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明
我校借鑒邱學華的“嘗試教學法”理論,探索構建“嘗試課堂”模式。經(jīng)過兩年多的實踐與研究,摸索出嘗試課堂主流程:“對照學單、自主嘗試——交流互動、梳理疑難——嘗試探究、匯報展示——總結(jié)提升、反饋檢測?!苯虒W圍繞學生的嘗試學習展開,體現(xiàn)了“先學后教,順學而導”的課改新理念,充分發(fā)揮了學生主體作用,提高了教學實效。
嘗試學習單是引導學生先學的指南,教師要精心設計嘗試學習單,讓其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一是教師因文而異,兼顧學情,從學生學習的視角來設計嘗試題,以學生為主體表述,做到簡潔實用,易于操作;二是設計一些開放題供學生自主選擇,或組織學生參與嘗試學習單的制作,讓學生在自主參與中懂得課前應該嘗試學習什么,知道嘗試學習是自己的事,提高其嘗試學習的積極性;三是讓學生明白課前嘗試學習的重要性,課堂教學將在嘗試學習單的基礎上展開,課前學得充分,課上就會有出色的表現(xiàn),否則就會變得被動。學生為了能在課上展示更多的預習成果,就會重視課前嘗試學習,更主動地完成課前嘗試學習任務。
有了前置的嘗試學習,學生有備而來,在課堂上會很活躍,教師要善于把握好學生課堂學習的新起點,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在民主的學習氛圍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平等交流的機會。在具體交流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發(fā)言,及時發(fā)現(xiàn)可挖掘之處,引導深入思考,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積極做出補充,提出建議。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思維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
學貴有疑,嘗試課堂尤其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每一課嘗試學習單上都要求學生質(zhì)疑:“讀了課文,你想到了哪些問題?試著答一答。不能解決的,寫下來和大家一起討論?!闭n上交流時,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統(tǒng)籌處理,簡單的問題引導同學即問即答,發(fā)現(xiàn)涉及課文重點的有討論價值的問題,組織全班同學共同討論探究。這樣的質(zhì)疑探究,更符合學情,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對學生的提問相機引導提升,使提問更有價值,對學生的合作探究推波助瀾,使討論更深入。
課前的嘗試學習是學生獨立學習的過程,教師可引導學生參與制作嘗試學習單,自主選擇嘗試學習題和學習方法,讓學生明白要學什么,怎樣學,再通過課堂交流互助,讓學生自我調(diào)整學習側(cè)重點和學習方法。經(jīng)過老師的引導,學生在嘗試學習中有了“學貴得法”的意識,每一次嘗試學習過程都成了學生熟悉學習步驟,領悟?qū)W習方法的好機會。經(jīng)過不斷的嘗試學習,學生的自主讀書能力必能有所提高。
嘗試學習是師生分享學習收獲,分享學習經(jīng)驗的過程。教師要樂于與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引領作用,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的好學法,及時小結(jié)歸納,讓其他學生在今后學習過程中嘗試運用,不斷提升各自的學習能力。
語文嘗試課堂要重視課文在語言方面的示范作用,重視用好課文這個例子。其實課前的嘗試學習是學生與文本對話,對文本作個性解讀的過程,課上學生匯報嘗試學習成果,質(zhì)疑探究,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不斷多向?qū)υ挘季S碰撞的過程。教師要理清文脈,選準文章的突破口,挖掘文本中的語言因素,有序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懂課文內(nèi)容,讀出文字的情感,讀出語言的韻味,讀懂作者的匠心,從而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在嘗試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課文中可利用的習作資源,創(chuàng)設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小練筆,引導學生讀中學寫,以寫促讀,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到優(yōu)美生動的句子語段,就引導學生仿寫,學習遣詞造句;讀到課文中的留白處,就引導學生想象補白;讀到情感交融處,就引導學生真情表白;學完余意未盡的結(jié)尾,就引導展開想象續(xù)一續(xù)。抓住文本特點進行隨文練筆,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總之,學習是學生的學習,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只有堅持讓學生在自主嘗試中學語習文,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變得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學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