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延文
先賢孔子對于水頗多稱道,《論語·雍也篇》中道:“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這里大概是說人的智慧可以從水的流動當中體悟出來,并從中獲得生命的大歡樂。在《論語·子罕篇》中還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彼巧?,也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和延續(xù)的象征。譚仲池先生的《水和天堂》①出版已有十年,閱讀起來仍新鮮如初,不染塵埃,這自然也得益于水的潔凈之力?!端吞焯谩芬还擦嫞謩e為:湖光山色,水和音樂,天涯履痕,歌唱生命,異域風(fēng)情和心靈之歌。其中大部分的作品都有“水”的潤澤,有水,乃有天堂,有心靈的圣潔的歸宿。
譚仲池生活閱歷豐富,創(chuàng)作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視野開闊,境界高遠,但其詩歌的根底還是脫離不了生他養(yǎng)他的一方鄉(xiāng)土。在《山野秋雨》當中,詩人如此歌詠養(yǎng)育過自己的故鄉(xiāng)的山巒:“滴在濃濃的綠色上/聲音淡而幽遠/暗云漸漸浮高了/山巒蒙上了一層藍白的霧簾/小鳥不再彈唱/拍翅棲進深深的樹叢/去擁抱遲走的溫暖/這些濕潤而清亮的日子啊/拉長了我對大山纏綿的思戀/”②這首抒情小詩意境沉靜,韻味綿長。類似的詩篇還有很多,如《邊城》《水邊吊樓》 《山里望月》 《在河灣》等,如夢似真,情意綿綿,充滿了迷幻色彩。再如他的《春雨》:“象串串珍珠/灑落在花枝翠葉上/裝飾了綠色的天地//雨姑娘走過彩虹橋/又潑下/碎金萬里//輕風(fēng)從太陽身邊吹來/春日的夢/又香甜又美麗/”③這首充滿夢幻色彩的詩歌,像是一首童謠,顯示了詩人的赤子之心,童真之美就在于心靈的純凈和善良,人最初一念之本心,蕩滌心靈的污垢。
在沈從文的《邊城》里,曾經(jīng)為世人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湘西風(fēng)情畫卷,而其中最為惹人愛憐的要數(shù)“翠翠”,她自然、淳樸、健康,是理想人性的代表?!跋媾嗲椤?,沈從文筆下的“翠翠”就是這個詞語最好的注腳。而屈子早在《九歌》當中就描繪了“湘夫人”這個美好的湘女形象:“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毕娣蛉说募兦?、美好成為了中國詩文化當中關(guān)于女性美的核心意象之一,影響深遠,臺灣現(xiàn)代著名詩人鄭愁予的筆名也來源于此。譚仲池的詩歌當中也有大量的對于“湘女”的描寫,比如《眼睛》:“那汪明凈的湖/蕩漾著迷人的光波/該是月亮溶進水中/才有這流盼的清澈/久久地凝視啊/這清波的夢影里/可流淌著吳剛的戀歌/”④這首小詩清麗、婉轉(zhuǎn),猶如一曲天籟之音。特別是這里使用了“吳剛”的意象。吳剛折桂,徒勞無功,隱隱表達了對一種無望而持久的深沉的愛戀的向往,以及對于沒有功利性的純真之愛的謳歌。在技法上,體現(xiàn)了詩人對于傳統(tǒng)詩歌表現(xiàn)方法和意象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白描之中突有傳神的點睛之筆,令人嘆服。而在這個欲望化的時代里,純潔的愛,更加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
