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萍 倪思玲 李 凡
1蚌埠醫(yī)學院附屬淮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婦產科,安徽淮南 232007
2安徽理工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集團淮化醫(yī)院婦產科,安徽淮南 232038
子宮肌瘤是性激素依賴性腫瘤,其發(fā)生發(fā)展與雌激素、孕激素密切相關。手術治療是根治肌瘤的首選方案,但由于患者年齡及對生育、生活質量的要求不同,有些患者不愿或不宜采用手術治療,臨床多采用對抗雌激素、孕激素的藥物治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與米非司酮等藥物可通過降低體內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使肌瘤縮小,但激素水平低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潮熱、老年性陰道炎及骨量丟失等問題。有效抑制肌瘤的生長從而改善肌瘤所致的臨床癥狀,并盡量減少激素水平低落引起的并發(fā)癥也是本病治療的重要手段。本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紅金消結膠囊對子宮肌瘤進行治療,現將觀察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選自2012年4月—2013年8月于本院門診就診的子宮肌瘤患者56例,年齡24~49歲,平均年齡(39.1±6.1)歲,患者均經彩超確診為子宮肌瘤,子宮體未超過2個月且肌瘤直徑在5 cm以下。入選患者無心、肺、肝、腎、造血系統(tǒng)疾患,并排除急慢性感染、組織損傷、惡性腫瘤、放射線損傷等,排除子宮內膜惡性病變,6個月內未接受激素類藥物治療,無米非司酮與紅金消結膠囊相關藥物成分禁忌證,自愿選擇藥物治療并能完成隨訪者。
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三組:A組(18例),于月經周期第1天開始,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 mg(上海新華聯制藥有限公司),30 d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B組(18例),于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每天早中晚飯后各口服紅金消結膠囊(云南佑生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4粒,30 d為1個療程,月經期停止用藥,連服3個療程;C組(20例),于月經周期第1天開始,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 mg,連服30 d,為第1個療程,停藥,后繼續(xù)每天早中晚飯后各口服紅金消結膠囊4粒,30 d為1個療程,月經期停藥,連服2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1.3.1 療效性檢測 于治療前和停藥后1個月檢查。彩超檢查子宮肌瘤數目和最大子宮肌瘤體積(通過3條經線計算肌瘤體積);檢測血清激素中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水平。
1.3.2 安全性檢測 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治療前后各查1次。
1.3.3 不良反應 注意不良反應的癥狀,出現的時間、程度、持續(xù)和消失的時間以及與治療藥物的關系。
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兩兩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多組間均數比較經方差齊性檢驗后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用LSD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組治療前子宮肌瘤體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35,P>0.05)。治療后,三組子宮肌瘤體積均較治療前縮小,A、C組治療前后子宮肌瘤體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A]=3.04,t[C]=4.05,P<0.05),B組治療后體積雖有縮小,但與其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B]=1.49,P>0.05)。治療后,A組與B組、C組與B組比較,子宮肌瘤體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A、C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各組子宮肌瘤體積的比較
三組患者治療前血清FSH、LH、E2、P濃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89、0.32、0.50、0.98,均P>0.05)。治療后,三組血清FSH、LH、E2、P濃度均較治療前降低,A組激素水平降低顯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FSH]=4.19,t[LH]=5.57,t[E2]=4.40,t[P]=6.12,P<0.05),B、C組治療后激素水平雖較治療前降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B組與A組、C組與A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與C組比較激素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用藥期間A組患者均出現閉經,其中5例患者出現惡心、納差、潮熱、乳房脹痛等癥狀,停藥后逐漸緩解。C組4例患者月經周期延長。其余無明顯不良反應。治療前后各組患者無肝、腎功能、心電圖、血常規(guī)異常。
表2 治療前后各組血清激素水平的比較
子宮肌瘤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類婦科良性腫瘤性疾病[1],據統(tǒng)計發(fā)病率為20%~25%[2],好發(fā)于30~50歲婦女。絕大多數子宮肌瘤是良性,但其傾向于多發(fā),因此,對于在育齡期的女性,肌瘤可能逐漸增大增多而導致惡變發(fā)生。較大的子宮肌瘤或子宮肌瘤位置特殊也會引起患者的不適,所以現在仍主張子宮肌瘤的早期治療。臨床上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藥物和手術治療,但手術治療不良反應多并且影響生育功能,絕經前切除子宮即使保留卵巢也常引起更年期癥狀[3],因此采用藥物治療子宮肌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米非司酮其結構類似甾體結構,屬新型抗孕激素,無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可以與孕酮受體及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從而產生較強的抗孕酮作用,阻斷孕激素對子宮肌瘤作用的同時,雌激素受體也隨之減少,雌激素效應明顯降低[4],使子宮肌瘤瘤體縮小而達到治療效果。本研究顯示,米非司酮雖治療子宮肌瘤療效顯著,但對激素水平影響很大,不但影響雌、孕激素,還影響垂體激素LH、FSH分泌,甚至導致閉經。
根據中醫(yī)理論,子宮肌瘤被稱之為“石瘕”,瘀血內停,水濕內盛聚而成痰,痰凝血瘀久結成瘕是病機關鍵[5],故采用活血化瘀法。紅金消結膠囊主要成分由三七、香附、八角蓮、鼠婦蟲、黑螞蟻、五香血藤、雞矢藤、金蕎麥、大紅袍、柴胡組成。其中金蕎麥為蓼科植物,性平,清熱解毒,祛風化濕,可直接或間接作用于DNA代謝的某一環(huán)節(jié)抑制腫瘤細胞侵襲、轉移,富含氨基酸、植物酸和多種維生素,可抗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傷,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同時能加強機體的自我防疫能力,還有抗菌作用,對雞白痢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殺性巴氏桿菌、豬丹毒桿菌有較好的抑菌作用。大紅袍活血調經、止血、消炎、止痛,有助于恢復月經周期?,F代藥理證實,柴胡、三七、八角蓮均有抗腫瘤,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有效防止子宮肌瘤惡變的發(fā)生。紅金消結膠囊能同時行氣補血、清熱解毒、調經止痛,從而治療調理同步進行。如本研究結果所示,單獨使用紅金消結膠囊療效不及米非司酮,但對激素水平無明顯影響。米非司酮配伍紅金消結膠囊治療子宮肌瘤可做到標本兼治,療效與單用米非司酮無明顯差異,但對激素水平影響小,可以減少低雌激素水平引起的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三種方法治療子宮肌瘤均有一定的效果,臨床上可結合患者年齡、生育要求、臨床表現及身體條件,制訂相應的治療措施靈活選擇應用。
[1] 宋軍玲.不同方法治療子宮肌瘤療效比較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7):243-244.
[2]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1802.
[3] 尚麗新,張忠福,王德智,等.子宮肌瘤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變化[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5,30(4):233-234.
[4] 李靜輝.米非司酮在子宮肌瘤保守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2):131-132.
[5] 李孔益.散結鎮(zhèn)痛膠囊內服配合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子宮肌瘤30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0,26(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