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彪 劉 婷 迪力夏提·卡迪爾 劉凱輝
(新疆農業(yè)大學 食品科學與藥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830052)
新的時期、新的形勢下高校雖然認識到了大學生黨員后期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投入不夠,教育培訓機制不健全,管理不嚴格,使大學生黨員的后續(xù)教育相對薄弱,組織生活形式單一、內容枯燥;“重發(fā)展,輕教育”的現象較為嚴重[7]。
這造成在黨員發(fā)展過程中出現前緊后松,重前期發(fā)展,輕后期教育培訓的現象[3]。以我校為例,自新生入學我們就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從面向全體學生的團課、“雙學”,到推優(yōu)階段積極分子培訓、黨校集中學習。 在入黨前我們對學生進行著系統的、密集性很高的培訓學習;此期間撰寫的思想匯報最少也要每季度1 篇,準備的入黨材料也有9 份資料;而到了預備期,大學生黨員基本上只有1 次系統培訓,——預備黨員黨校,這期間也只需上交1~2 份思想匯報;轉為中共正式黨員后,大學生黨員參加的也只是黨支部組織生活會,沒有了系統的培訓教育。
第一,入黨后有的大學生黨員忽視自身建設,放松對自己要求;第二,黨員輻射作用未體現,有的大學生黨員能嚴于律己,但是對同學和周圍人莫不關心,團結同學、幫助他人做得不夠;第三,大學生黨員對集體貢獻不多,缺乏奉獻精神、集體榮譽感不強和工作熱情不高。
今年是大學生就業(yè)壓力最大的一年,隨著中國社會轉型,各項改革不斷深入,特別是全球金融危機的持續(xù)影響,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4]。 國家公務員、事業(yè)單位人員招聘門檻越來越高,企業(yè)用人階段性減少,社會富余勞動力劇增的局面,使得大學生不遺余力地以爭取入黨來增加就業(yè)的自身籌碼。
大多數黨支部組織生活除了發(fā)展黨員,就是傳達文件,缺乏對多樣化活動形式的深入探索,仍習慣于老師講學生聽、集體讀報、寫心得、組織討論等傳統形式,對于新生的教育載體比如網頁、微信、微博等在黨員教育中的作用認識不足,不能滿足學生心理需求。
首先,把握“萬變不離其宗”的主旨,提高教育的根本性,始終堅持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大學生黨員后期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低年級大學生經過入黨前系統、密集的培養(yǎng)考察,入黨后容易產生“松一口氣”的思想,如不抓緊黨員的后期教育,一些黨員便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能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
建設一支信念堅定、業(yè)務精通、樂于奉獻的大學生政治思想后期教育隊伍。 我??梢愿鶕髮W生黨員前期教育中成熟的、科學的組織管理、教育培訓經驗,選拔政治素質高,思想作風好,學歷層次高,具有較強組織管理能力,善于做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黨員教師和黨員政工干部承擔大學生黨員后期教育,著力打造高素質、高效率的大學生黨員后期教育工作隊伍。
大學生黨員先進性的保持既要靠黨組織的教育引導,也要有一定的評價考核來約束,第一,制定全程、全方位的考核體系包括理論學習、支部活動、履行職責、模范作用、學習成績及學習態(tài)度、創(chuàng)新能力等;第二,征求普通學生意見,教師意見,實行黨員述職;第三,實際操作中采取黨員自評,黨員之間互評,學生評議等多種形式,嚴格執(zhí)行測評考核。
我校大學生黨支部的劃分主要是兩種類型:一是“專業(yè)劃分型”,二是“公寓劃分型”;但是無論是什么類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每個支部都涵蓋了四個年級的學生, 當然這也是黨員發(fā)展工作的需要,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傳、幫、帶的作用,可是由于各年級上課時間不一,支部成員課余時間很難統一,所以給支部開展各類活動帶來不便。
大學生黨員教育是一項長期、連續(xù)、系統的工程。雖然我校有大批思政專家、老師和政工干部投身于大學生黨員的入黨前教育和前期教育,但是,大學生黨員后期教育基本上是依靠各基層黨支部來完成。而基層黨支部書記雖可以出色的完成發(fā)展黨員、開展活動等工作,但理論功底不深,無法對黨政方針進行深入解讀。 從而大學生黨員后期教育需要思政專家、老師和政工干部的參與。
各大學生黨支部基本沒有自己的活動場所,我校黨委原來給各學院劃用的黨團活動室,也因學生公寓住宿緊張而被占用了。 現在各學生黨支部開會、學習基本借用學院會議室,開展活動基本是臨時找場地。
我校大學生黨支部書記及委員基本都是兼職,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不能完全、及時地更新和掌握黨的理論知識,這就需要集中培訓學習。 大學生黨支部書記及委員工作量飽滿,處在大學生黨員發(fā)展和教育工作的一線,繁重的工作量沒有一個全校統一的計算辦法,計入課時量。另外大學生黨支部書記應屬科級崗位,但由于大都是兼職,所以未享受科級待遇。
我擔任大學生黨支部書記7 年,深知大學生黨支部開展活動的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支部無專項經費保障。
做好高校大學生黨員的后期教育工作, 保證大學生黨員的質量,不僅關系到高校黨建工作的質量, 更關系到高校的長期穩(wěn)定與發(fā)展,關系到為國家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我們認清當下形式,緊跟時代的發(fā)展,不斷的探索與時代相對應的高校黨建工作, 關注并不斷創(chuàng)新高校大學生黨員的后期教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校大學生黨員的質量,保持高校黨組織的生命力和活力。
[1]陳元媛.大學生黨員后續(xù)教育問題研究[J].黨史文苑,2010,06.
[2]邱曉玫.新時期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監(jiān)督中的挑戰(zhàn)與變革[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0,01.
[3]畢會東.加強大學生黨員后續(xù)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