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強
[摘要] 目的 探討交鎖髓內釘與單側外固定架治療脛腓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脛腓骨骨折患者50例,依固定方式不同分為兩組,分別采用交鎖髓內釘(觀察組)與單側外固定架(對照組)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 兩組在優(yōu)良率、一期愈合率、愈合時間及并發(fā)癥上差異顯著(P <0.05)。 結論 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效果確切,并發(fā)癥少,值得推廣。
[關鍵詞] 交鎖髓內釘;單側外固定架;脛腓骨骨折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1-0124-02
脛腓骨骨折是臨床常見病,多由直接暴力而引起,臨床表現(xiàn)為局部腫脹、疼痛,且顯著畸形、成角及重疊移位[1]。據(jù)相關研究顯示[2-3],脛腓骨骨折大約占全身骨折發(fā)生率的10%,若治療不當,有可能導致患者術后發(fā)生炎癥、畸形等。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治療脛腓骨骨折的方法以單側外固定架與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方法為主。為探討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本文選取我院2006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脛腓骨骨折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院2006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脛腓骨骨折患者50例,將其按固定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齡23~61歲 ,平均 (41.2±6.4)歲;左側骨折12例,右側骨折13例;致傷原因:車禍傷12例,墜落傷5例,重物擊打傷5例,其他3例;受傷至手術時間平均(5.4±1.2)d。對照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齡22~60歲 ,平均 (41.1±5.4)歲;左側骨折13例,右側骨折12例;致傷原因:車禍傷11例,墜落傷6例,重物擊打傷6例,其他2例;受傷至手術時間平均(5.3±1.1)d。兩組在年齡、性別及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P>0.05),無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①對照組實施單側外固定架治療,若為閉合性骨折,則應用閉合復位固定支架行外固定;若為復雜性骨折,則采用切開復位固定支架行外固定。選擇骨折端為切口中心,沿前外側弧形切開,將骨折端顯露,若為較大骨塊則用螺絲釘與主干固定,并復位維持,將螺釘置入,與固定桿連接,固定后將切口關閉。② 觀察組實施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選擇骨折端為切口中心,沿前外側弧形切開,于髕腱內側取縱行切口,關節(jié)屈曲80°,向外牽開。于脛骨踝與脛骨結節(jié)間選擇插入點,并擴髓,以健側長度為依據(jù),結合X線片,選擇合適的鎖釘與髓內釘。固定好髓內釘與連接器以后,將髓內釘釘入髓腔,直至骨折近端,完成復位后,釘入遠端,保持骨折斷端的良好接觸,于遠近兩端各擰入2枚鎖釘。
1.3觀察指標
①以Johner-Wruhs評價系統(tǒng)為療效判定標準,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其中優(yōu)秀為骨折愈合,骨折部位未出現(xiàn)成角畸形,膝關節(jié)與踝關節(jié)活動正常且可對抗力量,患肢未縮短,步態(tài)正常,無疼痛感;良好為骨折愈合,骨折部位成角畸形<10°,膝關節(jié)與踝關節(jié)活動為正常的75%及以上,對抗力量一般,患肢縮短<2cm,步態(tài)正常,稍有疼痛感;較差為骨折愈合延遲或骨不連,且各指標均未達到以上標準[4-5]。優(yōu)良率=(優(yōu)秀+良好)/總例數(shù)×100%。② 對兩組進行6~9個月隨訪,平均隨訪時間(12.5±3.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骨折平均愈合時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系統(tǒng)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優(yōu)秀18例,良好6例,較差1例,優(yōu)良率為96%;對照組優(yōu)秀10例,良好9例,較差6例,優(yōu)良率為76%。觀察組的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在治療效果上的比較[n(%)]
2.2兩組一期愈合率與骨折愈合時間比較
兩組一期愈合率分別為100%(25/25)、76%(19/25);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125.5±13.2)d、(97.3±8.2)d,觀察組的一期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11.291,P<0.05),骨折愈合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t=8.794,P=0.023)。
2.3兩組并發(fā)癥比較
觀察組發(fā)生并發(fā)癥2例,發(fā)生率為8%,其中出現(xiàn)針孔感染1例(4%),延遲愈合1例(4%);對照組發(fā)生并發(fā)癥5例,發(fā)生率為20%,其中出現(xiàn)針孔感染1例(4%),延遲愈合1例(4%),畸形愈合1例(4%),骨不連2例(8%)。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n(%)]
3 討論
脛腓骨骨折發(fā)生位置相對較低,且其穩(wěn)定性一般較差,容易造成成角畸形與移位,導致其下段血液供應較差,對臨床治療效果產(chǎn)生嚴重的不利影響[6]。據(jù)相關研究顯示[7,8],單側外固定架適用于嚴重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靠近關節(jié)面、危重多發(fā)傷且軟組織條件較差的患者,可為骨痂的形成提供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后期外固定支架可動力性加壓,應力刺激骨折端,從而促進骨折的愈合,并且外固定支架取出簡單,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少[9]。但是由于患者小腿外側肌肉受到外固定針的局限,在患者關節(jié)進行活動時容易產(chǎn)生松動、針道滲液、劇痛、感染,影響關節(jié)的伸屈,導致延遲愈合,對術后患者功能的恢復產(chǎn)生消極影響[10]。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則適用于多種脛腓骨骨折,尤其對于脛腓骨多段骨折的固定與復位較為適用[11],此種治療方法可通過中軸線實施彈性固定,使骨折部位所受的軸向壓力比較均勻,最大限度產(chǎn)生壓力遮擋,從而提高對抗旋轉、剪切及折彎應力,有效防止旋轉,且固定可靠,為臨床愈合提供牢固、可靠的愈合環(huán)境,同時可有效減少各種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促進患者骨折愈合。endprint
