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建華
(河南省漯河市高級中學)
高中物理被大家普遍認為是一門較難的學科,教師上課時也往往容易忽視學生對物理知識掌握能力的差別,備課時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而物理本身也含有多種公式,運用起來強調互相轉化,這些都需要學生熟練地掌握課堂知識,能夠運用自如。綜上說法,可見提高物理課堂效率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對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在高中物理課上,大部分教師還是運用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教師還是扮演著灌輸知識的角色。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長期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學生無法真正融入到物理知識中去,從而也達不到上課的效果,更無法保證課堂效率。教師應當及時地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運用新型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對物理的興趣。
學生具有不同的素質,其智力水平、學習能力都有著一定的差異。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是必然的,要求教師能夠掌握不同學生的情況去擬定教學方案,幫助不同的學生充分接受知識。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并沒有依照學生的差異去進行教學,而是統(tǒng)一在一種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大部分接受知識速度較慢的學生更加遠離教學的目標,使其對物理的興趣越來越少。
要想學生對物理學習有興趣,活躍的課堂氛圍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愛好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因此,沉悶的教學環(huán)境不僅不能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歡樂,反而會起到反作用。在課堂中,教師也不注重加強學生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信息情況,教師教學完全是向學生傳播知識,沒有起到引導作用。
物理教學中大部分為理論知識,看上去與實踐的聯(lián)系不大,但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卻是分不開的,可以說,生活離不開對物理知識的運用。然而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卻忽略了物理的實踐性。學生在學習物理時,往往只是將物理知識與物理公式單純背下來,沒有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這也使學生對物理缺乏耐心。
在上述幾段中,我們集中探討了高中物理課堂的現(xiàn)狀,那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實現(xiàn)快速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效率的目的成為我們探索的重點。下面我們就教學實際,對解決措施及方案進行相關探討。
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師還是采用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往往處于一個較為被動的位置。課堂上基本以教師講課為主,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較少,這使得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及理解深度。這種單向知識傳授會減少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期缺少動手實踐,學生在課后時間也沒有及時消化課堂知識,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都直接導致了學生降低對物理這門課程興趣的后果。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必須轉化教學方式,創(chuàng)建新型的教學模式,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跳躍出來,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主的學習課堂,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及時消化知識,理解知識,在課后,給出更多的自習時間,由教師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入手,全面提高課堂效率,創(chuàng)建新式的高效課堂。
新課標的改革具有時代性,要求教師能夠將社會實踐與物理的教育教學充分結合。這需要教師能夠掌握社會信息,關注科技發(fā)展成果,并將這些熟練運用到講課中去,從而提高學生興趣,也能使學生能夠將物理這門課程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自身科學素養(yǎng),學會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物理,理解物理。教師要想實現(xiàn)這一點必須掌握大量知識,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具體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
(1)加強教學方式的研究,小組備課
在部分學校中,教師辦公室通常是以年級為組的,而同一課程的教學,教師能見面的次數(shù)就相對減少。這種辦公室的安排方式不利于教師之間及時進行互相交流,造成物理教師常常以個人為主,展開備課工作時也是單槍匹馬。在物理教學中,部分年輕的教師缺乏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在進行交流學習中,部分老教師去拒絕分享經(jīng)驗,這使得物理教學交流陷入一個尷尬的處境,也使得各教師在教學中的缺陷不能得到及時的改進。為了改變這種局勢,教師應當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應當將物理教師團結起來,形成一個能夠互相交流的團體,實現(xiàn)信息互享,各位教師在團體交流中也能夠提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題,在團體中運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從而得出最優(yōu)化解決方案。
(2)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并及時地處理各種信息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如何將這些書本上沒有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并再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也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在信息時代,信息量是其一大特征,而這種特征帶來的影響有好有壞,教師的職責就是學會選擇。選擇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將健康、向上的信息帶到課堂中去,并與物理知識結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對于社會信息的爭取選擇,能夠幫助學生在了解課堂知識的同時,接觸到社會的事物,并將這些社會因素轉化為與物理理論相結合的實踐驗證,有利于學生快速接受物理理論知識。
實驗可以說是物理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有一個好的動手能力是學生學好物理知識的關鍵和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的物理能力。高度的實踐與動手能力是進行任何實驗的前提,學校應適當增設實驗課程,購買實驗器材,為學生提升動手能力提供物質保障。
正確的思維方式是學好物理的必要條件。教師在授課時要注重對方法的教學,要從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并將這些經(jīng)驗理論化,再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抽象思維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思維方式,是通過客觀地認識世界,在實踐中總結和分析經(jīng)驗,找到物理現(xiàn)象的屬性,才能將物理現(xiàn)象規(guī)律化,實現(xiàn)學生形成科學思維的目標。
綜上所述,教師必須緊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不斷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對物理教學進行深入探討,認真鉆研教學方式,不斷地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質量。教師更應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將物理教學融入到實踐中去。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形成特定的物理思維方式,運用邏輯方式去解決物理難題。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自然就提高學習的興趣。總而言之,物理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課程,物理更是與科學技術相連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當注重物理學習探究,促進物理教育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1]王懷琴.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實施有效教學[J].科技信息,2010,(24).
[2]張永斌.高中物理有效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