對于健康的人性美的呼喚,是譚仲池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主題。他的《春思》寫道:“那年,我們在山城相見/枝頭的花朵/燃燒著殷紅的火焰/你沒有很多的言語/只愿低頭走過小巷彎曲的石板路//今日,我們天各一方/屋邊的竹林/涂染著濃重的綠色/尾梢在風(fēng)里擁抱陽光的溫暖/落葉在地上守著枯黃的寂寞/遠方的人呵/”⑤這首作品以具象來寫抽象,詩情畫意,完成了一幅具有古典美的風(fēng)景畫。在這里,湘女的柔媚、熱辣,和清澈、真純混融起來,讓人嘆為觀止。在對往事的回憶里,寂寞和清冷,以及年華逝去的淡淡哀愁,都被“陽光的溫暖”所融化,只留下美好的記憶。這也正合了他在《歲月不會老》的詩里吟唱的“越過自己重復(fù)的日子/便能孕育嶄新的青春”⑥的樂觀向上的情懷,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在《墜葉飄飄》一詩里,則贊頌了愛情的堅貞:“坐在樹上想你時/我不怕狂風(fēng)驟起/就是吹落成一片枯葉/也要飄墜在你的窗前//也許你在打掃書閣庭院時/會把我和其他落葉一道點燃……”⑦這首詩同時贊頌了富于獻身精神的無怨無悔的愛戀。
在詩人的作品里,還有不少充滿哲理的思索,沉淀著生活的智慧。比如《花開了》:“花開是一片彩色的笑/笑聲傳送著芬芳/她靠著籬笆沉默/眼前的風(fēng)景寫滿了憂愁//知道愛才不會有孤獨的日子/知道美才不會有單調(diào)的色彩/”⑧這首小詩精致優(yōu)雅,曲折有致,在情感基調(diào)上有著“明-暗-亮”的變化,充滿了禪悟之美,激勵我們要用“愛”和“美”來譜寫多彩的人生,對抗物欲的侵擾。即使從日常小事上,詩人也能得到機智的穎悟,比如這首《我哭》:“我哭了/哭出的淚聲/滴醒了窗外的花夢/是因妻愛我太深了/竟使我從不敢遠行//幼時的風(fēng)雨骨骼/孩時的血火心靈/都被溫柔成一個瘦弱的影子/不再有激奮的歌吟//我哭了/面對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只能欣羨別人的鐵馬風(fēng)塵//我的愛妻呀/你可還有異外的靈性和智慧/把我塑成另一個屬于你的男人/”⑨能夠被多情的湘女愛著,墜入溫柔鄉(xiāng),這看起來是幸福的事,但卻讓丈夫感到了被束縛,無法實現(xiàn)男兒漢馳騁天下的報復(fù),這乍看起來有一點矯情,但卻很符合現(xiàn)代社會的夫妻生活的現(xiàn)實。事實上,從敘事文學(xué)作品,比如小說,描寫夫妻之間的微妙的情感變化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現(xiàn)代生活當中的兩性關(guān)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xué)主題,以詩歌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卻別具一格。用詩性的經(jīng)驗來表達類似的主題,比較敘事文學(xué)來說,更容易被人接受,也顯得從容得多。當然,除了家庭關(guān)系之外,男女之間也會產(chǎn)生更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復(fù)雜的情感關(guān)系,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往往是一個大難題。在《女人的背影》當中,詩人感嘆道:“最神秘、迷人的是/女人的背影/那是一首含蓄的詩/能讀出清雅的風(fēng)韻//千萬不要讓我看清你呵/那樣會割斷我美好的回憶/”⑩這首詩首先表達的是朦朧之美,距離產(chǎn)生美感;其次,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于異性的尊重,對于美好的事物,應(yīng)該持有“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態(tài)度;再者,也隱含著詩人對于無節(jié)制的性的警惕,遏制人性當中欲望的誘惑。
在《綠野》當中,詩人將兩性關(guān)系推及到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當中,向往一種友好、和諧的美:“那是我們共同的向往/釀出這片蔚藍的湖泊/你攜著我的手/走向綠色的波浪/我為你揭開胸前的紐扣/想讓你聽我的心海是怎樣激蕩/我不敢大口呼吸呵/怕警醒你甜蜜的夢幻/”?在如夢似真的氛圍里,詩人采用了隱喻的手法,將詩的境界從細微瑣屑的日常生活當中拓展、提升到了一個廣闊、深遠的場域。當然,在個人的日常生活的自我吟詠之外,譚仲池先生的詩歌寫作還有另外一種類型,那就是從“小我”到“大我”的寫作。