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兒
周末去逛超市,一個年輕媽媽帶著她孩子走在我前面。那小孩看上去頂多有4歲吧,但是話倒說得蠻利索的。進超市之后,這孩子媽媽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和孩子說:“你準備好的清單呢?按照紙條上面的開始選吧!”
我當時就想,這么個小孩子會選什么?。康钱斘铱吹侥切『⒈谋奶啬弥垪l跑到牛奶柜臺那里的時候,我就知道我錯了!這孩子一邊看標簽,一邊跟她媽媽講, 然后她媽媽看都沒看就拿了一箱牛奶。接著小孩又去挑水彩筆,一個個看來看去,那脖子仰的,我看的都疼,最后挑了款24色的讓她媽媽幫他拿下了。
后來她又看著那個“清單”買了醬油、鹽等等生活用品,還給自己挑了個小熊樣子的水壺。整個過程大概不到半個小時,我一直在遠處盯著母女倆,她媽媽基本沒有幫助孩子什么,只是當孩子遇到標簽上不認識的字時,會詢問媽媽,但是貌似超市里面的字,沒有幾個是這個小孩不認識的。
最后結(jié)算錢的時候,我還在她們后面,那個小孩想買一個叫“勁嚼”的糖,我也不知道具體是什么東西,她媽媽當時說的一番話,我聽后震驚了!她說:“第一,我們今天并沒有準備要買這個糖,買這個就超出我們的預(yù)算了,這樣是不對的。另外,你認識這兩個字么?如果認識,媽媽就獎勵給你啊。”
那小孩很無奈地說不認識,結(jié)果她媽媽就跟他念了一遍,然后說:“你記住了,下次來超市,如果你認識這兩個字,我就獎勵給你!” 說完小孩很聽話地就跟媽媽走了。
這個小孩僅僅只有4歲左右,就能認識那么多字,而且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還會自己做購物規(guī)劃,真是不簡單!而且這媽媽確實懂得怎么教育孩子,所以說:天才不是天生的,是培養(yǎng)出來的!
列清單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
列清單可以培養(yǎng)孩子做事的條理性。一個做事有條理的孩子,會有計劃地安排作業(yè)和其他學習任務(wù),容易養(yǎng)成高效學習的好習慣。讓孩子列好清單再去超市購物,能培養(yǎng)孩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什么時候識字比較好
“什么時候識字比較好”,一直是家有幼兒的家長非常關(guān)注的問題。實際上,超市的絕大多數(shù)物品都寫有名稱,字又大又美觀,孩子很容易識別。所以,家長們可以經(jīng)常帶孩子到超市玩,寓教于玩,孩子們一定樂此不疲,可以輕松快樂地識字,家長們何樂而不為呢?
獎勵是家長們常用的一種方式
獎勵需要講究時機和方式,不適當?shù)幕蝾l繁的獎勵反而會產(chǎn)生負面效應(yīng)。獎勵恰當與否的一個標準是:獎勵能否對孩子產(chǎn)生一種持久的助力。文中的媽媽的這種獎勵,會促使孩子認真地記住“嚼勁”這兩個字。這就是一種正向的獎勵。
理財觀念早培養(yǎng)
可能很多成年人都沒有“超預(yù)算”這個概念。但一個4歲的小孩就已經(jīng)內(nèi)化了這種觀念,不得不驚嘆,驚嘆之余,我們家長們要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意識,不僅“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理財要從娃娃抓起”。
家長的耐心會加快孩子的成熟
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干練的媽媽和一個動作利索的小孩,但我們不難想到:在這位媽媽剛開始訓練孩子到超市購物時,肯定遇到了很多麻煩??隙看钨I東西的時間都特別長,特別麻煩。但這位媽媽不嫌麻煩,在她的耐心陪伴和指導(dǎo)下,孩子和媽媽購物的速度越來越快,經(jīng)過了一次次的嘗試和訓練,才出現(xiàn)了我們剛才看到的令人驚嘆的場景。
放手讓孩子做一些事情,既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心,又能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所以,家長的“不嫌麻煩、耐心等待”的能力對孩子的發(fā)展是相當重要的。這種能力可以讓孩子變得成熟、優(yōu)秀!
責編/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