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劍
(浙江省科技館,浙江杭州 310014)
科技館涉外研討培訓后的思考與探索
龔劍
(浙江省科技館,浙江杭州 310014)
通過國外專家教授主持的有關科學詮釋者、科技博物館的核心功能與運行管理等各種主題的專業(yè)研討培訓,認真思考了博物館的定義、科技博物館的評估、切實提升員工素質、著力打造生動空間等諸多問題;通過對曼徹斯特博物館營運工作的剖析,對科技博物館的運行管理進行了探索,提出借鑒發(fā)達國家實行年報制度的主要對策。
科技博物館 涉外培訓 思考與借鑒 探索與對策
近年來浙江省科技館積極開展涉外研討培訓工作,例如邀請意大利專家、澳大利亞專家、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來杭主持一系列各種不同主題的研討培訓,給我們提供了思考的空間與探索的方向。
浙江省科技館自新館建成開放以來,重視對員工進行國際化的專業(yè)培訓,其內容包括:
2011年的意大利專家培訓。主題為“如何爭做一位優(yōu)秀的科學詮釋者”,邀請意大利科技館專家來杭作現(xiàn)場培訓,涉及如何提高員工熱情、創(chuàng)造性及科學講解能力;如何開發(fā)針對科技館志愿者的科學詮釋項目;如何與學校合作開發(fā)科學教學課程等內容。
2011年的西澳大利亞專家培訓。主題為“中澳現(xiàn)代科技館運行管理的關鍵因素”, 主講為澳大利亞大學老師及西澳大利亞科技館館長等專家。其主要內容包括:科技館的歷史和理念、科學交流與課外學習策略、現(xiàn)代科技館的任務和重要性、優(yōu)秀科技館的關鍵因素;鼓勵觀眾參與、創(chuàng)造優(yōu)秀的互動型體驗;展品、觀眾及科技館的評估;營運情況及與學校和教師的直接合作。
2012年的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培訓。兩位博物館學教授來到館進行主題為“現(xiàn)代科技博物館的核心功能” 的研討培訓。內容涉及世界上不同類型博物館的歷史與現(xiàn)狀、評價與任務概述、數(shù)字媒體在科技博物館中的應用,講解與演示了科技博物館中的各種互動。
歷次培訓現(xiàn)場始終氣氛活躍,有精彩的PPT,有生動的講解,有題目測試,有實驗演示,有雙方互動,有交流點評等模式,并結合科技館展廳現(xiàn)場實地演練;專家教授們時而講解啟發(fā),時而討論延伸,充滿著探索精神和互動形式。
一系列專家教授的科技博物館專業(yè)培訓,引發(fā)了大量的思考。
博物館是科技館的近親,它們的相似度是最高的;同時因為博物館發(fā)展的歷史悠久,定位與管理日趨成熟,因此很有必要對博物館進行研究與學習。
博物館一詞源起于希臘語Mouseion,意即“供奉繆斯及從事研究的處所”;17世紀英國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建立,Museum則成為博物館的通用名稱。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1946年成立伊始就對博物館進行定義,后又幾經修改,于2001年在巴塞多納定為:“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fā)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為研究、教育、欣賞的目的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人類及人類環(huán)境的物證?!痹摱x還列舉了被視為博物館的組織。
2007年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在維也納對博物館定義修改為: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fā)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為教育、研究、欣賞的目的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人類及人類環(huán)境的物質及非物質遺產。[1]
我們注意到2007年定義有三處比較重要的調整,其一是調整了博物館業(yè)務目的的表述順序,將“教育”調整到第一位;其二是將博物館工作對象的外延延伸到非物質遺產;其三是去除了沿用多年的對可視為博物館的列舉,只保留了對博物館組織目的、性質、功能和工作對象的原則表述。
(1)展覽評估的方式。評估科技博物館學習的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稱之為“行為主義模型”,目標是為了測量展覽設計與觀眾溝通的程度。我們預先設定問題的框架,定義基本元素,制定一系列需要回答的問題,把觀眾的理解與欣賞能力在參觀展覽前后加以比較,如展覽起到溝通作用,那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
第二種方式稱之為“建構模型”,在這個學習模型中,觀眾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在獨立層面上建構知識。如果觀眾沒有動機去學習,那么再好的展覽設計也不會有學習的目的的產生,任何的認知增益測量只能顯示失敗。作為可以替代的方法來理解教育,在博物館專家中還存在著爭議。
