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夏士周(1990-),男,滿族,遼寧大連人,在讀碩士,單位: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1.引言
廣告是商品生產者和廣告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一種溝通方式。它往往會通過簡短的發(fā)言和新奇的想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如今的熒屏中,更多地出現了在情境中的對話或獨白這一類型的廣告。它們吸引著觀眾,更帶給觀眾一定的信息。廣告不僅是一組構思良好的詞匯,更是一種組織完整的語篇。本文中我們將從對話性角度分析廣告,試圖發(fā)現廣告中的對話性特點。
2.巴赫金的對話性理論
對話性是巴赫金話語理論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巴赫金認為,語言本質上是話語而不是句子,從根本上來講也就是對話。話語是一個雙方的行為,它是由話語發(fā)起者和話語含義共同決定的,而這恰恰是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相互關系的產物。他還把如何在不同的交際場合理解和使用語言、在特定情況下的話語交際價值納入到了自己的研究范圍內。這樣,作者和讀者、作者與人物、當前文本與其他文本之間也可以形成對話。也就是說,從巴赫金的觀點看來,任何語言都是對話性的,對話性是所有篇章(或話語)的基本要素。
韓禮德提出的語言三大元功能中包含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一定程度上來講,在交流方面,廣告就可以被看作是一個語篇。換句話說,廣告不是單向的“說話”,而是與觀眾進行“交流”。因此廣告受眾對廣告所承載信息的理解是很重要的。而這就涉及到廣告中如何承載信息。
3.實例分析
(1)對話型廣告
(3.1)媽媽:孩子感冒,發(fā)燒,咳嗽。
小葵花醫(yī)生:多半是肺熱,用葵花牌小兒咳喘口服液,清肺熱,止咳化痰,抗流感。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媽媽記住哦。
(小葵花肺熱咳喘口服液廣告)
當廣告公司設計廣告時,他們會考慮商品潛在客戶的反應,這些反應也會影響他們的想法。也就是說,廣告商會將自己定位為觀眾,向生產商提問。因此,在廣告形成的過程中,廣告商將通過“交談”的手段來完成廣告。換句話說,這種廣告實際是生產商和觀眾之間在對話。借用或者創(chuàng)造一個與產品相關的角色是廣告商常用的一種方式。
(3.2)何姿:啊,油斑,麻煩了。
吳敏霞:不怕,祛油斑,有新招,藍月亮手洗專用洗衣液,專門配方,干衣時,原液直接涂在油斑處,五分鐘后正常洗滌。看,油斑沒了。
何姿:哇,好干凈啊。
(藍月亮洗衣液廣告)
這則廣告表面上是無關產品利益的兩個人的對話。但其中之一是產品的買家。也就是說,她是生產商的代表。因此,他們的對話實際上也是是生產商和觀眾之間的對話。
因此從上述廣告中可以看出,無論廣告公司如何設計,在對話型廣告中,“說話人”都是生產商,而“聽話人”是觀眾。盡管在廣告中角色之間有各種關系,但最根本的是生產商(或廣告商)與觀眾之間的關系。
(2)獨白型廣告
那么,獨白型廣告是否也有對話性呢?
(3.3)Hi,my names Messy Marvin.
I got that name because no matter how hard I tried,my room and my clothes always messy.But then one day,Mom brought home thick,rich,yummy Hersheys syrup in the no mess squeeze bottle.And before I knew it,I was making the best chocolate milk Id ever had.But I wasnt making a mess; its fun,too.I just pull the cap and squeeze.Nothing drips nothing spills.
Now Moms happy and so am I.
My room and my clothed are still a mess,but at least theres hope.
