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文
內容摘要:小組合作學習存在諸多問題,改進策略包括:教師要正確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要有一定的準備;在小組合作前,教師要適當講述;要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在小組學習中的作用;要正確處理異質學生間的關系;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導者、促進者。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問題對策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碧岢珜W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成為當前教學探究的主旋律。有效合作學習是提高課堂主體參與效率,拓展學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推進主體學習的有效方式。
一、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1.小組成員問缺乏必要的人際交流和小組合作技能,不具備合作的傾向性,學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樣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互動。有的小組一看就知是在公開課、研討課時臨時湊合而成,缺乏必要的訓練。當問題出現時,學生之間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對方,信任對方,并進行清晰正確地交流:當產生不同意見時,不能建設性地解決矛盾沖突。
2.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缺乏必要的講述,一有問題馬上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或任務布露過于簡單,學生沒有明確合作學習的目的、步驟,問題本身也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不理解將學習什么,怎樣學習。
3.教師為了讓學生能有廣泛的參與,一有問題,不管合適與否,難易如何,都要學生合作討論,學生沒有參與討論的興趣,教學時間大量浪費,教學效率事倍功半。
4.問題一出現,教師不引導學生認真讀書,深入思考,就組織小組討論。這樣的合作學習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在無意中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悖于合作學習之真諦。
5.學優(yōu)生在小組中處于主宰地位,承但了主要的職責,學困生則處于從屬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學習時,學優(yōu)生的潛能得到了發(fā)揮,個性得到了張揚。而一些學困生往往總是落后優(yōu)等生半步,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fā)言、表現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變相剝奪了學習的權利。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1.正確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實質?!靶〗M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成員間互動和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
2.要有一定的準備。小組合作學習成員一般控制在4-6人,由于是一個小集體、小社會,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必須要有一定的社會技能,也就是說要有一定準備和必要的訓練,比如教師要告訴學生合作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它為什么是有用的,它是如何展開的,教師對他們的期望是什么等。
3.在小組合作前,教師要做適當的講述。講述的目的主要有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告訴學生他們會學習什么,他們必須掌握什么;將新信息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聯系起來。為學生盡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幫助。為了保證講述的有效性,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呈現信息。
4.要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在小組學習中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合作學習旨在通過小組討論,互相啟發(fā),達到優(yōu)勢互補,解決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的目的。但是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既然所有這些合作學習的類型部采用了一定數量的獨立學習,那么你也要善于促進學生的獨立學習”。學生要參與討淪,參與探究,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和前認知能力作為基礎,而個體的獨立思考是無法由別人或小組采替代的。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討論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學習思考的時機。
5.要正確處理異質學生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小組合作學習異質性混合小組為多,在組成小組成員時,一些學優(yōu)生出于小組榮譽的考慮,會拒絕或排斥學困生,此時教師要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并要激發(fā)其相互幫助的學習動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對學困生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對學優(yōu)生要進行適當的教育,讓優(yōu)生能尊重他人,具有分享精神。
6.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引導者、促進者。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巧妙地把對學生個人和小組行為的期望傳遞給學生,從而激活學生的互動技能和社會技能。在合作學習中要盡量多走動和觀察、傾聽,必要時可進行干預。教給學生一些探索、發(fā)現的方法,讓學生會探索,會發(fā)現,不斷引發(fā)學生思維碰撞,把學生的探索引向深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