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業(yè)娜
隨著設施農業(yè)逐漸向規(guī)模化發(fā)展,棚區(qū)大面積連年種植單一作物現象普遍發(fā)生,導致番茄生產中各種致病因素不斷累積,各種疑難病害如番茄TY病毒病、番茄枯萎病、番茄葉霉病、番茄細菌性斑疹病等逐年加重,成為減產的首要因素。如何從根本上進行防治,就成為穩(wěn)產、增產的重中之重,現將幾種病害癥狀表現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番茄TY病毒病 ①癥狀。染病番茄植株矮化,生長緩慢或停滯,頂部葉片褪綠發(fā)黃、變小,葉片邊緣上卷,葉片增厚,葉質變硬,葉背面葉脈常顯紫色。生長發(fā)育早期染病植株嚴重矮縮,無法正常開花結果;生長發(fā)育后期染病植株僅上部葉和新芽表現癥狀,結果數減少,果實變小,成熟期果實著色不均勻(紅不透),基本失去商品價值。②防治方法。不同番茄品種對番茄TY病毒病抗性不同,可通過種植抗病品種來防治。番茄TY病毒病的傳播媒介是煙粉虱。在保護地、溫室蔬菜栽培條件下,煙粉虱能越冬或周年發(fā)生,是導致該病流行的重要原因。所以,首先應在苗期苗床上扣防蟲網(60目以上),隔離煙粉虱對番茄苗的侵染。其次,移栽前用“棚蟲一夜凈”在棚內進行熏煙滅蟲,并在棚內懸掛黃板進行誘殺煙粉虱。定植后,可用“虱鳥”(25%噻嗪·異丙威)600倍液+“法靈”(40%啶蟲脒)3000倍液+“好濕”(有機硅)3000倍液,防治煙粉虱。定期用“棚蟲一夜凈”煙劑熏蒸棚室??捎谩翱硕緦殹保?0%烯羥·嗎啉胍)1000倍液+“御醫(yī)”(微肥)500倍液+“瑞然”(生物藥肥)5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間隔10~15天噴一次。
2.番茄枯萎病 ①癥狀。又稱萎蔫病,是一種維管束病害,嚴重發(fā)病可導致全株枯死。一般在番茄開花期開始發(fā)病,受害部位為葉、莖和根部。發(fā)病初期下部葉片變黃,后萎蔫枯死,不脫落,這種枯黃葉片有時只出現在莖的一邊,另一邊葉片仍表現正常,后期則逐漸蔓延整株葉片直至萎蔫枯死。拔出病株可見根部變褐,剖開莖部可見維管束變黃褐色。②防治方法。番茄定植后、覆膜前,采用藥液灌根防治,每株灌藥液150~250毫升,可用“根深蒂固”(生物肥)200~250倍液+“秀苗”(3%甲霜惡霉靈)500倍液+“標托津”(5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
3.番茄葉霉病 ①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也為害莖、花、果實等。葉片被害后,葉面出現不規(guī)則淡黃色褪綠斑,葉背面病斑長出灰紫色和黑褐色的線狀霉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嚴重時葉片枯黃死亡。果實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圓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莖及果實柄上的病癥與葉子相似。②防治方法。發(fā)病前,可用4%土傳隆(嘧啶核苷類)500~600倍液,或2%武夷菌素(BO-10)水劑15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等5~7天噴一次,交替使用加以預防。發(fā)病后,用10%已唑醇2000倍液+4%土傳?。ㄠ奏ず塑疹悾?00倍液+“好濕”等有機硅增效劑,5~7天再噴一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4.番茄細菌性斑疹?。ê跅U?。?①癥狀。葉片染病,產生深褐色至黑色斑點,四周常具黃色暈圈;葉柄和莖染病,產生黑色斑點;幼嫩綠果染病,初現稍隆起的小斑點,果實近成熟時,圍繞斑點的組織仍保持較長時間綠色。②防治方法。要做到全生育期定期防治,可用57.6%冠菌清800倍液、20%溴硝醇1000倍液、1000萬單位農用鏈霉素3000倍液,混“好濕”1袋。苗期可采用其中一種藥劑與“好濕”混用,加以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