這是一則獨白型廣告。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說話人并沒有單方面的“說”。她是在向觀眾“說”,說服他們購買。也就是說,它仍然是一個對話,是由在通過屏幕上的說話人為代表的幕后說話人——產品生產商——和觀眾構成。
更重要的是,這個廣告是由國外著名童星——Messy Marvin——拍攝的。這就是所謂的“明星效應”。大部分的廣告都采用了這種方式,其中也包括上面提到的對話型廣告。在廣告中聘請明星是生產商慣用的方式,以期縮短生產商和潛在買家之間的距離。
(3)廣告中的對話模型總結及其他對話性特征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廣告對話模型:圖3.1
通常來說,在廣告中會有一個“熒幕說話人”(也可能是生產商代表),說出生產者的想法,并說服消費者購買產品。生產商想傳達出的信息就會被這個說話人“說”給觀眾,并與觀眾“交流”?!盁赡徽f話人”可能會不存在,但實際聽話人——潛在買家——是永遠存在的。
此外,在這種廣告中,我們還會聽到類似“請”,“快來/做……”,“您(你)”等字樣。這些話可以使廣告對話效果更逼真,拉近聽話人與說話人(無論是哪一個)之間的關系,增強說服力。
4.結語
廣告對話性是為了更好展示產品引人注意的特性,也有助于解釋廣告內容。對話性可以讓觀眾對廣告中的產品更有印象,讓他們在第一時間想到廣告中的產品。無論是對話型廣告還是獨白型廣告,他們都包含了對話性的特點,讓觀眾在無意間與生產商進行交流,并使觀眾對其商品產生印象,從而達到使觀眾購買的目的。(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Bkhtin.M.The dialogic Imagination[M].Translated by Caryl Emerson & Michael Holquist.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1996: 262.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3]巴赫金.巴赫金全集(中譯本)[M].錢中文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辛斌,陳騰瀾.語篇的對話性初探[J].外國語,1999,(5):8-13.
[5]朱詩花.論廣告語篇對話性[J].山東外語教學,2004(1):110-113.
作者簡介:夏士周(1990-),男,滿族,遼寧大連人,在讀碩士,單位: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1.引言
廣告是商品生產者和廣告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一種溝通方式。它往往會通過簡短的發(fā)言和新奇的想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如今的熒屏中,更多地出現了在情境中的對話或獨白這一類型的廣告。它們吸引著觀眾,更帶給觀眾一定的信息。廣告不僅是一組構思良好的詞匯,更是一種組織完整的語篇。本文中我們將從對話性角度分析廣告,試圖發(fā)現廣告中的對話性特點。
2.巴赫金的對話性理論
對話性是巴赫金話語理論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巴赫金認為,語言本質上是話語而不是句子,從根本上來講也就是對話。話語是一個雙方的行為,它是由話語發(fā)起者和話語含義共同決定的,而這恰恰是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相互關系的產物。他還把如何在不同的交際場合理解和使用語言、在特定情況下的話語交際價值納入到了自己的研究范圍內。這樣,作者和讀者、作者與人物、當前文本與其他文本之間也可以形成對話。也就是說,從巴赫金的觀點看來,任何語言都是對話性的,對話性是所有篇章(或話語)的基本要素。
韓禮德提出的語言三大元功能中包含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一定程度上來講,在交流方面,廣告就可以被看作是一個語篇。換句話說,廣告不是單向的“說話”,而是與觀眾進行“交流”。因此廣告受眾對廣告所承載信息的理解是很重要的。而這就涉及到廣告中如何承載信息。
3.實例分析
(1)對話型廣告
(3.1)媽媽:孩子感冒,發(fā)燒,咳嗽。
小葵花醫(yī)生:多半是肺熱,用葵花牌小兒咳喘口服液,清肺熱,止咳化痰,抗流感。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媽媽記住哦。
(小葵花肺熱咳喘口服液廣告)
當廣告公司設計廣告時,他們會考慮商品潛在客戶的反應,這些反應也會影響他們的想法。也就是說,廣告商會將自己定位為觀眾,向生產商提問。因此,在廣告形成的過程中,廣告商將通過“交談”的手段來完成廣告。換句話說,這種廣告實際是生產商和觀眾之間在對話。借用或者創(chuàng)造一個與產品相關的角色是廣告商常用的一種方式。
(3.2)何姿:啊,油斑,麻煩了。
吳敏霞:不怕,祛油斑,有新招,藍月亮手洗專用洗衣液,專門配方,干衣時,原液直接涂在油斑處,五分鐘后正常洗滌???,油斑沒了。
何姿:哇,好干凈啊。
(藍月亮洗衣液廣告)
這則廣告表面上是無關產品利益的兩個人的對話。但其中之一是產品的買家。也就是說,她是生產商的代表。因此,他們的對話實際上也是是生產商和觀眾之間的對話。
因此從上述廣告中可以看出,無論廣告公司如何設計,在對話型廣告中,“說話人”都是生產商,而“聽話人”是觀眾。盡管在廣告中角色之間有各種關系,但最根本的是生產商(或廣告商)與觀眾之間的關系。
(2)獨白型廣告
那么,獨白型廣告是否也有對話性呢?
