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瑞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面對教學誤區(qū)的時候,幾乎都是唯恐避之不及,認為教學誤區(qū)會影響課堂的授課質(zhì)量,不利于小學生的綜合發(fā)展?!缎抡Z文課程標準》的頒布,不但對教學誤區(qū)問題提出了更加嚴謹?shù)慕庾x,同時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等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筆者認為,教學誤區(qū)是課堂授課、教學方案的“梗阻”所在,分析教學誤區(qū),可以幫助教師更加透徹地了解教學現(xiàn)狀,以及影響授課質(zhì)量的因素,從而快速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以此為高效語文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合作學習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符合小學生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種學習方法,不但功能性強,而且可以促進小學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加深彼此間的合作能力。但是長期以來,在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多數(shù)都是學生與學生合作,教師充當看客,只是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糾正、解讀。雖然從表面來看這種教學手法相對有效,但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guān)系卻并未得到真正的緩解,學生依然不敢向教師提問,不敢闡述自己的想法,從而在無形中形成了一個誤區(qū)。
筆者認為,既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同時還要落實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只有這樣,才能讓課堂教學實現(xiàn)真正的自主,讓學生的動力得到真正的激發(fā)。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老師,您好》時,可以在導入學生合作的同時滲透師生互動機制,例如開設師生互動小游戲,如字謎、成語接龍、故事接龍等。其中,參照本節(jié)課文的主題線索,可為學生提出《師生情》、《校園生活》等故事題目,然后鼓勵學生編撰趣味故事。故事的開篇可以由教師來說,也可以由學生來說,并鼓勵學生在說的同時參考本節(jié)課所涉及到的生字和生詞,并間接交代出想要對教師說的話。由此一來,不但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還能幫助學生說出以往不敢說的話,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授課的氛圍。
分層教學理念起源于國外,是教師根據(jù)學生具體學情進行區(qū)分對待,從而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錘煉的教學手法,它是我國課堂教學沿用最多的一種教學手法,實效性和兼顧性都很強。但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束縛,以及自身教學能力和經(jīng)驗的影響,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這樣和那樣的錯誤,以至造成教學誤區(qū)的出現(xiàn),例如多數(shù)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的時候,將重點落在了優(yōu)等生和中等生的身上,對后進生報以放養(yǎng)式的態(tài)度,未能真正關(guān)注后進生的成長。長此以往,這種做法無疑會讓教學誤區(qū)越來越大,最終影響整體教學質(zhì)量。
因此,在明確分層的時候,教師更要做到真正的一視同仁。以《峨眉山月歌》為例,雖說要按照學生能力層次進行分層施教,但并不是說,難的問題就不讓后進生和中等生來思考,許多教師都會在這個問題上出現(xiàn)認知錯誤,從而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以至于后進生和中等生只學到了粗淺的知識,一些思想上的概念未能掌握。針對此,在秉承“一視同仁”思想時,教師不妨把一些思考性的問題交給后進生和中等生,并利用鼓勵性的言語讓他們展開思考,比如:“全詩第一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情境?它揭示了詩人的哪些情感?”針對學生的解答效果,可以將問題難度進行適當?shù)靥嵘?,比?“全詩的哪個詞與通篇的意境遙相呼應?”
課堂教學重在氣氛,氣氛不高,教學內(nèi)容再精彩,授課語言再生動,也無法增強小學生的參與熱情。所以,許多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的時候,都會重視課堂氣氛的營造問題。但是,由于把握失衡,導致課堂氣氛蓋過了教學目標,以至于小學生在課堂中光顧著玩耍,忘記了學習。所以,嚴格把握課堂主旨,在營造氣氛的同時明確目標,這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學的過程中,考慮到小學生的喜好和心理特征,不妨導入視頻、故事、游戲、圖畫等元素,讓他們在這些元素的帶動下感受到快樂,并學到知識。以《海底世界》為例,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導入情境短片,并在觀看的同時滲透一些問題,比如:“通過對短片的欣賞,可以發(fā)現(xiàn)海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如何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從文章中的哪些段落可以尋到答案?”由此一來,學生既獲得了快樂,也學到了知識,并了解了大海。而在上述基礎上,還可以帶領學生回顧全文,并針對文中的某些句子進行仿寫,比如:“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狈聦懢渥樱梢蕴岣咝W生的習作能力。
多媒體的普及不但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同時還增強了課堂授課的趣味性,從而為高效語文課堂的實現(xiàn)奠定了堅實的前提基礎。但是在現(xiàn)階段,多數(shù)語文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時候都出現(xiàn)了錯誤,例如過分依賴多媒體,忽略了傳統(tǒng)板書的功能,導致多媒體在課堂中喧賓奪主;過渡使用多媒體,導致課堂時間被白白浪費;盲目使用多媒體,雖然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資料,但是符合課堂需求的卻少之又少。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不但會讓多媒體教學陷入到深深的誤區(qū)當中,甚至還會影響整個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所以,如何巧妙地使用多媒體,如何讓多媒體成為課堂教學的催化劑,這是需要教師重點思考的問題。
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恐龍》為例。該篇課文科普性較強,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教師要明確以下幾點:首先,在為學生出示課件的時候,教師要圍繞課文內(nèi)容作出講解,讓學生明確課堂主旨;其次,在引導學生思考某些問題的時候,要讓他們圍繞課文內(nèi)容進行闡述,并確?!罢n外延伸”推動“課堂思考”,讓兩者相輔相成;最后,播放相關(guān)紀錄片,指導學生在觀看的同時回顧全文,例如文中“魚龍和翼龍是恐龍的親戚。魚龍很像今天的海豚,它能潛入水中尋找食物”這句話中的動物在紀錄片的哪些環(huán)節(jié)可以搜索到,文中的描述是否與紀錄片中的實景相同,以此促進小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有選擇性地使用多媒體,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比如教學文中的生字和生詞時,板書的效果要遠遠強過多媒體。
因為犯錯,人才會不斷完善自身;因為困惑,人才會時刻督促自己。不能因為教學誤區(qū)會影響授課質(zhì)量便繞道而行,因為過分的避讓只會讓誤區(qū)越來越大,最終必然會一發(fā)不可收拾。教師只有明確了誤區(qū),化解了誤區(qū),正確地應對了誤區(qū),才能真正地繞開誤區(qū),從而讓教學方案更具實效性。所以,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及時總結(jié)教學理念、反思教學方案、革新教學思想,對教學誤區(qū)多加研究,從而讓誤區(qū)成為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實現(xiàn)變廢為寶,讓課堂授課變得更加實效、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