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嘉,黃孝華,張貴陽,鄭 濤,雷雨萌
(東莞市石龍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廣東 東莞 523320)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后主要由IgE介導的介質(主要是組胺)釋放,并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臨床出現(xiàn)打噴嚏、清水樣涕、鼻塞、鼻癢等,可伴有眼癢、結膜充血等眼部癥狀,體征常見鼻黏膜蒼白、水腫、鼻腔水樣分泌物,根據(jù)患者癥狀嚴重程度,以及是否影響生活質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將AR分為輕度和中-重度[1]。AR發(fā)病率居高不下,特別是在城市或發(fā)達國家發(fā)病率較高,考慮與居住環(huán)境過于清潔和外部生活環(huán)境日益污染有關。近年來,丙酸氟替卡松噴霧劑(英國葛蘭素史克制藥集團,商品名:輔舒良)及鹽酸氮卓斯汀噴鼻劑(德國愛斯達制藥公司生產,商品名:愛賽平)被廣泛應用于治療AR。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確診中-重度AR的21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病程3個月以上,臨床表現(xiàn)為鼻癢、打噴嚏、清水樣涕、鼻塞及部分患者嗅覺減退,診斷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海口會議制定的AR診斷標準[2]。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A組(對照組)102例,其中男52例,女50例,年齡19~52歲,平均35.8歲;B組(觀察組)110例,其中男54,女56,年齡20~51歲,平均年齡36.0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疾病癥狀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用藥前1周停用其他局部類固醇激素、抗組胺藥、減充血劑等影響鼻腔通氣的藥物,肝、腎功能不正常者和妊娠、哺乳期婦女不入選。
1.2 方法 A組患者經鼻噴入丙酸氟替卡松,每鼻孔各2噴,2次/d,早晚各1次;B組患者經鼻噴入鹽酸氮卓斯汀1~2噴,15~30min后再噴入丙酸氟替卡松每鼻孔各2噴,早晚各1次。
1.3 觀察項目與評價標準
1.3.1 臨床觀察指標 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對治療前后患者的總體癥狀和鼻部分類癥狀(如噴嚏、清涕、鼻塞、鼻癢等)分別進行評分,VAS把中-重度AR對患者影響的嚴重程度在一個標尺上依次采用從0~10的數(shù)字表示,0為無影響,10為影響最重,例如1~4分為輕度,5~7分為中度,8~10分為重度。醫(yī)生分別于1周、2周、3周及1個月進行問卷及??茩z查,并根據(jù)體征進行評分。
1.3.2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2004年“蘭州標準”[3]。根據(jù)癥狀和體征記分評定療效,記分方法:(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得分>25%為有效。
2.1 兩組療效比較 B組患者在治療的第1周、第2周、第3周有效率明顯比A組要高,癥狀更快得到控制,隨著時間的增加,1個月后兩組有效率及癥狀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的有效率比較
2.2 藥物不良反應 對照組有2例鼻腔干燥,1例鼻腔出血;觀察組中表現(xiàn)為1例口干、口苦,1例鼻腔干燥及1例鼻腔出血,無特殊處理。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AR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疾病之一,在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炎癥起關鍵作用,此病最重要的特征即為非特異性鼻黏膜高反應性[4]。而AR的主要遞質—組胺,在AR反應的多個環(huán)節(jié)中起主導作用,尤其是在炎癥開始階段鼻黏膜有明顯的組織反應,從而造成鼻黏膜水腫,感覺神經敏感性增強,使得鼻黏膜處于超敏狀態(tài),肥大細胞脫落顆粒釋放組織胺和其他遞質的同時,也激活了一些細胞,導致細胞因子和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EGF)等釋放,引起炎癥反應的進一步加劇,形成惡性循環(huán),從而使AR病情遷延,并出現(xiàn)遲發(fā)反應。鹽酸氮卓斯汀為雜萘聯(lián)苯衍生物,具有抗組胺、抗炎雙重作用,它與H1受體非競爭性的結合,能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白三烯等炎癥介質,又能通過對迷走神經的抑制減少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降低氣道的高反應性。鹽酸氮卓斯汀鼻內途徑給藥,藥物直接作用于靶細胞,且全身生物利用度低,可減少全身副作用。丙酸氟替卡松為具有局部活性的糖皮質激素,受體親和力高,局部抗炎作用強大,已證實在抑制細胞因子、介質產生和釋放、減少粘附分子表達、促進以嗜酸性粒細胞為主的炎癥細胞凋亡和導致抗蛋白酶的釋放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并具有強有力的抗炎作用,適當?shù)膭┝拷洷丘つの?,對全身系統(tǒng)影響小,又能明顯降低鼻黏膜的高反應性,可迅速解除或明顯改善AR患者的鼻癢、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鼻塞等癥狀。
鹽酸氮卓斯汀聯(lián)合丙酸氟替卡松既能滿足抗炎又有抗組胺作用,在療效中我們觀察到,聯(lián)合組患者起效快,迅速減低患者的感覺神經敏感性,繼而使鼻腔黏膜的組織反應減弱,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Bousquet J,Khaltacv N,CruzAA,et al.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2008 updat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d Health Organization,GA2LEN and AllerGen)[J].Allergy,2008,63(Supp186):8
[2]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變應性鼻炎診斷及療效評定標準(1997年,海口)[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8,33(3):134
[3]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變應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5,40(3):166
[4]甄明德.變應性鼻炎-哮喘聯(lián)病患者診療要點[J].臨床耳鼻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23(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