(3.3)Hi,my names Messy Marvin.
I got that name because no matter how hard I tried,my room and my clothes always messy.But then one day,Mom brought home thick,rich,yummy Hersheys syrup in the no mess squeeze bottle.And before I knew it,I was making the best chocolate milk Id ever had.But I wasnt making a mess; its fun,too.I just pull the cap and squeeze.Nothing drips nothing spills.
Now Moms happy and so am I.
My room and my clothed are still a mess,but at least theres hope.
這是一則獨白型廣告。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說話人并沒有單方面的“說”。她是在向觀眾“說”,說服他們購買。也就是說,它仍然是一個對話,是由在通過屏幕上的說話人為代表的幕后說話人——產品生產商——和觀眾構成。
更重要的是,這個廣告是由國外著名童星——Messy Marvin——拍攝的。這就是所謂的“明星效應”。大部分的廣告都采用了這種方式,其中也包括上面提到的對話型廣告。在廣告中聘請明星是生產商慣用的方式,以期縮短生產商和潛在買家之間的距離。
(3)廣告中的對話模型總結及其他對話性特征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廣告對話模型:圖3.1
通常來說,在廣告中會有一個“熒幕說話人”(也可能是生產商代表),說出生產者的想法,并說服消費者購買產品。生產商想傳達出的信息就會被這個說話人“說”給觀眾,并與觀眾“交流”?!盁赡徽f話人”可能會不存在,但實際聽話人——潛在買家——是永遠存在的。
此外,在這種廣告中,我們還會聽到類似“請”,“快來/做……”,“您(你)”等字樣。這些話可以使廣告對話效果更逼真,拉近聽話人與說話人(無論是哪一個)之間的關系,增強說服力。
4.結語
廣告對話性是為了更好展示產品引人注意的特性,也有助于解釋廣告內容。對話性可以讓觀眾對廣告中的產品更有印象,讓他們在第一時間想到廣告中的產品。無論是對話型廣告還是獨白型廣告,他們都包含了對話性的特點,讓觀眾在無意間與生產商進行交流,并使觀眾對其商品產生印象,從而達到使觀眾購買的目的。(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Bkhtin.M.The dialogic Imagination[M].Translated by Caryl Emerson & Michael Holquist.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1996: 262.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3]巴赫金.巴赫金全集(中譯本)[M].錢中文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辛斌,陳騰瀾.語篇的對話性初探[J].外國語,1999,(5):8-13.
[5]朱詩花.論廣告語篇對話性[J].山東外語教學,2004(1):110-113.
作者簡介:夏士周(1990-),男,滿族,遼寧大連人,在讀碩士,單位: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1.引言
廣告是商品生產者和廣告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一種溝通方式。它往往會通過簡短的發(fā)言和新奇的想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如今的熒屏中,更多地出現了在情境中的對話或獨白這一類型的廣告。它們吸引著觀眾,更帶給觀眾一定的信息。廣告不僅是一組構思良好的詞匯,更是一種組織完整的語篇。本文中我們將從對話性角度分析廣告,試圖發(fā)現廣告中的對話性特點。
2.巴赫金的對話性理論
對話性是巴赫金話語理論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巴赫金認為,語言本質上是話語而不是句子,從根本上來講也就是對話。話語是一個雙方的行為,它是由話語發(fā)起者和話語含義共同決定的,而這恰恰是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相互關系的產物。他還把如何在不同的交際場合理解和使用語言、在特定情況下的話語交際價值納入到了自己的研究范圍內。這樣,作者和讀者、作者與人物、當前文本與其他文本之間也可以形成對話。也就是說,從巴赫金的觀點看來,任何語言都是對話性的,對話性是所有篇章(或話語)的基本要素。
