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貴頌
文章題目要盡量精煉,所以省去了幾個字。其實準確的表述應當是“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中共安縣縣委書記廖雪梅”。起因是近期讀到了有關默克爾與廖雪梅的一些報道,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遂連綴成這篇文字。
默克爾與廖雪梅有共同之處:都是女性,都是領導人,都是大學畢業(yè)生:默克爾是物理學博士,廖雪梅是歷史學學士……但本文只想就二人的不同之處作一對比,發(fā)些感慨。
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她始終如一的低調、樸素、謙和與平易近人的品格,給世界各國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對中國十分友好,任期九年之內,七次訪華,成為架設中德友誼橋梁的偉大使者。2007年8月,默克爾訪問南京時,展現(xiàn)了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的領導人不為人知的一面,讓人震驚的同時又深為感動。她下榻在索菲特銀河大酒店,本來中方安排的是最頂層的四百多平方米、可以俯瞰南京全景的總統(tǒng)套房,但默克爾認為這個安排過于奢華,堅持住進七十多平方米的普通商務客房。這個普通客房價格為一千八百元,只是總統(tǒng)套房的二十分之一。去吃早餐時,默克爾堅持和一般住店客人一道在大廳吃自助早餐,自己去取食物,自己動手切面包。有一次在拿食物時,一不小心把一片面包掉到地上,默克爾立刻俯身將面包撿起,放回了自己的盤中。
再說廖雪梅。我對此人本來一無所知,只是最近見到中央關于進行“四風”整頓的報道:有黨委成員向廖書記提意見,說她“有官氣,還有嬌氣,出門在外都是別人幫你提包包,外出招商時,住太差的酒店就會喊各種不舒服”。說實話,如果沒有上面提到的默克爾的事跡作比較,廖雪梅的這些行為,真不值得討論。以我行走官場幾十年的見聞,這樣的領導不是個別,而是極為普遍。漫說一個縣委書記,就是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黨委書記,出門有人給拎包、辦公開會有人給端茶倒水、坐車有人給開門,也司空見慣。一個科級單位,哪怕只有一輛車,也成了“一把手”的專車?!耙话咽帧辈挥脮r,“二把手”、“三把手”、“N把手”才可以插空用一用。對比去外地考察,連所乘包機上的空姐都要“挑選”的廣州市原市委書記萬慶良,對比擁有四輛專屬座駕(其中一輛是掛有武警部隊“軍牌”的越野車)、配備副縣級專職乒乓球女陪練的四川省雅安市原市委書記徐孟加,廖雪梅的行為,既不新鮮,也非個別,還有點不夠“檔次”,實在不值得作為典型來宣傳報道。
世界上沒有愚蠢的事情,只有愚蠢的做法。當權力不受監(jiān)督和約束時,待遇與享受也就無所顧忌。一般說來,人可以應對在正常環(huán)境下的道德考驗,卻無法應付一個不太正常的甚至是扭曲的環(huán)境的作踐。人性的缺點與弱點,假如一直受到嚴格的限制,也許永遠都沒有暴露的機會,就像每個人身上都帶有原癌基因,但卻不會都患癌癥一樣。然而如果受到了致癌物質的侵蝕和攻擊,身體就可能發(fā)生癌變。缺點只要不缺少相應的約束,也就不可能膨脹成習慣和毛病。
我在想,假若廖雪梅前途無量,有朝一日登上了如默克爾一樣的高位,她能對自己的種種做派有所反思么?現(xiàn)在的廖雪梅,還處于“要待遇”的層面,而上升到了一定級別后,就是(有關部門或人員)“給待遇”的時候了。只要她不拒絕,她就根本沒有機會“住太差的酒店”,由別人打打傘、由別人拎包包、由別人服服務,不是一種非正常,而是變得很正常了。反觀默克爾,她是自我降低規(guī)格,“自討苦吃”。本來可以享受總統(tǒng)套房卻去住普通商務客房,本來可以讓人將飯菜送到房間卻非要與普通住店客人一道去吃自助餐。我并無惡意地作一次設想:如果有一天默克爾致仕歸隱了,原先享受的待遇沒有了,相信她不會有半點失落和留戀。因為對于那些過于奢侈的東西,默克爾本來就本能地排斥和厭惡。
也許我們的制度的確優(yōu)秀,但是人性的弱點終究無法克服;也許我們的措施足夠完備,但是人性覺悟的高度并非無限,也因此,我們只能依靠監(jiān)督的手段,運用法律的震懾,來達到理想的境界。
【原載2014年8月4日《西安晚報·漫筆》】
插圖 / 他是干啥的? / 唐少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