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這個邊境城鎮(zhèn),頗有一種海濱小城之感。江中,船只穿梭往來;岸邊,新人擺姿勢拍照。岸邊掛起串串彩燈,遠處隱隱飄來音樂,音符仿佛在風(fēng)中起舞。
眺望對岸,很難想象,那里就是朝鮮。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里的邊界線和朝鮮與韓國之間著名的非軍事區(qū)差別非常大。三八線附近武器林立、氣氛緊張。而中國和朝鮮之間的這段邊界氣氛迥然不同:幾乎看不到安全設(shè)施,沒有武裝警衛(wèi)在岸邊巡邏,沒有鐵絲網(wǎng)——至少在中國這一邊是這樣。
不過,朝鮮的海濱看上去也并沒有誘人之處。
河對岸,與丹東熠熠生輝的摩天大廈對視的,是灌木雜草地間閑置的低矮廠房和泥土顏色的平房。
一位丹東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過去40年間,朝鮮的天際線幾乎沒有變。僅有的新建筑好像是倉庫,用來存儲從中國運進來的商品。
丹東是朝鮮進入世界的門戶,是中朝兩國長期關(guān)系的實體體現(xiàn)。結(jié)果呢,丹東到處都是朝鮮人,有政要官員、商人、政府派來的女服務(wù)員。
如果我告訴你,我入住的賓館內(nèi),許多工作人員只會說朝鮮語、不會講漢語,你可能就會對丹東有多少朝鮮人有更具體的概念。
精英與司機
早餐期間,我遇到第一批平壤“精英”成員,三位中年男人,穿的衣服、梳的發(fā)型幾乎一模一樣,胸前一律帶著朝鮮偉大領(lǐng)導(dǎo)人的胸章。
他們告訴我,胸章是最新款的,幾天前才發(fā)行。他們自稱是投資人,到中國來做生意。
丹東是朝鮮商人的淘金地。附近一處貨物碼頭,證據(jù)歷歷在目。
這里停滿了大卡車,怎么也有好幾十輛??ㄜ嚿喜紳M了朝鮮的灰塵,滿載著中朝雙方急需的商品:從朝鮮運出來的煤炭等自然資源與從中國運回去的建筑材料、設(shè)備。
但是,朝鮮卡車司機不和黨政官員在同一個地方吃飯。我們來到城外高速公路一邊的一串小餐館,這里擠滿了卡車司機。他們已經(jīng)開始喝酒了,點的菜很豐盛,桌子上堆滿了肉、菜。
令我吃驚的是,他們非常友好,至少一開始是這樣。其中一個人告訴我:“是,我是朝鮮人,今天晚些時候回朝鮮。”他還問我,“你從哪兒來的?”
我說,我是英國人。這個答案根本沒有讓他變色。轉(zhuǎn)念一想,丹東已經(jīng)開了一家很大的特易購(Tesco,英國超市連鎖),據(jù)說,朝鮮有錢人都在那里購物。
餐館里又來了一批司機。突然,圍坐在桌前的人不理睬我們了。不過,我也學(xué)習(xí)到了很寶貴的一課:在丹東,餐館是接觸朝鮮人的最好地方。
女服務(wù)員
我決定,去吃當(dāng)天的第三頓飯。我們來到了朝鮮政府開設(shè)的連鎖酒店。在那里,兩位二十來歲的朝鮮女服務(wù)員羞怯地問了我一些問題,還和我們的當(dāng)?shù)厮緳C調(diào)情。
她們問我:“你結(jié)婚了嗎?在哪兒學(xué)的朝語?”
朝鮮中介向丹東派女服務(wù)員,一去就是幾個月、甚至幾年,她們的行動受到控制,她們的薪酬大部分充公歸了政府。
其中一位女服務(wù)員告訴我,她才來不久。接下來,仿佛還在參加招聘面試,她自豪地列舉了在學(xué)校學(xué)過的課程:數(shù)學(xué)、化學(xué)、生物,還有革命史。
英語課好像也是一個亮點。不過,她的英語課好像大部分用來唱英語歌了。
她說:“我給你唱一個?!彼┯驳卣驹谖业淖魏竺?,放開嗓子,唱起了《嬰兒降生時》(When a Child is Born)。
“無聲的心愿,在大海飄蕩;變幻的微風(fēng),在樹梢呢喃……”
唱完了,我問她,朝鮮和中國之間有什么區(qū)別?
她回答說,人們的心胸是不一樣的。朝鮮人做事更有共性,中國人都講個性。
離開餐館,走向朝鮮戰(zhàn)爭的遺物“斷橋”,我不禁又想起女服務(wù)員的那番話。
從這里,可以聽到丹東酒吧、夜總會傳出的音樂,可以看到霓虹燈在緩緩降臨的夜幕中閃爍,宛如鴨綠江邊的迷你拉斯維加斯。
眼前的景色令人無法不沉思,對岸的人,在沉寂、黑暗中看著這邊的一切,又是怎樣想的呢?
(摘自英國BBC中文網(wǎng))(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