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蔡寄鷗的傳奇創(chuàng)作及其戲曲史意義*

    2014-08-15 00:44:01左鵬軍
    文學與文化 2014年2期
    關鍵詞:傳奇

    左鵬軍

    中國近代戲曲乃至近代文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較少被知曉,更少被認可;中國近代戲曲和近代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發(fā)掘和發(fā)現(xiàn)一些有意義、有意味、值得記憶、值得深入研究的作家與作品、現(xiàn)象和問題。本文擬討論的蔡寄鷗及其戲曲創(chuàng)作,可能就是一個這樣的問題。無論是從蔡寄鷗個人生平經歷、思想變遷、文學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看,從地方戲曲與文學、區(qū)域文化的角度來看,還是從中國近代戲曲史、文學史、報刊史的角度來看,對于蔡寄鷗及其戲曲創(chuàng)作與相關著述,確有予以更多關注和深入研究的必要。

    一 蔡寄鷗及其著述

    蔡寄鷗(1890-1961),原名天憲,又名乙青,號烏臺、藜閣,筆名崎嶇、濟民。湖北黃安(今紅安縣)人。世代業(yè)儒,至其父時開始衰落。十四歲中秀才,同年父病故,往親戚家教讀并刻苦自學。光緒三十一年(1905)考入兩湖師范學堂。因生活困難,開始向《漢口中西報》等投稿,稿酬補貼家用。其時結識詹大悲、胡石庵等革命黨人,由蔣翊卉介紹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后轉為國民黨黨員。1911年秋于兩湖師范畢業(yè)。1912年任武昌《民心報》編輯,兼為《中華民國公報》寫小說。因發(fā)表《哀大江報》一文開罪黎元洪,次年該報被查封。同年秋任《震旦民報》編輯、主筆,發(fā)表社論、小說諷刺黎元洪,使該報又被查封。1914年在漢口德隆紙?zhí)柦甜^,同年加入中華革命黨。又在漢口租界辦《漢口上報》,參加討袁運動。袁世凱死后,寫《墜花樓》(后改名《瀛臺夢傳奇》)嘲笑其帝制自為,被時人譽為“諷時事、正社會之佳作”。1916年后,先后任《大漢報》、《正義報》、《崇德公報》編輯,其間還曾任天主學堂校長。1926年北伐軍入武漢,即赴南京、上海。1928年返回武漢,先后在《湖北日報》等報刊任編輯。1929年起先后創(chuàng)辦《光明報》、《水晶宮報》和《震旦民報》;其中《震旦民報》為時最長,從1931年創(chuàng)辦起至1938年武漢淪陷前停刊。諸報刊對各系軍閥頭目均有評詰,唯對段祺瑞、蕭耀南、湯化龍等有褒揚之語。1939年3月,任汪偽《大楚報》編輯主任,半年后報社改組,辭職以寫小說為業(yè)。1943年寫成武漢第一部新聞史專著《武漢新聞史》,以“秋蟲”筆名在《兩儀》月刊連載,并出版單行本。1944年回黃安、麻城,為宗族修族譜。日本投降后復歸武漢,以為《民風報》、《正風報》、《漢口導報》等小報寫稿謀生。

    1949年以后,蔡寄鷗因日軍侵華戰(zhàn)爭中的行為被判處死刑,獲赦免后在湖北省文工團工作。1950年起,蔡寄鷗在武漢,一邊學習,一邊為救濟院盲藝人編寫劇本,旋至湖北省文教廳巡教團任研究員,從事戲劇與曲藝創(chuàng)作和研究。作品編為《解放曲》、《翻身謠》、《紅革調》等,并寫有劇本《李闖王》等。1953年參與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地方志研究與編寫工作。后任湖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和湖北省政府參事室參事,參加《湖北省自然災害歷史數(shù)據》的編輯工作。1954年7月,結合自身經歷寫成《鄂州血史》,1958年由香港龍門聯(lián)合書局出版。此外還著有《水鏡》、《豆棚瓜架下》、《王媽媽的裹腳》、《癩痢頭上放霞光》、《杜鵑魂》等作品?;貞涗洝端氖陙砺勔婁洝芬酁槠渲匾髌分?。其戲曲創(chuàng)作除傳世的《秣陵血傳奇》、《瀛臺夢傳奇》(含《瀛臺夢傳奇續(xù)編》)二種外,尚有《華胥夢傳奇》(載《民國日報》),《國恥圖傳奇》(載《大漢報》),《蓮花公主傳奇》(載《大漢報》),《新空城計傳奇》(載《震旦民報》)。后四種筆者未能獲見,似均未有傳本,詳情待考。

