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摘 要: 作文難教、難寫,作文教學效率低,是現(xiàn)階段高中作文教學面臨的問題。尤其高考作文的指揮棒作用,讓作文教學不能擺脫應試化。那么如何在應試和素質教育中求得平衡,讓學生作文考試考得好,而平時訓練又不那么死板呢?作者結合自身的探索實踐經驗,希望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 高中作文 寫作興趣 寫作方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爆F(xiàn)代心理學家與教育家普遍認為,興趣是個人學習的潛在動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如果老師在作文教學中設計一些符合學生心理,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更有效地喚起學生的創(chuàng)作、表達欲望,讓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文,從而提高作文質量,提高高中作文教學效率。
一、巧設題目,引起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边@就要求作文題目讓學生有話可說,必須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或能體現(xiàn)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因此,設置的題目不要離學生生活太遠,給學生的選擇面要大些。而設置題目的時機也可靈活安排,不一定非要在作文課上提出,可于平時教課時,或觸及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時。如在教學《大堰河——我的保姆》時,我布置了寫人作文,要求學生寫身邊最熟悉的人,題目可自擬,也可選擇半命題《我的?搖 ?搖?搖?搖》。教學《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后,我布置了一篇散文,可自擬題目,或選擇諸如《荷塘晨景》、《故鄉(xiāng)的秋》、《廬州的冬》等貼近學生生活的題目。這樣學生既可以利用剛學過的課文里的寫作方法模仿作文,又可以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發(fā)揮。題目除了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外,更要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在上《包身工》時,我同時播放了山西黑煤窯事件的新聞視頻,讓學生比較兩者的異同。我先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然后回家寫一則感想。從反饋情況來看,相同處:都是被騙、被限制自由、生活條件差等。可貴的是,同學們通過比較、思考,看出了不同:現(xiàn)代包身工現(xiàn)象只是少數(shù),而且身處新社會,有被解救、重見天日的機會,法律會保障他們,欺騙、壓榨他們的人都會受到懲處。而課文中的包身工,因為所處時代,將永遠暗無天日。在談感想的時候,學生不僅表達了自己獨特的情緒,更提出各種應對該現(xiàn)象再發(fā)生的辦法:大到制度健全、法律法規(guī)保障、監(jiān)督機制完善,小到個人法制觀念、社會責任感的增強等。因為有興趣、有思考,這次的練筆雖然不如平時作文那么正規(guī),但效果卻是不錯的。學生認真思考社會問題,學著分析、解決問題,表達各自獨特的見解,并且見解有一定的深度。
二、重視作文方法教授,培養(yǎng)興趣
梁啟超先生認為:“教師只能教學生做文章而不能教他們做好文章”,也就是說學生要寫出好文章,自己的悟性、才能等才是主要的。同時他又指出:“世間懂規(guī)矩而不能巧者有之,萬萬沒有離規(guī)矩而能巧者?!盵1]規(guī)矩就是作文法。由此可見,雖然好文章不是老師教出來的,但是老師關于作文原則、方法的指導是不可少的。學生只有知道原則才不會作出諸如高考零分作文之類的另類文章。只有知道方法,知道每種文體大概如何寫,才會組織文字。反之,連作文方法都不會,都不知道如何下筆,興趣就無從談起,更不用說寫出好文章了。那么作文原則和方法都有哪些呢?基本原則:作文感情要真摯、健康;思想內容要積極、向上;表達要有序;文字要“文從字順”等。作文方法:不同文體有不同方法,從基本的觀察法、記事詳略安排方法,合理選擇材料方法到謀篇布局的“記小事在先,論大事在后”等[2]。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教每種文體或每次作文前,老師可以把可用的作文法都教給學生,這樣寫的時候,學生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使用了。
三、鼓勵大膽、自由創(chuàng)作,激發(fā)興趣
新課標作文教學理念認為:“力求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根據(jù)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方面地積累素材,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fā)?!边@就明確了作文教學的方向:要于寫作中張揚個性??衫蠋焸冇袝r會擔憂,害怕考場作文時,太有個性、創(chuàng)意的作文不易得高分。于是作文教學時總是循規(guī)蹈矩,導致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如寫老師的作文,明明平時學生會對某某老師評頭論足,有所不滿,可寫到作文里都是優(yōu)點,都是歌功頌德。這樣作文必然陷入假、大、空的泥淖中,必然成為學生的負累。試想,如果平時的作文訓練老師都放不開,真到考試遇到開放性題目,指望學生一下子靈光突現(xiàn),寫出獨具個性或思想性的文章,這是不現(xiàn)實的[3]。所以,平時應鼓勵學生自由、大膽地創(chuàng)作,寫出自己真實的體驗和想法,表達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意和想象。寫出來后,師生再斟酌、改善和提高。所以,只有平時放開了、規(guī)范了,考試時才能得心應手,不至于不符合考場作文的要求。
四、注重學生主體地位,促進興趣