這一類型的抒情詩,和新中國前三十年頗為流行的“政治抒情詩”的方式有所不同,應(yīng)該說是這一類的抒情詩,在新時期的社會現(xiàn)實下的發(fā)展和新變。以郭小川、賀敬之等為代表的老一代的政治抒情詩模式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著鮮明的時代性和政治性,反映當時的大的社會主題,在抒情情態(tài)上,往往用“我們”來取代“我”,個人的情感被集體的情感所代替,個體的情感需要基本上是不受重視的。而且,這一類抒情詩還會帶來另外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如果劃分了“我們”,那么,相應(yīng)的,就會產(chǎn)生一個對立面——“他們”,這種隱含著的敵對的立場,會在一定程度上扭曲情感的客觀程度而使其情感狀態(tài)陷入迷狂之境。這也是為什么在20世紀的80年代中后期,政治抒情詩的模式幾乎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特別是進入到20世紀的90年代之后,詩人甚至?xí)幸鉄o意地規(guī)避這一類的詩歌抒情模式,仿佛那些堅硬的善變之物會在翻云覆雨之間玷污詩歌的美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道路越來越趨向于自我封閉,并降低了對于社會現(xiàn)實的介入力度。譚仲池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另外一翼就是“大我”的書寫,它介于“我”和“我們”之間,開辟出來另外一條詩歌的道路。這里既有個體的生命經(jīng)驗,也兼顧集體的需要和限制,可謂是一種有益的詩歌抒情方式上的探索。
譚仲池在2010年底創(chuàng)作出了6000行的長詩《東方的太陽》,2011年由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一經(jīng)推出,就得到了極大的反響。在談到創(chuàng)作這首歌頌祖國母親,歌頌東方文明的政治抒情詩的初衷時,譚仲池說:“中國歷經(jīng)磨難而不衰,中國有今日,中國能夠在面臨諸多挑戰(zhàn)和嚴峻考驗的世紀之初,實現(xiàn)騰飛,靠了什么?什么是中國的靈魂和精神?什么是中國的道路和未來?什么是中國的經(jīng)典和創(chuàng)造?我清楚,如此重大的命題當然非詩所能表達和闡釋,但我依然朦朧感覺到詩神完全可以施展它的魔力,用詩的思想深邃,詩的意境和富有音樂美的節(jié)奏韻律,一定能極雅致和純粹莊重而又生動形象地構(gòu)畫一座中國現(xiàn)代文明的金字塔,應(yīng)當讓中國放射的思想光芒照亮歷史新紀元?!?這首詩通過對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0周年的風(fēng)雨歷程的描寫,以藝術(shù)的方式來展示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在祖國歷史和現(xiàn)實的河流上游動。我是在尋覓五千年文脈的蒼涼履痕;尋覓龍的化身和精神;尋覓母親帶著她的兒女走過的何其曲折、艱難,卻又是悲壯、雄渾的生命歷程;尋覓生動表意的象形文字和骨骼;尋覓西方人永遠不能破解的東方神韻?!?
在詩集《水和天堂》的第三輯“天涯履痕”當中,描寫了詩人在新疆、西藏、云南、浙江、成都、西安等地旅行時的見聞,和一般的紀游詩不同,譚仲池除了贊美祖國壯麗的山河之外,還將現(xiàn)實和傳說融匯在一起,將個人和集體用情感的紅線串聯(lián)起來,立足當下,展望未來,譜寫蕩氣回腸的美妙詩篇。在組詩《抒情的天山》當中,描寫到天池時,他說:“天池,我不怪你也讓我癡戀/只因觀天望地你一如當初清純/可你知道現(xiàn)今乘車騰空而來的湘人/心中都在崇拜一種怎樣的神圣/”?懷有敬畏之心,方能洞悉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火焰山》里,詩人用飽滿的情緒謳歌了吐魯番人民的勤勞、善良、智慧和勇敢:“血液和汗滴勇敢和雙手/在山間無數(shù)的溝谷中/挽著石頭雕刻溶化石巖播種/終于滋潤出綠蔭,開掘出清流/描畫出村莊,催放出果實和智慧,愛情的花瓣/于是在吐魯番人走過的千萬條風(fēng)雨路上/每個腳印里都燃燒著/信念和創(chuàng)造的輝煌火光/”?在這些詩篇里,集中描繪了在民族大團結(jié)、大融合的背景下,全國各族人民共同開發(fā)大西北時表現(xiàn)出的兄弟情深。在組詩《西藏放歌》當中,詩人用奔放的旋律,浪漫的情懷表達出真摯的熱愛:“陽光璀璨的上午/貢嘎的土地上,藏柳特別的青翠/整潔而寬廣的柏油公路/散發(fā)著青稞成熟的芬芳/一片金色的波浪托著汽車飛翔/”?那些潔白的哈達和羊群,輝煌的神殿和雪山,都在凈化和裝點著我們的記憶和靈魂。