    二 《秣陵血傳奇》與反清思想

    《秣陵血傳奇》,全名《明末軼史秣陵血傳奇》,載《崇德公報》第五號至第三十二號,中華民國四年六月二十七日(1915年6月27日)至洪憲元年一月二十三日(1916年1月23日)出版。作者署“烏臺”。

    《崇德公報》在武昌出版發(fā)行,由廖輔仁任總理人,徐侗、我聞任主任,劉炳先、徐毓黃任編輯,湖北官紙印刷局印刷,天主堂文學書院發(fā)行。每逢星期日出版,每月出版四期,全年四十八期。筆者所見該刊唯缺第二十九號?!睹髂┹W史秣陵血傳奇》發(fā)表于《崇德公報》時署名“烏臺”這一事實本身,即已可基本確認是蔡寄鷗所作。再從有關事實來看,蔡寄鷗當時正在武漢,且在其擔任《崇德公報》編輯期間;劇作所表現(xiàn)的內容主題也符合當時蔡寄鷗的思想特點。綜合以上情況,可確認這部連載于《崇德公報》、署名“烏臺”的《明末軼史秣陵血傳奇》為蔡寄鷗所作。這一戲曲史、文學史事實以往并不為研究者知曉,也未引起應有的注意,故特作此說明。

    《明末軼史秣陵血傳奇》所見各出為:首為《起講》、第一出《野吟》、第二出《家語》、第三出《視獄》、第四出《寄書》、第五出《離家》、第六出《墮網》、第七出《私瘞》、第八出《魂歸》、第九出《血書》、第十出《義養(yǎng)》、第十一出(筆者按:此出未刊出目,當系漏載)、第十二出《入宮》。所缺之第二十九期當即第十三出之開頭部分,出目未詳;第三十期至第三十二期所載也當系此出內容,第十三出未完。《崇德公報》最后一期即第三十二期刊出此劇之后,仍標明“未完”二字,可見此劇篇幅頗長,全劇出數(shù)未詳。

    劇寫清兵南進,明朝覆滅,南明王朝成立于南京。僑居南省之山東郯城人氏余醒初,為東林黨人,復社成員,富有才華,不思利祿,曾與陳定生、吳次尾等人辱詈阮大鋮,與之結怨。阮大鋮重掌朝權,余醒初遂辭去,與妻子、錦衣侍衛(wèi)張薇之女張隱娘在城外桃花莊上種田灌園閑居,然依舊心懷國事,憂患時局。阮大鋮為報舊日仇恨,羅織罪名,在蔡益所書局中將吳次尾、陳定生、侯方域三人系獄。雖經張薇周旋,然亦無法放人。張薇前往探望,吳次尾將書信一封托張薇轉交余醒初。張薇見事已難為,遂以養(yǎng)病為由,杜門不出。余醒初得吳次尾書信,悲憤之極,即前往南京城營救,在城門口即被宰相馬士英、兵部尚書阮大鋮手下抓住,嚴刑拷打。余醒初大義凜然,當面痛罵馬士英、阮大鋮之奸惡,被斷舌畢命。馬士英府內一下人將余醒初尸骨掩埋,又將阮大鋮派去欲殺余醒初妻子之人殺死,并前往告知消息,設法營救張隱娘。張隱娘得知余醒初被殺的消息,即決定前往復仇,手刃奸賊,遂將孩子棄在曠野之中,留下血書一封,說明前因后果,身藏寶劍,入京尋仇。余醒初之子被隱居的一位六十多歲的原禁中老獄卒在秋野中撿到,并大義收養(yǎng)。張隱娘喬裝成賣花女,混入南京城,方得知父親已經去職,乘阮大鋮為皇帝招募歌伎之機,進入阮府,得見阮大鋮。阮大鋮見張隱娘之美貌,欲將其據為己有,因二夫人反對,才決定將張隱娘送入宮中。張隱娘要求阮大鋮親自護送,并準備入宮之后,尋找機會在殿前刺殺權奸馬士英(筆者按:因缺部分曲文,此處情節(jié)不連貫)。清軍南下,南京城危在旦夕,皇帝不思國事,沈酣歌舞,粉飾太平,僅楊士驤擁兵全力鎮(zhèn)守。眾官員投降,滿軍進入南京城內。劇本刊載至此而止,從《起講》中概述故事情節(jié)的【沁園春】詞和定場詩中可知,此后尚有許多情節(jié)待展開。

