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匯龍中學 楊曉峰
學困生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它是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產物。所以,要想轉變這個群體,不僅要從學生的自身角度去考慮,還要從教師運用的教學方法、學生家庭狀況等方面去考慮,從而尋出切實有效的辦法來轉變學困生的思想和能力相對較低的現(xiàn)狀。本文對筆者所在學校的學困生成因進行分析,旨在尋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英語成績。
個別學生由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或者是學習方式的不正確,使得他們在學習英語時處處碰壁。特別是有些學生,明明很努力地在學習英語,但就是無法取得學習成果,時間一久他們便會對自身產生質疑,認為自己學不好英語,從而對英語學習喪失興趣;其次,有些學生對語言學習有抵觸感,不愿意去學習英語,長而久之,他們的英語成績便會越來越差,最終使他們成為英語學困生。
個別英語教師年限過長,無法順利接受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教學,使得他們手中那套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從而降低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其次,有些年輕教師認為班級學生出英語高分才能彰顯自身的價值,而不去過多地關注那些學困生。這樣一來,學困生很容易對這類教師產生厭惡情緒,從而不去學習英語學科,最終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英語成績;最后,有些教師過于死板、頑固、不茍言笑,不能很好地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只是單純地教學,至于學生的心理活動方面的他們根本不去過多地關注,從而使學不會的學生越來越吃力,最終淪為學困生。
有些家長對子女的要求過高,不在乎過程,只重視結果。所以當一些學生某次考試的成績不理想時,這類家長便會意氣用事,或者說些過激的言語,讓學生的內心產生壓迫感,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其次,少數(shù)學生的家庭狀況比較復雜,他們缺少關心與疼愛,這些學生就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從而嚴重影響他們的英語成績。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知識的探索者,掌握者,以及應用者。所以,在談及解決英語學困生的問題之初,首先要從學生自身的角度來考慮。有些學生雖然主動去學習英語,但是由于掌握的方式存在錯誤,所以成績常常不理想。這時作為英語教師便要及時與這類學生進行溝通,并糾正他們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其次,有些學生很聰明,但常常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學不好英語,所以便放棄學習英語。這時的英語教師也應及時與其溝通,并列舉出這些學生自身的優(yōu)點,讓他們能夠拾回自信心,愿意去探索英語。
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不能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特別是那些學不好英語的學生,教師要時常與他們交流,了解障礙出現(xiàn)的主要因素,從而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同時,對于那些不愿學習英語的學生,教師不能產生抵觸心理,本著自身職責去教導這類學生,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從而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熱情。最后,教師可以針對教材的一些內容特點來制定一些有趣的游戲,以便更好地將學生們帶入到教學當中。
情感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特別是一些學困生受到家庭、環(huán)境等方面的影響,使得他們常常分心,繼而自暴自棄。這時,教師要時常與這類學生進行溝通,并恰如其分地給學生們闡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讓他們感受到原來自己并不是孤獨的,依然有人在關心著他們的成長。這樣一來,這些學困生不僅會對教師產生好感,愛屋及烏,他們也會對教師的任職科目產生興趣。
總而言之,解決學困生問題是一項長期且艱難的工作,畢竟它所涉及的問題和因素太多。所以,這便需要我們廣大教室在日后的工作中多加留心關注,經(jīng)常與一些學困生進行互動,了解他們的內心,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及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從而轉變他們的思想,主動去學習。另外,根據(jù)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我們還可以借鑒一些發(fā)達國家的教育模式,實施三維目標教學,努力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指導他們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解決學困生的問題。
[1]孫晉蓮.初中英語學困生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策略的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2(12).
[2]王菲.初中英語學困生若干問題研究——班級社會學視角[J].華東師范大學學,2004(05).
[3]張金明.初中英語學困生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蘇州大學學報,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