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賦漁
寒露一到,最遲的鴻雁,也急急地從北方飛了過來。一兩只失群孤雁的鳴叫,把一座又一座村莊從睡夢中驚醒——
奶奶拍拍圍裙上柴草的碎葉,掀開鍋蓋——早飯已經(jīng)燒好。“寒露種麥正當(dāng)時?!背赃^早飯,天還沒有大亮,爺爺牽著牛走在前面,父親扛著犁和軛(è)跟著。媽媽肩上背著一袋子的麥種,手里拎著圓簍。孩子們舞著九齒的釘耙打打鬧鬧,蹦跳著往前。鄉(xiāng)間小路上的草葉長得十分的茂密,上面濃濃的露水,很快就把孩子們的褲腿衣衫打濕了大片。媽媽在后面喊著,要他們當(dāng)心:到了寒露節(jié),露水落在身上太重了,會肚子疼。
太陽剛出來,田地里已經(jīng)滿是農(nóng)人。耕地的、種麥的、耙土的、挖山芋的,忙忙碌碌。而最熱鬧的,是“篩花生”。
花生地的中央,用杉木的棒架起了一個一個的三腳架,每個支架上,都懸掛著一面碩大的長方形的篩子。篩花生是重體力活,所以要壯漢。一人推著篩子蕩過去,再拉回來。對面的人跟著他的節(jié)奏,一锨一锨地,把混合著花生的泥土鏟到篩中。鏟土是有講究的。不能深,不能淺。淺了,會鏟碎花生;深了,會挖出過多的泥土。廣闊的花生地里,數(shù)十個壯漢們打著號子。一人喊,眾人和,一聲接著一聲,短促有力,如鼓點一般。
曬場是用碌碡(liù zhou)剛剛碾成的,就在地頭上。曬場邊上用茅草蓋了個“人”字形的小棚,夜里有人住在里面看守一場的花生??磮龅拇蠖嗍抢先?,肚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天已經(jīng)大黑了,晚風(fēng)從棚外吹進來,掛在棚頂橫梁上的馬燈輕輕搖晃著,我不肯回家,還賴著要聽故事。
最會講故事的還是村里的讀書人。他們厭煩了城市的燈紅酒綠,隱居鄉(xiāng)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稱之為“隱士”。
隱士是外人不容易找到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歷史上有很多有名的隱士,比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寧可被燒死也不肯接受晉文公封賞的介子推……你還聽過哪些隱士的故事?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周書》上說:寒露,后五日,雀入大水為蛤。古人看到黃雀千百成群地飛往大海,在海面上一番盤旋飛舞之后,消失了,不見了,然而不久,卻在海里發(fā)現(xiàn)了與它們紋路相似的蚌蛤。于是認為黃雀變成了蚌蛤?!叭富癁楦颉彪m然只是古人的一種詩意想象,然而這一想象,卻像是對“歸隱田園”的一種隱喻。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彪[居是化動為靜,是堅守氣節(jié)與保持尊嚴,也是對人生進行重新考量。
(有刪節(jié))
遠離塵囂,隱居田園,是古往今來不少文人的終極夢想。寒露時節(jié)往往已入深秋,古人似乎更喜歡在這時候去尋找自然與生命的奧秘,也許是因為深秋是葉落歸根、萬物結(jié)果的季節(jié)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