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高校學生宿舍是高校辦學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社會交往、思想形成的重要場所,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陣地。探索和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宿舍模式對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高校學院住宿制模式在充分吸收我國傳統(tǒng)住宿模式精華的基礎上,又充分借鑒了西方“住宿學院制”模式的優(yōu)點,對于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具有重要推廣價值。
高校宿舍是大學校園中最基本并相對固定的組成單位,是由一定數量的大學生和一定的宿舍環(huán)境構成的,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社會交往、思想形成、心理成長的重要場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為管理、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平臺。高校學院住宿制模式是指在以性別為標準、分開住宿的前提下,以學院和班級為單位集中在一個宿舍樓住宿,在保持單個宿舍內部成員同年級、同專業(yè)、同班級的基礎上,實行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學生混合住宿,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為管理等方面積極采用飛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方式,切實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和全面發(fā)展。高校學院住宿制模式既實現了傳統(tǒng)住宿模式的現代化,又實現了西方“住宿學院制”模式的中國化,并有效破解了高?!盎旌纤奚帷钡碾y題,實現了高校宿舍模式的創(chuàng)新。
一、高校住宿學院制實現了傳統(tǒng)住宿模式的現代化
高校傳統(tǒng)住宿模式廣義上指學生住宿基本采取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中住宿,也可理解為同吃、同住、同學習的三同住宿模式。當前,高校宿舍多以4人間、6人間、8人間等空間分布為主,高校傳統(tǒng)住宿模式較少考慮學生的個人意愿,主要依據學生的院系、專業(yè)、班級進行分配,宿舍成員一旦確定之后無特別原因不會發(fā)生變動。高校傳統(tǒng)住宿模式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一致的專業(yè)背景、固定的宿舍成員、嚴格的管理制度等幾個方面。
(一)高校住宿學院制吸收了傳統(tǒng)住宿模式的優(yōu)點
高校傳統(tǒng)住宿模式的優(yōu)點是同宿舍成員來自同一個班級,這有利于學校各部門對學生進行統(tǒng)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為管理,有利于班級、團支部進行班級內部事務的協(xié)調和處理,有利于學校和院系各項政策的實施和執(zhí)行,有利于班級同學之間信息溝通、社會交往、學習和生活,強化了班級概念,使同學們培養(yǎng)出深厚情誼,畢業(yè)后也會一直保持大家庭式的關系。
(二)高校住宿學院制彌補了傳統(tǒng)住宿模式的不足
高校傳統(tǒng)住宿模式的缺點在于宿舍成員分配不夠合理,知識面窄、專業(yè)交融不夠,不利于開闊同學們的眼界,不利于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結構,無法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要,也不便于處理和化解宿舍矛盾和班級矛盾。高校住宿學院制強調實行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學生混合住宿,在同一個學院內部實現較大程度的混合住宿,開闊了學生視野,優(yōu)化了學科、系、專業(yè)配置,在多學科的綜合性學院的學生管理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克服了傳統(tǒng)住宿模式的缺點。
二、高校住宿學院制實現了西方“住宿學院制”模式的中國化
“住宿學院制”是以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學院為模本的學生與教員的小型社團。學生入住時,會被隨機分配到不同的學院中,不同性別、不同專業(yè)與年級、不同社會背景及學術背景的學生混居在同一棟宿舍樓。每個人的身份僅從屬于住宿學院,而與負責專業(yè)教育的學術科系無關,目的就是為了將不同特點的學生分配進不同住宿學院,以保證每個學院學生的多元化和不同學院間的平衡發(fā)展。
(一)高校住宿學院制吸收了“住宿學院制”模式的優(yōu)點
高校住宿學院制吸收和借鑒了“住宿學院制”模式的長處,強調實行不同學科、不同專業(yè)、不同年級學生混合住宿,在同一個學院內部實現較大程度的混合住宿,為不同學科學生之間的交流融合提供了方便,不同專業(yè)學生思維碰撞,相互學習,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形成更為開闊的學術視野、更為科學的知識結構、更為和諧的人際關系。高校住宿學院制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為管理等方面積極采用飛信、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方式,節(jié)約了高校的住宿資源,將有限的硬件設施的運用最大化,提高了高校的辦學效益。
(二)高校住宿學院制克服了“住宿學院制”模式的局限
宿舍是學生集體活動較多的場所,宿舍風氣和宿舍文化成為校園風氣和校園文化的發(fā)源地和創(chuàng)新園,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思想和文化氛圍,就要確保良好的宿舍思想和文化氛圍。高校住宿學院制克服了“住宿學院制”模式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為管理不便和效率低下的弊端,以學院和班級為單位集中在一個宿舍樓住宿,保持單個宿舍內部成員同年級、同專業(yè)、同班級,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集中或分散的思想教育,有利于高校共青團組織、學生會、學生社團組織等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效地提升校風、院風、學風。
三、高校住宿學院制實現了“混合宿舍”協(xié)調化
高?!盎旌纤奚帷笔侵冈谝孕詣e為標準、分開住宿的前提下,單個宿舍內部成員從屬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院、年級或專業(yè)的宿舍模式?!盎旌纤奚帷弊鳛橐环N客觀存在的宿舍模式,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其產生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幾點:一是隨著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畢業(yè)生和新生人數存在差異,學科和專業(yè)學生人數存在差異。新生入校分配宿舍時,產生單個宿舍內部成員從屬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院、年級或專業(yè)的“混合宿舍”。二是受到包含學生個體差異、學校環(huán)境等內部因素和家庭、社會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在高校中出現了轉學、休學、復學、退學、留級等特殊情況,產生了一定數量的“混合宿舍”。三是由于興趣差異、價值追求、宿舍矛盾等不協(xié)調的宿舍人際關系導致的宿舍變更、調整,產生了一定數量的“混合宿舍”。
(一)高校住宿學院制有效降低了“混合宿舍”的數量和程度
高校學院住宿制模式以學院和班級為單位集中在一個宿舍樓住宿,保持單個宿舍內部成員同年級、同專業(yè)、同班級,強調的是以宿舍為單位的外部混合,盡量杜絕單個宿舍的內部混合,這就從根本上減少了“混合宿舍”的數量,降低了單個宿舍內部成員從屬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院、年級或專業(yè)情況的出現,有效減輕了單個宿舍內部成員的混合化、異質化程度。
(二)高校住宿學院制有效協(xié)調了“混合宿舍”的宿舍人際關系
不同學科門類、不同專業(yè)的大學生在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高?!盎旌纤奚帷钡乃奚崛穗H關系受到學科、專業(yè)的影響較大,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高校住宿學院制有效降低了單個宿舍內部成員因學院、學科、專業(yè)等的不同而導致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不同,進而降低了由此產生的宿舍矛盾、人際關系緊張、不良心理問題等情況的發(fā)生。
(作者單位:河南農業(yè)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