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立云
口算教學是個比較傳統(tǒng)但又常常會被老師們忽視的課題。然而,即使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口算教學的意義更是日益凸顯。其一,實際生活中,各種精確計算、近似計算,由口算完成或參與的概率最高,所以,具備一定的口算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每個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數(shù)學素養(yǎng)之一;其二,口算能力是小學生運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口算不僅是筆算的基礎,而且口算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如敏捷性和靈活性等。鑒于此,本文就基本口算的教學談幾點認識。
一、何謂基本口算
“基本口算”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口算,主要包括20以內(nèi)的加減法、表內(nèi)乘除法以及百以內(nèi)的加減計算等?!盎究谒恪笔强谒憬虒W的主要內(nèi)容,它是一切計算的基礎?;究谒愕膬?nèi)容常常被安排在小學數(shù)學一~三年級的學習中,但它的應用卻貫穿于
整個數(shù)學學習領域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二、如何教學基本口算
(一)關注算理與算法,夯實口算基礎
通過幾個簡單的實例談談如何關注算理和算法夯實口算
基礎。
如,教學9+5=?時,我們首先要想到的是9+5的計算基礎是10以內(nèi)數(shù)的分與合及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它的背后是算理,因此,教學時便注重用“湊十法”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和算法,通過直觀的教具幫助學生理解湊十的策略和湊十的技巧,像9+5,可以把9湊成十,也可以把5湊成十,一般是湊大數(shù),思維的過程是看到9想到1,把5分成1和4,9+1=10,10+4=14。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學生的已有知識作形象支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9+5是怎么等于14的。懂了9+5怎么加,后面的8+5、7+6等等自然也就會了,道理是一樣的,并且20以內(nèi)的加法學好了,后續(xù)多位數(shù)的加法也能迎刃而解,因為它們還是以一位數(shù)的加法為基礎的。所以說,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學方法、用方法,才是“授之以漁”。
教學384×68時,學生的計算基礎又是什么呢?很顯然,計算384×68的基礎是表內(nèi)乘法和簡單的加法,乘法口訣是乘法計算的重要工具,這道題包含兩道乘法口算和四道乘加的口算。乘法口訣的熟練程度直接影響乘法計算??墒牵械膶W生就是記不住乘法口訣,即使記住了,用的時候還得從第一句開始依次背出每一句口訣才能找到所用的那一句,這是什么原因呢?這里牽涉背口訣與用口訣的問題,如果我們單純地讓學生背口訣,即使是順背、倒背,背得很熟了,學生頭腦中的興奮點(記憶的信息)還是單向的,沒能與乘法算式形成聯(lián)系溝通,所以,提取信息時就會有困難。由此看來,用口訣比背口訣更重要,教師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很多用口訣的機會,學生在用口訣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加深理解和記憶。比如,引導學生看算式寫口訣,看口訣寫相應的算式等,加強口訣與乘法算式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理解口訣的意義,從而靈活地用口訣。在既能背口訣又能靈活運用口訣的基礎上,不管是計算再多位數(shù)的乘法,也能得心應手。
其實,小學數(shù)學中較復雜的整數(shù)、小數(shù)、分數(shù)等的四則運算都是由許多道基本口算組成的,基本口算熟練的,筆算速度就快,正確率高,思維也靈活,反之,基本口算不熟練的,反應慢,導致筆算速度就慢,正確率也低。
(二)靈活訓練,凸顯效果
既然口算如此重要,它既是筆算的基礎,又是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那么,我們在重視算理的前提下如何讓學生練得有效呢?
1.讀題、審題促理解
低年級的學生常把“+”看作“×”,把“÷”看作是“+”,把“56”寫成“65”,把“109”當成“169”等等。造成這些錯誤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學生感知粗略等心理特點,還有就是因為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認為口算題目太簡單了,計算也就不認真,眼高手低,掉以輕心。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計算教學的保證。所以,學生首先要做到審清數(shù)字和運算符號,像低年級訓練口算時,讓學生經(jīng)歷“視算(看算式,說算理,報得數(shù))、過渡到閃視(說算式和得數(shù))、再過渡到聽算(直接報得數(shù))”的過程,注意引導學生“讀正確、說清楚、報準確,到看算式或聽算式直接報得數(shù)”遵循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是低年級口算訓練的有效策略。
此外,還可以經(jīng)常進行不同題組的對比口算練習。如,進位和不進位的對比;減法和加法的對比;乘法與加法的對比;除法和乘法的對比。這樣,可以預防因?qū)忣}錯誤而出現(xiàn)口算錯誤。如0×9,0+9,0÷9,40-5,40÷5,30+6,30×6等,可以幫助學生審題。培養(yǎng)學生在看清運算符號和看清數(shù)字的基礎上再進行計算,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
2.趣味靈活促記憶
20以內(nèi)的加減法和表內(nèi)乘除法是一切計算的基礎,俗稱四
表。要求熟練掌握,達到脫口而出,教學中不要害怕讓學生記憶,小學生理解能力差,記憶力強,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小學生的優(yōu)勢,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增強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科學地記憶。如:
(1)運用聯(lián)想記。如,2的乘法口訣,可以聯(lián)想到相應“對子數(shù)”的和去記憶。20以內(nèi)的加法表也可以先記“對子數(shù)”,再聯(lián)想記。
(2)溝通聯(lián)系記。如,8的乘法口訣忘記了,就可根據(jù)相應的4的乘法口訣中的積的2倍去記。
(3)雙手助記法。手指是人人都有的天生計算工具。5的乘法口訣可用手指記憶,還有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都可以通過手指記憶法。
(4)按照規(guī)律記。學習完某一種運算后,引導學生自己將所學的算式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整理,也可以出示不完整的表讓學生填寫,在整理或填表的過程中,學生有計算、有對比、有分析、有歸納等思維活動的參與,把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再引導學生對題組觀察、歸納,不斷感悟,找出口算規(guī)律,然后再運用規(guī)律進行記憶,提高計算能力。如,看退位減法表總結出:十幾減九的差比被減數(shù)的個位多1,十幾減八的差比被減數(shù)的個位多2……這樣建立新的口算模式結構,減少口算中的記憶過程,學生看著算式,依據(jù)規(guī)律直接就能說出得數(shù),達到自動化的程度。
總之,口算教學是我們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我們有責任抓好口算,幫助學生練好口算。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點面結合,雖然口算主要在數(shù)與代數(shù)的點上,實際上它滲透在各個領域、各個年段、各個知識點的面中,它與知識學習和問題解決緊密融合。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要長期不懈地堅持。
(作者單位 湖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