(2)對活動項目進行評估??萍拣^在啟動一個項目時,應該對該項目進行事前、事中、事后評估。事前評估先收集目標客戶或目標市場的資料,找出需求,制定方案,以加強項目開展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事中評估目的在于動態(tài)地把握項目的進展,以便隨時做出調整;事后評估將了解取得的最終效果,以便下次改進。不論哪種評估,評估指標的選擇將直接影響到評估的效果,故設計合理的評估指標顯得非常重要。
(3)對觀眾進行評估。我們一直在強調“互動性”,一直都在講“因人施教”,但是在這方面下的功夫卻不夠,對觀眾做出準確的需求評估就顯得至關重要,只有準確定位,才能找準需求點;只有根據需求制定計劃,我們才能吸引觀眾、留住觀眾,以便更好地發(fā)揮科普教育作用。
(4)對現(xiàn)有展品進行評估。展品評估非常重要,也是科技館發(fā)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每個人包括觀眾,都可以做評估:它吸引我的地方在哪里,我學到了什么,展品還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
我們要切實提升員工素質,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展教工作人員要加強自身業(yè)務學習,開展業(yè)務評比,在競爭中提升能力;二是要加強業(yè)務培訓,各種主題的專業(yè)培訓、考察各地優(yōu)秀的科技館,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與實踐經驗,促進業(yè)務水平提升;三是要激發(fā)員工積極性,多傾聽基層員工的想法和建議,實行人性化管理。
如何讓展示空間更生動?主要依托三塊內容:展品、休閑設施、人員和活動。展品和休閑設施變動的幾率很小,所以人員和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萍拣^的工作人員具備多重的角色---詮釋者,鼓動著,溝通者,老師,演員……,我們需要工作人員通過創(chuàng)新的演示活動來活躍氣氛,利用簡單的演示工具來加強效果,使觀眾沉浸于其中而得到更深入的參與。
曼徹斯特博物館作為曼徹斯特大學的一部分,于1888年首度對公眾開放。2004年,該館崔斯·彼斯特曼主任曾在上海中英科技館論壇上,探討了營運問題。[2]
制定戰(zhàn)略計劃。曼徹斯特博物館在建館之初就有一個戰(zhàn)略計劃,這非常重要,因為它為科技博物館規(guī)劃了一個發(fā)展方向,全體員工就可以上下一心向這個方向努力發(fā)展。
在制定長期目標的同時,還要對下一年的目標有明確的認識。那就是讓目標具體化、量化、保證可行性及進度。這種方法在英國被稱為智能管理。
利用資源搞好服務。對于任何一個博物館或科技館來說,最重要的資源是人力資源,包括員工和觀眾;當然,資源還包括展品、藏品、基礎設施及資金。
在科技博物館營運中,我們要執(zhí)行的基本政策:
專業(yè)培訓和培養(yǎng)政策。科技博物館要對它最有價值的人力資源進行投資,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發(fā)展得非常之快,在科技博物館專業(yè)與管理方面要不斷地培訓,才能跟上這個潮流。
以觀眾為中心的政策??萍疾┪镳^要非常重視觀眾的需要,要像 “雷達”,那樣不斷地探索整個社會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存活下去并獲得成功。
創(chuàng)新。一方面,要響應觀眾的要求,另一方面,給觀眾帶來一定的驚喜,這就意味著我們要能夠冒風險,創(chuàng)新和敢于冒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科技館建有健全的年報制度。年報反映了科技館一年規(guī)范運營和科學管理的程度,展示了一年的工作情況和社會效益等方面的成績;政府與社會則通過審查年報對科技館資金使用進行監(jiān)督,對科技館的工作情況進行評估。[3]
例如,日本的《平成21年度多摩六都科學館事業(yè)評價報告書〈總結報告>》[4]就是該館一份2009年的年報。其年報制度有兩大特點,一是由第三方即事業(yè)評價委員會進行外部評估,二是評估報告會公開在科學館的網站主頁上。年報中關于事業(yè)計劃目標及重點問題措施兩大內容,都是先由館內自己評估,再由各委員作出詳細的定性評估,即評價委員會具有決定權。
科技館資深專家指出:這樣的年報與我們各館的年終總結絕不相同,不會是自行其是的主觀統(tǒng)計,也不是單純?yōu)榱讼蛏霞壷鞴苡兴淮?,而是根據政府或行業(yè)組織機構制定的統(tǒng)一評價體系來填報的。
因此年報制度值得我們借鑒,一個全面真實的具備可檢性的年報是對一個科技館進行評估的基本依據,也應是科技館能否接受政府財政資助的依據。在博物館已經實行免費開放多年,科技館即將開始試行免費開放之機,充分顯示出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博物館的定義.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068129/.
[2]崔斯·比斯特曼.科技博物館的收藏管理.中英科技館論壇論文報告集,2004年8月.
[3]王恒,朱幼文.科技館的建設、運營與管理機制(續(xù))[J].科技館,2001,1:15-18.
[4]多摩六都科學館事業(yè)評價委員會.http://www.tamarokuto.or.jp/modules/abou-tus/index.php?content_i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