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吳中美 王一伊
北郊社區(qū):音樂會“私人訂制”
文/本刊記者 吳中美 王一伊
“日落西山紅霞飛,戰(zhàn)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鏗鏘有力的男生獨唱,博得陣陣掌聲!《打靶歸來》、《誰是最美的人》……十多首歌,支支好聽;演員陣容強大,7個人演奏,二胡、揚琴、手風琴、笛子齊上陣。
這是一場“私人訂制”音樂會,觀眾就是病床上的王大伯。
王大伯今年78歲,由于中風常年臥床,老伴身體也不好,原本愛熱鬧的他也性情大變,時常對家人發(fā)脾氣。北郊社區(qū)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將王大伯的“微心愿”寫在了心愿樹上——“希望有人能來陪我聊天”。黨員戴黎明認領了這條“微心愿”。他了解到王大伯曾經當過兵,愛好音樂,同樣是音樂愛好者的戴黎明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辦一場為王大伯私人訂制的音樂會。
接下來,戴黎明在小區(qū)里“招兵買馬”,大家組成樂隊,拿出自己擅長的樂器,利用晚上時間,緊鑼密鼓地排練,要給王大伯帶去驚喜。
7月的一個下午,天氣炎熱異常,大家各自抄著樂器,約好時間來到王大伯家?!肮鈸P琴就有60斤,搬到老王家有點吃力,但想到這特殊意義的音樂會就很激動,力道也大!”戴黎明說。他們還準備了DTY手工沙槌——將硬幣放進空可樂瓶再貼上彩紙,“哐啷哐啷”地,聲音很有節(jié)奏感。
“私人訂制音樂會”開場,第一首獨唱《誰是最美的人》,接下來《洪湖水浪打浪》、《打靶歸來》……最后連擠在門口看熱鬧的鄰居們也加入了大合唱,歌聲在樓道里久久回蕩!
演出結束后,看節(jié)目時高興得合不攏嘴的王大伯哭了:“生病以后,從來沒有人這樣對我?!?/p>
樂隊成員們約定,要加緊排練,以后還要為更多有需要的社區(qū)居民舉行“私人訂制音樂會”。目前這支愛心樂隊已經發(fā)展到了15人,為有需要的人時刻準備著。
北郊社區(qū)黨委書記徐孟兒說,像“私人訂制”音樂會這樣的團隊是我們社區(qū)“陽光工作室”的一部分。2012年8月起,我們成立了“陽光工作室”,由社區(qū)黨員和群眾骨干組成,發(fā)展到現(xiàn)在,有手工編織、瑜伽、合唱團、模特隊、環(huán)保達人等21個團隊,近1500人,都很受群眾歡迎!
小名片
海曙區(qū)西門街道北郊社區(qū)黨委下設5個黨支部、10個黨小組,163名黨員。社區(qū)黨委在全市率先提出“二元組織覆蓋、四式服務強基”的柔性黨建理念,在健全完善社區(qū)黨委——樓群黨支部——樓道黨小組的“三三制”組織架構基礎上,創(chuàng)新采用公益、文娛、應急、和諧這“四四型”組織設置模式,為解決北斗內河整治、永豐西路馬路拓寬、公交車站設點等一系列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發(fā)揮了作用,創(chuàng)建了一批“溫馨樓”、“常青樓”,營造了創(chuàng)建和諧社區(qū)的濃厚氛圍。社區(qū)先后獲得全國綠色社區(qū)、浙江省“五星級”民主法治社區(qū)、浙江省和諧示范社區(qū)、寧波市和諧社區(qū)等榮譽稱號。
社區(qū)黨員群眾來到王大伯病床前專門為他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