韓禮德提出的語言三大元功能中包含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一定程度上來講,在交流方面,廣告就可以被看作是一個語篇。換句話說,廣告不是單向的“說話”,而是與觀眾進行“交流”。因此廣告受眾對廣告所承載信息的理解是很重要的。而這就涉及到廣告中如何承載信息。
3.實例分析
(1)對話型廣告
(3.1)媽媽:孩子感冒,發(fā)燒,咳嗽。
小葵花醫(yī)生:多半是肺熱,用葵花牌小兒咳喘口服液,清肺熱,止咳化痰,抗流感。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媽媽記住哦。
(小葵花肺熱咳喘口服液廣告)
當廣告公司設計廣告時,他們會考慮商品潛在客戶的反應,這些反應也會影響他們的想法。也就是說,廣告商會將自己定位為觀眾,向生產商提問。因此,在廣告形成的過程中,廣告商將通過“交談”的手段來完成廣告。換句話說,這種廣告實際是生產商和觀眾之間在對話。借用或者創(chuàng)造一個與產品相關的角色是廣告商常用的一種方式。
(3.2)何姿:啊,油斑,麻煩了。
吳敏霞:不怕,祛油斑,有新招,藍月亮手洗專用洗衣液,專門配方,干衣時,原液直接涂在油斑處,五分鐘后正常洗滌。看,油斑沒了。
何姿:哇,好干凈啊。
(藍月亮洗衣液廣告)
這則廣告表面上是無關產品利益的兩個人的對話。但其中之一是產品的買家。也就是說,她是生產商的代表。因此,他們的對話實際上也是是生產商和觀眾之間的對話。
因此從上述廣告中可以看出,無論廣告公司如何設計,在對話型廣告中,“說話人”都是生產商,而“聽話人”是觀眾。盡管在廣告中角色之間有各種關系,但最根本的是生產商(或廣告商)與觀眾之間的關系。
(2)獨白型廣告
那么,獨白型廣告是否也有對話性呢?
(3.3)Hi,my names Messy Marvin.
I got that name because no matter how hard I tried,my room and my clothes always messy.But then one day,Mom brought home thick,rich,yummy Hersheys syrup in the no mess squeeze bottle.And before I knew it,I was making the best chocolate milk Id ever had.But I wasnt making a mess; its fun,too.I just pull the cap and squeeze.Nothing drips nothing spills.
Now Moms happy and so am I.
My room and my clothed are still a mess,but at least theres hope.
這是一則獨白型廣告。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說話人并沒有單方面的“說”。她是在向觀眾“說”,說服他們購買。也就是說,它仍然是一個對話,是由在通過屏幕上的說話人為代表的幕后說話人——產品生產商——和觀眾構成。
更重要的是,這個廣告是由國外著名童星——Messy Marvin——拍攝的。這就是所謂的“明星效應”。大部分的廣告都采用了這種方式,其中也包括上面提到的對話型廣告。在廣告中聘請明星是生產商慣用的方式,以期縮短生產商和潛在買家之間的距離。
(3)廣告中的對話模型總結及其他對話性特征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廣告對話模型:圖3.1
通常來說,在廣告中會有一個“熒幕說話人”(也可能是生產商代表),說出生產者的想法,并說服消費者購買產品。生產商想傳達出的信息就會被這個說話人“說”給觀眾,并與觀眾“交流”?!盁赡徽f話人”可能會不存在,但實際聽話人——潛在買家——是永遠存在的。
此外,在這種廣告中,我們還會聽到類似“請”,“快來/做……”,“您(你)”等字樣。這些話可以使廣告對話效果更逼真,拉近聽話人與說話人(無論是哪一個)之間的關系,增強說服力。
4.結語
廣告對話性是為了更好展示產品引人注意的特性,也有助于解釋廣告內容。對話性可以讓觀眾對廣告中的產品更有印象,讓他們在第一時間想到廣告中的產品。無論是對話型廣告還是獨白型廣告,他們都包含了對話性的特點,讓觀眾在無意間與生產商進行交流,并使觀眾對其商品產生印象,從而達到使觀眾購買的目的。(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Bkhtin.M.The dialogic Imagination[M].Translated by Caryl Emerson & Michael Holquist.Texas: University of Texas,1996: 262.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3]巴赫金.巴赫金全集(中譯本)[M].錢中文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辛斌,陳騰瀾.語篇的對話性初探[J].外國語,1999,(5):8-13.
[5]朱詩花.論廣告語篇對話性[J].山東外語教學,2004(1):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