教育部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币寣W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除了題目設置要貼近學生,讓學生有話可說,作文前要讓學生知道作文之法外,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文教學時,始終要以學生為中心,不能喧賓奪主。從選題、選材料,到改作文、評作文,都要讓學生親身參與。如一次話題作文,材料是“智子疑鄰”的寓言,作文要求: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時,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系呢?是什么樣的關系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有一定的深度,學生很茫然,于是,我按下面的步驟進行教學:1.讓學生討論“智子疑鄰”這個寓言的寓意。2.讓學生試著擬題。3.從學生擬出的題目中,抽幾個,探討可用哪些材料論證。4.回去再搜集材料,再交流,然后寫作。5.改作文、評作文。第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經過討論甚至爭論,明白了寓言的道理:感情親疏的確會影響人的認知。第二環(huán)節(jié),經過討論,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個很開放的話題,可以談理智在認知中的重要,情感的不可??;也可以談情感于認知不可缺少;或者談二者的辯證關系。第三環(huán)節(jié),學生分別找了各種材料論證各自的觀點,如項羽不肯過江,劉邦鴻門宴中忍辱負重,母親毒死做了漢奸的兒子等正反例子,說明理智戰(zhàn)勝情感,對認知的重要;也有人舉跌倒在路邊的人該不該扶的例子,雖然理智上知道扶起有風險,但情感上,人與人應有起碼的信任與幫助,情感在認知中不可少,等等。第四環(huán)節(jié),學生再交流,有了更充分的素材,寫起作文比往???,也更有積極性。經過這四個環(huán)節(jié),雖然花去了一些時間,但“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次學生的作文雖出類拔萃的依舊不多,但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樂于寫,并且大多數(shù)都能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整體作文質量提高了。寫完后,第五環(huán)節(jié),我又讓學生自己改字句,然后點評自己文章的優(yōu)缺點。然后再生生互改,老師改。雖然學生改的沒有老師那么全面、到位,但是通過學生的反復斟酌、思考、反省,加上一次次訓練,學生通過彌補自己或別的學生文章的不足逐漸提高作文能力[4]。最后評作文也是這樣的順序。當然,并不是每次都需要這樣,有時考慮到時間,可簡略或精選其中某些環(huán)節(jié)。但無論如何,要實現(xiàn)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都必須改變傳統(tǒng)作文教學觀念,讓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自己主動思考、探索,處于主體、主動地位,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提高作文能力。
五、及時、正確地評價和鼓勵,保持興趣
馬斯洛認為,人類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實現(xiàn)需求。學生如果得到了別人的認可、肯定,將會極大提高積極性。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一定要多鼓勵,多看優(yōu)點,多找閃光點,哪怕學生的作文再一般,一兩句出彩的句子、一兩段好的表達或好的創(chuàng)意等總是有的,老師都可拿來作為肯定和表揚的依據(jù)。尤其要多表揚缺少自信、作文基礎不太好的學生。當然表揚不能無原則,表揚應和嚴格要求相結合。我所帶的班級里,就有為了好的作文表現(xiàn)而抄襲的情況。我嚴肅地批評了該學生,并責令他重寫。當然對如何寫,我又教了一次,并鼓勵他相信自己。之后,他又寫了一篇,雖然文字表達上仍不盡如人意,但可以看出是他自己認真寫的,內容很真實,有他自己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對此,我在全班表揚了他,同時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學他的努力、勇氣和不斷突破自己的精神。之后這個學生的作文真的一次比一次好,而且上課也像變了一個人,以前常是懶懶散散,現(xiàn)在不僅認真參與課堂、主動回答問題,而且常和我在課下探討課文中或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每個學生的潛力都是無限的,鼓勵和肯定就像一把把發(fā)掘學生潛力的鑰匙,如果老師能多用點心,可能你的一個小小的關注就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前蘇聯(lián)教育心理學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fā)揮高度的作用?!弊魑慕虒W要擺脫現(xiàn)狀,有所突破,就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進行行之有效的教學、訓練,讓學生愿意說真話,敘真情,表達獨特見解。這樣,學生的寫作信心一定會增強,作文水平也一定會得到有效提高,而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效率一定會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梁啟超.梁著作文入門[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7.
[2]梁啟超.中學以上作文教學法[M].上海:中華書局,1925.
[3]陳風華.淺談高中語文新課標下的作文教學[J].品牌,2011(07).
[4]葉圣陶.葉圣陶論創(chuàng)作[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