本研究通過對實施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觀察組與實施單側外固定架治療的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6%vs76%),組間差異明顯(P<0.05);與黃小剛[12]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可有效提高治療優(yōu)良率,臨床療效顯著。另外,觀察組的骨折愈合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但一期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00% vs 76%),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8% vs 20%,P<0.05);與周漪峰[13]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雖骨折愈合時間較長,但其一期愈合率高,并發(fā)癥少。
綜上所述,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可有效提高治療優(yōu)良率,減輕患者的痛苦,臨床療效顯著,一期愈合率高,并發(fā)癥少,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雪輝. 交鎖髓內釘內固定和AO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開放骨折的療效對比[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13(21):107-108.
[2] 邱序忠,周安令. 外固定支架和交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療效比較[J]. 四川醫(yī)學,2012, 9(10):1624-1625.
[3] 溫曉東,劉萍. 加壓鋼板、外固定支架、交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臨床效果差異[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 4(17):109-110.
[4] 阿力木江·麥蘇木,吾斯曼·阿布都外力,艾尼·庫爾班. 外固定架、AO加壓鋼板、交鎖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療效比較[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 6(33):67-68.
[5] 江天蔚. AO外固定架和帶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的對比研究[J].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09,18( 6):38-39.
[6] 章飛,王林. 交鎖髓內釘內固定和AO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開放骨折的療效對比[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7( 9):1910-1912.
[7] 杜紹良,張錫光,陸景華,等. 跟骨牽引加夾板、外固定架、帶鎖髓內釘急診治療老年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臨床研究[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12(17):2498-2499.
[8] 楊振明,溫生文,紀振鋼,等. 3種固定方法治療開放粉碎性脛腓骨骨折的療效比較[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 5(10):101-102.
[9] 黎虞明,湯湛波,胡志遠,等. 脛腓骨骨折不同治療方法的臨床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半月,2010,12(8):4.
[10] 吳志峰,沈迪偉. 3種不同方法治療脛腓骨骨折療效比較[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14):95-96.
[11] 姚文剛. 脛腓骨骨折交鎖髓內釘內固定36例治療分析[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14):481-482.
[12] 黃小剛. 交鎖髓內釘和單側外固定架治療脛腓骨骨折的比較[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8(29):2847-2848.
[13] 周漪峰. 外固定支架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的療效比較[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3):44-45.
(收稿日期:2014-01-13)endprint
本研究通過對實施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觀察組與實施單側外固定架治療的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6%vs76%),組間差異明顯(P<0.05);與黃小剛[12]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可有效提高治療優(yōu)良率,臨床療效顯著。另外,觀察組的骨折愈合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但一期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00% vs 76%),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8% vs 20%,P<0.05);與周漪峰[13]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雖骨折愈合時間較長,但其一期愈合率高,并發(fā)癥少。
綜上所述,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可有效提高治療優(yōu)良率,減輕患者的痛苦,臨床療效顯著,一期愈合率高,并發(fā)癥少,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雪輝. 交鎖髓內釘內固定和AO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開放骨折的療效對比[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13(21):107-108.