詩集的最后三輯基本上是以歌頌祖國為主題的,如《天安門上空的雪》 《祖國贊美詩》 《讓我們祝福祖國》 《激情中國》 《為祖國祝?!返鹊??!白鎳边@樣的詞語已經(jīng)很少在個人的抒情詩寫作里出現(xiàn)了,這么集中的對于“祖國”的描寫在當下的詩壇實屬罕見?!赌闶且豢脴洹?《光榮屬于英雄的南海艦隊》 《請給總理捎句話》等贈詩,也表達了詩人對于當代英雄的贊頌。在《愿祖國永遠年輕》當中,寫道:“那是一個鋪滿陽光的窗口/那是一條流著春風(fēng)的公路/那是一座載著鮮花的橋梁/那是一個飛翔著夢幻的塔樓/那是一片奔騰著熱氣的土地/那是一片播種著希望的原野/那是一個寧靜的港灣/那是一個威嚴的哨所/十三億人民十三億顆心/十三億次祝愿十三億回眷戀?!?在這里,抒情的基調(diào)高昂、低沉兼?zhèn)?,夾敘夾議,將壯闊、豪邁的胸懷展現(xiàn)出來,讓人心潮澎湃,壯懷激烈。由此看來,詩人寫出《東方的太陽》這樣的輝煌巨制并不那么出人意外,上述詩篇都在為此默默做著醞釀和準備。
應(yīng)該說,《水和天堂》這部詩集,是詩人譚仲池的一部重要的作品,能夠代表他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和藝術(shù)特點。在《詩,寫自己的心情》當中,詩人說出了自己的藝術(shù)觀:“要別人記住你的詩,喜歡你的詩,沒有別的辦法??砍醋骱妥源底岳迺m得其反,唯一的選擇,就是要真正寫好自己的心情。要使自己的心情,同美的詞韻、美的形體幻化成比好心情更奇妙、更自然、更真切、更透亮、更豐富、更深邃、更委婉的詩篇?!?可以說,詩人很好地實踐了他的詩歌觀。他非常重視詩歌的接受和傳播,盡量使用優(yōu)美的詞語,動聽的韻律來表達真情實感,使讀者容易理解,并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這和當下詩歌寫作當中的晦澀和自我封閉剛好相反。譚仲池的詩歌富于想象力,以浪漫主義的基調(diào)來表達深沉的情感,塑造意象和意境來深化哲理和智慧。在語言運用上,將口語典雅化,純凈化。詩人還注意吸納東西方優(yōu)秀的詩歌傳統(tǒng),將其靈活運用,在句式和結(jié)構(gòu)上都有創(chuàng)新,做到了詩的音律美和形體美的結(jié)合。在作品主題上,既有發(fā)自個人心靈深處的吟詠,也有歌頌時代和祖國的詩歌,聲情并茂,恰如其分,既能體現(xiàn)時代生活的真實經(jīng)驗的客觀性,同時對于民族的精神氣質(zhì)和文化品位又有一定的反映。這些都是詩歌必備的優(yōu)良品質(zhì),在當代詩歌寫作當中,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的詩歌當中,以其難得的公共性和想象力而具備了獨特的品質(zhì)和價值,值得我們對其進行更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和考察。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譚仲池:《水和天堂》,香港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頁、第14頁、第21頁、第24頁、第40頁、第 57頁、第 72頁、第 47頁、第54頁、第77頁、第154頁、第156-157頁、第 172頁、第193頁、第270頁。
??譚仲池:《我寫長詩 <東方的太陽>》,《湖南日報》2011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