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燕
股市低迷,房地產行業(yè)不景氣,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太低,還跑不過CPI,真不知道該把錢投到哪里。而眾籌投資理財方式就像是為普通人量身定制的,門檻低,收益率也高,換誰看了都會動心。
幾乎在不經意間,一個叫作眾籌的名詞就躍入了人們的眼簾。最近幾個月里,它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互聯(lián)網金融熱詞。筆者留意到,由于門檻低、投資方便等因素,眾籌概念正在國內被引爆。
今年春天,繼此前以點名時間網、追夢網為代表的一批漫畫、微電影等創(chuàng)意夢想類眾籌網站發(fā)端之后,又出現眾籌“買房”、眾籌“買地”、眾籌買光伏電站、眾籌買股權等等各類故事。同樣地,伴隨著這個互聯(lián)網金融熱詞而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質疑:是否涉嫌非法集資?風險在哪里?它的市場空間是否真有如此之大?等等。
膨脹與暗礁叢生之間,一幕幕眾籌瘋狂的場景正次第上演。
100元起步的眾籌產品
在杭州濱江一家IT企業(yè)上班的邵建偉對互聯(lián)網金融一直非常關注。此前,余額寶、理財通們大熱的時候,他也把自己的一部分積蓄投入到了里面。然而,隨著“寶寶們”收益率的下降,小邵又開始尋求其他的投資理財渠道。
不久前,在朋友口中,他聽說了一種叫作眾籌的信托理財方式。
這是一個叫作信托100的互聯(lián)網理財平臺,和以往動輒百萬的投資理財門檻不同,在這個網站上購買信托產品的門檻只要100元,并且,根據網站的宣傳,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能達到10%左右。
門檻低、收益高、投資方便,看到這一系列甜頭,小邵毫不猶豫地就購買了5份共500元的 “方正東亞信托—東銀實業(yè)項目”產品,當時,這款產品宣傳的年預期收益率是10.5%,期限12個月。
“信托門檻以前都是很高的,100元就可以認購,算得上是真正的草根理財了?!鄙劢▊フf。
然而,這種甜頭帶來的喜悅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因為一則涉嫌違規(guī)的消息,小邵也旋即陷入焦慮當中。
4月,有消息頻頻傳出,稱信托100網站的這種低門檻眾籌方式涉嫌違規(guī)。
先是網站聲稱與其有合作關系的信托公司跳出來說,“信托100”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隨后,銀監(jiān)會在官方網站彈出窗口上也打出 “警惕虛假信托公司,遠離非法金融活動”的風險提示。
4月23日,銀監(jiān)會相關負責人在信托行業(yè)的一次會議上表示,“信托100”將信托門檻降低、分銷信托是違規(guī)行為。
不過,這些似乎都沒有影響到網站的正常運轉。
“監(jiān)管部門都這樣表態(tài)了,網站還在繼續(xù)運營,新的產品還在認購,不知道葫蘆里賣的什么藥?!睗M肚子疑惑的小邵對筆者表示。
在小邵的介紹下,5月5日,筆者登錄了這家網站,發(fā)現運營情況確實一切正常。在網站的首頁上,有一則相當顯眼的聲明,稱“加強合規(guī),不因阻力放棄普惠金融創(chuàng)業(yè)夢想”。筆者注意到,這個平臺給自己的定位是信托“余額寶”,“是一個致力于為投資者提供信托搜索、購買一站式服務創(chuàng)新型互聯(lián)網金融理財平臺,具有高收益率、低風險、高靈活性、低門檻等優(yōu)勢?!?/p>
除了之前小邵所說的高達8%到12%的預期年收益率之外,筆者發(fā)現 “信托100”還宣稱其即將上線一個收益權轉讓功能,投資者在平臺上就可以把所持有的份額快速變現,實現資金靈活周轉。
網站平臺上,正在認購的是一款叫作“長城新盛·邦泰外灘一號”的產品,募集資金總額是100萬,認購起點100元一份,預期年收益率9.5%,為期12個月,收益方式為每半年分配一次。筆者留意到,這款4月28日才剛剛發(fā)布的產品截止5月5日上午11點,認購率已達到85%。投資記錄顯示,投資者認購的金額在100元到10萬元不等。
在項目背景中筆者獲悉,這款產品的融資方是位于舟山的浙江邦泰置業(yè)有限公司,負責人為陳烽,其開發(fā)的“外灘一號花園”項目位于定海,目前的進度是基本完工,預計下半年啟動銷售。在還款保障方面,融資方的說法是“本息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給出的理由則是:“在單價下降30%且銷售面積下降30%的極端情況下,信托計劃期間內銷售收入現金流量也能完全覆蓋信托計劃本金?!?/p>
眾籌來錢太容易了
興起時間不長的眾籌真的很熱。當下,雖然“信托100”深陷違規(guī)謎團,但筆者發(fā)現投資者對其仍然趨之若鶩。對此,小邵的看法是主要因為當前合適的投資渠道太少。
“股市低迷,房地產行業(yè)不景氣,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太低,還跑不過CPI,真不知道該把錢投到哪里。”邵建偉說,眾籌投資理財方式就像是為普通人量身定制的,門檻低,收益率也高,換誰看了都會動心。
誠如邵建偉所言,眾籌之所以受追捧,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草根,即人人都能參與。而一項新事物,一旦接上地氣,其發(fā)展的速度是無法估量的。
