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利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0051-01
就所知我國西部農(nóng)村小學,課表上除了數(shù)學、語文課是實實在在的外,其余的諸如音、體、美、英語、政治、歷史等學科不過是“豆芽”而已。一到初中,所有的這些科目卻全是重要的“升學”課,很多的學生一時半會都不容易適應過來。特別是英語,很多的孩子錯過了最佳的啟蒙期,七年級學生剛接觸到這門課,有一定的好奇心,這一般是一種較短暫的直接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課程增多,難度加大,就會有一些學生把這門課當成負擔,到八年級時出現(xiàn)分化,部分學生厭學甚至徹底放棄。如果我們對此沒有清醒的認識,沒有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解決好中小學銜接,必然會影響到教學效果。我以為,不妨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做:
一、務必讓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
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性不明確,對它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只處于膚淺的了解,缺乏正確的強有力的學習動機。
基于這種狀況,我每帶一屆學生,都十分注意上好開學的“第一堂課”。精心制作課件,細心備好教具,準備好拿手的英文歌,穿衣服盡量做到時尚得體,上課時盡量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如在第一節(jié)課時,可用英語詢問學生:Do you like England?Do you want to go ther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UK?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我們應向學生介紹英語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地位,不要因當前高考英語分值降低影響到學習態(tài)度,介紹目前我國改革開放形勢下英語的重要作用,介紹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的英語。例如,英語商標,英語賀卡,進出口商品廣告,英語新聞圖片等,以顯示英語的重要和用途廣泛,用這些實例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和強烈愿望,把學習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從而產(chǎn)生巨大的動力,勤奮地學好英語??傊褪且寣W生明白,英語是有趣的,有用的,是世界通用語言,學好英語,到哪里都不會遇到障礙,從第一課開始學生就基本有了比較明確的學習目的,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好基礎,注入源源動力。
二、著重打好學生英語的“入門”基礎
字母的語音是英語教學入門階段的基礎。英文的26個字母和我們漢語拼音表的讀音是完全不同的。初一接觸時,孩子們就充滿著好奇。“喔,a在英語中讀/ei/,挺有趣的。”因此,他們就有了好學之心。然而,三分鐘熱情過后,在英語與母語環(huán)境的巨大差異影響下,很快部分學生就不那么有興趣了,認為枯燥乏味,無所作用,甚至逐漸形成對英語的恐懼心理。為此,從學第一個字母開始,就應當給他們加強國際音標的學習,讓他們學會走路。我在教學字母中的五個元音時,除了課初和學生共唱歌曲《AEIOU》(元音字母歌),在課中不忘再唱此歌。這樣的教學,一來能使學生的緊張心理得以松馳,二來學過新知之后再游戲鞏固,學生對常識的印象時間將大大延長,又鞏固了學生對音標的理解,循序漸進,潤物無聲。
三、大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農(nóng)村的孩子很少走出去,缺少對英語重要性的感性認識。為此,我喜歡給每一屆的學生講一個同樣的故事:“一個正在賣兵馬俑的農(nóng)民看到個老外便對他說:“come、come”,老外高興地走了過來,他又說:“l(fā)ook、look”,老外仔細地看著兵馬俑,接著這個農(nóng)民又說:“big、big”,老外點頭說:“yes、yes”,然后他又說:“cheap、cheap”,老外這下子可樂了,問道:“How much?”這個農(nóng)民高興地回答到:“你說How much 我就How much,最后老外拿出100元和這個農(nóng)民買了一個兵馬俑。其他賣兵馬俑的人向這個農(nóng)民投來羨慕的眼光”。講完后我問他們:“Do you want to learn English?” 他們都興趣十足地說:“Yes”。
對農(nóng)村的學生而言,還應當特別注重良好的新型師生關系的培育,注重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來培育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在教學《what colour is it?》(它是什么色彩的?)時,我在教學這一課時我讓班上的同學制作卡片,畫上自己喜歡的動物并在動物上涂滿我們教學用的顏色,讓同學拿出制作有紅蘋果卡片問:“Whats this?”其他學生一起回答:“Its an apple. ”再問:“What color is it?”再叫一位學生回答:“Its red.”在游戲中,學生人人都開口了,這種游戲教學方法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性,又鍛煉了學生動手能力。要師生生共同介入,而不是教師唱獨角戲,達到了總結訓練的目的,又鞏固了學過的知識。學生容易理解,樂于接受,印象深刻,努力做到“課伊始,趣已生;課正行,趣正濃;課已畢,趣猶存?!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