出無癥狀性腦梗死患中,高ABI 16例,低ABI 29例,正常ABI 135例,檢測出無癥狀性腦梗死分別占各組例數的80.0%、93.5%、49.1%,高、低組檢出比例均較正常組高。在對ABI高、低、正常三組間臨床資料和實驗室檢測的比較發(fā)現,年齡、心血管疾病史、舒張壓、脈壓、治療高血壓采用鈣通道拮抗劑、利尿劑、抗血小板類藥,以及實驗檢查中血紅素、肌酐和估算腎小球濾過率10項指標3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后,對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無癥狀性腦梗死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發(fā)現,ABI<0.9、1.3≤ABI、年齡、收縮壓、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抗血小板藥為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無癥狀性腦梗死的預測因素。
以往研究表明,低ABI值是預測心血管事件強有力的預測因素[9]。低ABI糖尿病患者存在較高的頸動脈狹窄的發(fā)生幾率,造成腦血流量失調或大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血栓,造成腦梗死。而本次研究中高ABI也與無癥狀性腦梗死存在較高相關性。文獻報道,糖尿病高ABI可增加動脈壁硬化的風險,而對具有高脈壓的大腦增加小血管疾病的風險[10]。另外,具有外周動脈疾病的患者增加血壓增大的壓力變化的危險,這與也與無癥狀性腦梗死、中風密切相關。
總之,本次研究揭示高、低ABI與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無癥狀性腦梗死存在密切相關性,可作為預測因素。
1 胡新科,王德昭,李世敬,等.脈搏波傳導速度、踝臂指數和高敏C-反應蛋白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河北醫(yī)藥,2013,35:207-209.
2 Norman PE,Davis WA,Bruce DG,et al.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risk of cardiac death in type 2 diabetes:the Fremantle Diabetes Study.Diabetes Care,2006,29:575-580.
3 Tsivgoulis G,Bogiatzi C,Heliopoulos I,et al.Low ankle-brachial index predicts early risk of recurrent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schemia.Atherosclerosis,2012,220:407-412.
4 Aboyans V,Ho E,Denenberg JO,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levated ankle systolic pressures and peripheral occlusive arterial disease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subjects.J Vasc Surg,2008,48:1197-1203.
5 宋建芳,程雪娟,王景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與胰島素抵抗及下肢動脈血管病變的相關性研究.河北醫(yī)藥,2012,34:3725-3727.
6 陳娟,耿曉非,魏東寧,等.無癥狀性腦梗死的研究進展.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2010,34:92-93.
7 侯佳寧,徐敏,黃韻,等.2型糖尿病患者趾臂指數(TBI)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研究.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0,26:195-198.
8 馬軍力,楊士偉,周玉杰.踝臂指數與老老年患者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研究.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2:19-22.
9 Criqui MH,Ninomiya JK,Wingard DL,et al.Progression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redict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 Am Coll Cardiol,2008,52:1736-1742.
10 Bouchi R,Babazono T,Yoshida N,et al.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Hypertens Res,2010,33:1000-1003.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2.025
057150 河北省永年縣第一醫(yī)院神經內二科(寧蘇蘭、翟淑敏);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神經內科(郭記宏)
R 743.33
A
1002-7386(2014)12-1818-03
201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