那么,什么是眾籌?“簡單地說,它的定義就是向大眾籌資?!庇^察人士楊耀表示,籌資項目必須在發(fā)起人預設的時間內達到或超過目標金額才算成功。沒有達到目標的項目,支持款項將全額退回給所有支持者。籌資項目完成后,參與眾籌者將得到發(fā)起人預先承諾的回報。
筆者了解到,這個概念最早發(fā)源于美國IT創(chuàng)業(yè)領域,當時,一些小企業(yè)或創(chuàng)業(yè)者通過社交網絡公開展示創(chuàng)意,進而獲取啟動資金,后來一些獨立電影、紀錄片也開始利用這種模式。
去年,眾籌在國內剛剛興起時,主要集中在一些商品領域。目前,國內20多家眾籌網站中,以支持創(chuàng)意設計類的商品眾籌網站也占據了多數。在這些商品眾籌中,項目回報不能為股權或是資金,而必須是實物,比如產品公測階段能夠第一時間測試體驗,或以低于市場價格獲得該產品,或者媒體視頻、音頻的流媒體播放或下載,等等。
“支持者對一個項目的投資更像是一種產品預購行為,而不是投資行為。項目方在獲得資金的同時,也能對產品或服務進行宣傳推廣?!睏钜J為。
而相比去年的小眾,如今參與眾籌也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
在杭州某社區(qū)工作的陳騁最近就眾籌了一款機器人吸塵器。她告訴筆者,這款放在“點名時間”網上的產品相當熱門,原本規(guī)定項目在6月22日16:30之前達到3萬元才算成功,沒想到才幾天功夫,就已經籌到了6.3萬多元。
“我籌的是949元的,作為回報,項目成功后將得到一臺機器人吸塵器。”陳騁說,“這種眾籌的方式我覺得挺好,能買到很多有個性、性價比高的產品和服務。”
和陳騁不同,90后小董選擇的眾籌項目則是做雪山木屋業(yè)主。小董告訴筆者,自己一直很想去西藏旅游,在眾籌網上看到這個雪山上造小木屋的項目以后,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作為眾籌500元的“真情業(yè)主”,小董將在項目建成的100天以內享受到如下回報:木屋鑰匙一把;“榮譽業(yè)主證”一張、《神山下的訪客》明信片一套,等等。
筆者在眾籌網等平臺上了解到,眾籌的項目可謂五花八門,有電影點映搶先看、手游定制、空氣凈化器等商品售賣,還有一些公益項目等等。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創(chuàng)意項目。一個壯族小伙子想創(chuàng)業(yè)做木制品,需要4000元的啟動資金,結果才十幾天的功夫,已經獲得了2.3萬多元的眾籌資金支持。
一個事實是,如果說剛剛興起的眾籌還停留在商品領域的話,那么到了現在,眾籌的范圍已經不斷擴展到各個領域。筆者采訪得知,當下除了眾籌買房子、開茶樓、開咖啡館、賣保險、賣信托產品等新玩法,還出現了所謂的股權眾籌。
說穿了就是個信用問題
“踩著紅線跳舞”的眾籌很危險?其實,談到眾籌,另一個不得不提的詞就是風險。筆者留意到,從眾籌進入人們的視野開始一直到走紅,有一個問題始終如影隨形,那就是:眾籌究竟是不是非法集資?
因此,目前大多數做商品眾籌的網站,都小心翼翼地恪守著不給參與者提供現金回報的紅線。“它從商業(yè)和資金流動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一種團購的形式,和非法集資有本質上的差別?!睏钜Q。
不過,即便這樣,還是有參與商品眾籌的人表示,這里面其實存在著不少風險。網友“TAXI”就告訴筆者,自己曾經在眾籌網上支持了一個項目,說好了成功以后會寄一個皮具,失敗了會退款。結果最終這個項目眾籌失敗,如今5個多月過去了,退款還沒有達成。
“其實這就是一個信用的問題?!睏钜f,目前信用體系建設仍不夠完善,眾籌平臺對發(fā)布的項目可以起到一定監(jiān)管作用,但很難保證項目的絕對安全。
他告訴筆者,由于商品眾籌都是以預售的方式進行,并且很多項目都是設計和創(chuàng)意類項目,即便投資人在網上拿到了預售合同,但如果項目方最后做不出產品、產品有瑕疵,或者發(fā)生道德風險、惡意將資金挪作他用,投資人和網站也無法拿出什么有效的制約措施。
而在很多人看來,和商品眾籌相比,風險更大的似乎還是股權眾籌,因為后者與IPO基本無異。
筆者了解到,目前股權眾籌的形式主要是通過天使匯、大家投、創(chuàng)投圈等眾籌平臺,發(fā)揮線上展示以及線下撮合的功能,讓創(chuàng)業(yè)者找到風投、融到資金。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火熱的股權眾籌背后,其募資額度、信息披露、資金管理、眾籌項目的公司治理結構及投資人的投資回報難料、股份轉讓與退出等問題都是難以避開的“雷區(qū)”。
筆者采訪得知,目前眾籌發(fā)展基本處于無準入門檻、無行業(yè)標準、無監(jiān)管機構的“三無”狀態(tài),很容易壓到違法的紅線。不久前,央行相關負責人就曾公開表示,P2P和眾籌要堅持平臺功能,不得變相搞資金池,不得以互聯(lián)網金融名義進行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資、非法從事證券業(yè)務等非法金融活動。
然而,盡管問題多多,在眾多有著創(chuàng)業(yè)夢想和挑戰(zhàn)新事物的年輕人中間,眾籌依然很受歡迎。
編輯 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