[2] 邱序忠,周安令. 外固定支架和交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療效比較[J]. 四川醫(yī)學,2012, 9(10):1624-1625.
[3] 溫曉東,劉萍. 加壓鋼板、外固定支架、交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臨床效果差異[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 4(17):109-110.
[4] 阿力木江·麥蘇木,吾斯曼·阿布都外力,艾尼·庫爾班. 外固定架、AO加壓鋼板、交鎖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療效比較[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 6(33):67-68.
[5] 江天蔚. AO外固定架和帶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的對比研究[J].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09,18( 6):38-39.
[6] 章飛,王林. 交鎖髓內釘內固定和AO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開放骨折的療效對比[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7( 9):1910-1912.
[7] 杜紹良,張錫光,陸景華,等. 跟骨牽引加夾板、外固定架、帶鎖髓內釘急診治療老年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臨床研究[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12(17):2498-2499.
[8] 楊振明,溫生文,紀振鋼,等. 3種固定方法治療開放粉碎性脛腓骨骨折的療效比較[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 5(10):101-102.
[9] 黎虞明,湯湛波,胡志遠,等. 脛腓骨骨折不同治療方法的臨床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半月,2010,12(8):4.
[10] 吳志峰,沈迪偉. 3種不同方法治療脛腓骨骨折療效比較[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14):95-96.
[11] 姚文剛. 脛腓骨骨折交鎖髓內釘內固定36例治療分析[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14):481-482.
[12] 黃小剛. 交鎖髓內釘和單側外固定架治療脛腓骨骨折的比較[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8(29):2847-2848.
[13] 周漪峰. 外固定支架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的療效比較[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3):44-45.
(收稿日期:2014-01-13)endprint
本研究通過對實施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觀察組與實施單側外固定架治療的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6%vs76%),組間差異明顯(P<0.05);與黃小剛[12]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可有效提高治療優(yōu)良率,臨床療效顯著。另外,觀察組的骨折愈合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但一期愈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00% vs 76%),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8% vs 20%,P<0.05);與周漪峰[13]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雖骨折愈合時間較長,但其一期愈合率高,并發(fā)癥少。
綜上所述,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可有效提高治療優(yōu)良率,減輕患者的痛苦,臨床療效顯著,一期愈合率高,并發(fā)癥少,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雪輝. 交鎖髓內釘內固定和AO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開放骨折的療效對比[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13(21):107-108.
[2] 邱序忠,周安令. 外固定支架和交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療效比較[J]. 四川醫(yī)學,2012, 9(10):1624-1625.
[3] 溫曉東,劉萍. 加壓鋼板、外固定支架、交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臨床效果差異[J].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 4(17):109-110.
[4] 阿力木江·麥蘇木,吾斯曼·阿布都外力,艾尼·庫爾班. 外固定架、AO加壓鋼板、交鎖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療效比較[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 6(33):67-68.
[5] 江天蔚. AO外固定架和帶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的對比研究[J].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09,18( 6):38-39.
[6] 章飛,王林. 交鎖髓內釘內固定和AO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開放骨折的療效對比[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7( 9):1910-1912.
[7] 杜紹良,張錫光,陸景華,等. 跟骨牽引加夾板、外固定架、帶鎖髓內釘急診治療老年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臨床研究[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12(17):2498-2499.
[8] 楊振明,溫生文,紀振鋼,等. 3種固定方法治療開放粉碎性脛腓骨骨折的療效比較[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 5(10):101-102.
[9] 黎虞明,湯湛波,胡志遠,等. 脛腓骨骨折不同治療方法的臨床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半月,2010,12(8):4.
[10] 吳志峰,沈迪偉. 3種不同方法治療脛腓骨骨折療效比較[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14):95-96.
[11] 姚文剛. 脛腓骨骨折交鎖髓內釘內固定36例治療分析[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14):481-482.
[12] 黃小剛. 交鎖髓內釘和單側外固定架治療脛腓骨骨折的比較[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8(29):2847-2848.
[13] 周漪峰. 外固定支架和交鎖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的療效比較[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3):44-45.
(收稿日期:2014-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