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琳
(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
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在學習有機化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一是在入學時,他們的文化基礎比較差,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很多學生很容易就此失去學習的信心,失去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二是有機化學的內容比較繁雜,公式比較多,化學反應條件更加地復雜,而且它涵蓋的范圍比較廣等因素,這些都成為中職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阻礙。它作為中職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學生掌握程度的好壞,會牽制其他專業(yè)課學習進程,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初中學習化學時,知道它分為有機化學與無機化學兩部分。學生在接觸新的事物時總是會比較的感興趣,這個階段正是培養(yǎng)他們學習方法與學習能力的大好時機。良好的學習方法往往會使學習的效果事半功倍。在學校的教學中,讓學法與教法相結合,把教法融于學法,學法貫徹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學習有機化學需要掌握學習的規(guī)律:先是結構再是性質,然后是用途、制法,最后是代表物。
在學習時不能用死辦法,要靈活的學習,比如說“乙烯”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可以打亂書本上的先后順序,學習它的分子結構。這一章節(jié)在分析分子結構時講到它是由化學鍵、分子極性、空間構型組成的。當碳原子結合的烴分子中碳所結合的氫原子數多于氫原子數時引了一個概念——不飽和烴。觀察它的物理結構、化學性質,先收集好一瓶乙烯的氣體,從它的氣味、顏色、溶解性等各方面來分析。根據它的物理與化學反應來使用它,結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可以制成有機溶劑,塑料纖維等。
如果對有機化學并不是很懂,可以認真聽教師講解它的性質與一些難懂的知識,慢慢地了解、認識有機化學的性質,從中可以找到學習的關鍵與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在學習中注重歸納總結是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它可以讓學生掌握重點知識。學生自己掌握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探究學習的性質。
現在多媒體已經在很多領域應用,運用也越來越廣,制作媒體課件成為中職有機化學教師必須會的一個技術,有機化學中存在抽象的內容就不好展示出來,然而多媒體能夠很輕易地展示出來,而且使內容更加的形象生動,很好理解。
它的理論知識比較陳舊,內容的理論性比較強,學習起來比較的枯燥,學生很容易缺乏興趣,作為中職教師,多試著將生活中的化學引入到課堂中去。例如,在飲食方面,菠菜不能與含有較多鈣的豆腐一起煮,這是因為菠菜中含有草酸,與豆腐中的鈣形成草酸鈣,如果長期食用會得結石;還有就是重金屬中毒,如汞鹽中毒,可以給病人吃乳品或者雞蛋清,蛋白質在消化道與汞鹽結合就成為了不溶解物質,阻礙有毒物質吸入身體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教師將這些新的知識融入到有機化學枯燥的學習中,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學的興趣。
中職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培養(yǎng)基礎知識,更要讓他們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敢于提出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教師在教學時設置疑問,鼓勵學生大膽推理與探索,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閱讀是學生最直觀的獲取知識的途徑,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在理解一些化學概念時會比較的容易。在閱讀書本里的知識時,要有所側重,不僅要注重文字描述,還要注意各種圖表。閱讀的方式也很多樣,有先講后讀,邊講邊讀,先讀后講。在學習物理性質時,可以先閱讀相關內容,根據它們的顏色、狀態(tài)、沸點熔點等各個方面來總結。
記憶是學習化學的基礎,只有在記清楚知識點的基礎上才可以舉一反三。在學習中對學生的記憶都會進行有意識的訓練,這樣可以掌握規(guī)律,可以概括書本上的句子,提高記憶。像有機化學中存在著很多的反應類型,而且表現形式不一,在學的過程會感覺比較難,這時教師可以運用形象的描述,難懂的知識就會更加的形象,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比較容易。
實驗是化學學習的基礎,有機化實驗要求做到仔細、全面,具有邏輯思維。在實驗室提取乙烯的過程中,擺放溫度計,燒瓶、集氣瓶的變化都要注意。
有機化學實驗會有些基本的操作訓練,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注意試驗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在實驗前熟悉實驗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等,然后教師也會對學生進行專業(yè)化的訓練,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設備的特點,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做習題時,可以把所學的知識連接起來,要掌握知識的系統(tǒng)性才能有利于學生展開思路,解析問題。教師在訓練學生時,不要采用以往的題海戰(zhàn)術,多對課題進行甄選,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題型,提倡學生換角度思考,用多種方法解析題目,培養(yǎng)思維能力。
教師的感染力對于學生學習化學有著很直接的影響,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職教師應該作為表率。教師首先本身要對化學有濃厚的興趣,慢慢感化學生,這樣學生能夠對學習有機化學產生興趣。有機化學中會有一些抽象的概念,會增加學習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給學生上課時運用有趣、新意的教學模式來教學生,讓他們在一個相對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
1.指導學生經常歸納總結,對比分析。有機化學種類比較多,性質都不一樣,及時歸納總結與對比,做到條理清楚,形成系統(tǒng)性的知識體系,理解起來更加的容易。
2.學習有機化學時,遇到很多的題型是不知道怎么去解答的,教師在課堂上教授一些解題的技巧和方法,這樣學生在解題時就不會那么棘手。
以往的教學方式中,學生是被動地接受學習知識,教師處于中心位置,如果長期處于這種被動局面,會產生消極心理,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教師采用多樣的探究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科學的探究方法。
[1]賴寒.中職藥學專業(yè)有機化學教學改革探索[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
[2]林慧昆.PBL 教學模式在中職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2010.
[3]吳建章,劉永根.醫(yī)學院有機化學課堂教學探討[J].時代教育,2009,(9):117 -119.
[4]鄭魯沂,楊春霞,劉思全.提高有機化學教學效果的探討[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84):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