    《起講》首先以【滿江紅】開場:“奔走廿年,消損了眉痕幾許。做一個隨風飄泊,落花無主。蜀鳥啼殘歸去血,楚騷賦罷離憂句。嘆大千世界一身微,無容處。 貧且病,家難住,愁且恨,口難述。把親恩國恥,兩肩擔負。游子夢回邊塞月,詞人淚盡寒江雨。暫攜將檀板覓漁樵,相容與?!逼浯我浴厩邎@春】敘故事梗概云:“奸佞當朝,賢良匿跡,宗社為墟。有壯士沖冠,捐軀報國。深閨飲恨,嚙指成書。匕首輕攜,尺孤何托。寒雨連江夜入吳,英雄事,這江東獨步,不讓專諸。 夷軍所至皆屠,看赤血橫流白骨枯。嘆昔日偏安,堂前燕子,今朝變起。釜底游魚,賣國爭功,斷頭食報,到此思量悔也無?林泉下,有歸來逸叟,彈鋏長呼?!睒四繛椋骸盎⒖谳p投,斷送了金剛百煉的魯男子;蛾眉倒豎,惱煞了劍氣昂藏的聶隱娘。無地自容,氣壞了靦顏事賊的大奴隸;戴天不共,結束了血書包裹的小兒郎。”

    《明末軼史秣陵血傳奇》開頭《起講》,末扮五云山人道上場詩及自我介紹,此“五云山人”似為作者別號,這段文字或可作為考察此劇作者及其創(chuàng)作觀念的材料,錄之如下:

    國魂今夜宿誰家?托彼東方不可些。讀罷大招歸未得,空將血淚灑天涯。俺乃五云山人是也。一身落拓,四壁凄涼。學書學劍,都緣畫虎不成;填曲填詞,尚是倚馬可待。承鼓客之遺風,半皆傳恨;掃教坊之舊習,生恐誨淫?,F(xiàn)值此納幣議和之日,正吾人臥薪嘗膽之時。可笑隔江商女,猶彈玉樹遺音;誰憐避亂昆生,唱盡秣陵哀曲。咳!中國之大,同胞之眾,難道說就是這樣的信水流舟么?俺雖白面書生,未獲從戎萬里;尚有生花妙筆,借他橫掃千軍。翻開歷史,寫將愛國男兒;編入詞場,藉作驚人棒喝?,F(xiàn)在《秣陵血》一部,業(yè)已告成,經本園排演熟了,蒙諸君厚意,踴躍爭觀,老夫興會淋漓,不免撥冗登臺,替諸君略談梗概也。

    《明末軼史秣陵血傳奇》借歷史故事傳達時代精神,表現(xiàn)革命激情,反映了年輕的革命黨人鼓舞同胞、反清革命、民族覺醒的熱切向往,也反映了近代傳奇雜劇雄渾剛健、激越遒上風格的一個重要側面。因此,當視之為近代傳奇雜劇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惜其全貌已難獲見。關于此劇及其作者的情況,希望能有更多發(fā)現(xiàn)。

    除《明末軼史秣陵血傳奇》外,蔡寄鷗還以“烏臺”之名在《崇德公報》發(fā)表過如下作品:第八號載其新樂府《部長逃》一首;第十六號載其新樂府《六君子》一首,又有寓言《老婦淚》、《職蜂》、《杜鵑》三則;第十九號載其《寄擁香居主(自述也)》詩一首,又有雜俎《知事病》、《犬巡查》二則;第二十二號載其寓言短篇《嫠婦之一悲一喜》。由這些作品中可見蔡寄鷗思想、性情、創(chuàng)作特點之一斑,亦可見他參與編輯《崇德公報》的同時也作為該刊作者的若干情況。

    由于多種政治文化原因,蔡寄鷗其人及其作品已多年不為人們所注意。發(fā)表于《崇德公報》的這些作品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值得重視。其《部長逃》詩云:“堂堂乎部長張,一心干祿何猖狂。國帑盡是民膏血,任爾吸取如貪狼。下民易虐君可欺,文人筆鋒安可當?鐵面御史立朝綱,皇皇章奏驚君王。君恩斷絕不能續(xù),火車翩翩辭陛去?;履也羁蔂I菟裘,覓得愛姬租界住。詎知御史意未足,二次飛彈如雨注。九重宮殿降綸旨,一路警偵皆網布。坐對綠珠淚暗垂,虞兮虞兮奈何許?茫茫宇宙寬,無地容吾汝。仰首徒為項羽歌,問心安用石崇富??磥砘潞?酂o涯,朝為權勢炙手熱,暮作英雄失路嗟。御史錚錚真可夸,借爾彈力懲群邪。吁嗟乎!還恐群邪懲不盡,朝中豈少劉綿花?”其《六君子》詩云:“昔時變政六君子,出師未捷身先死。今日變政六君子,十目所視手所指。時歟勢歟兩不同,憲政主張如一致。彼為憲政殺其身,此為憲政敗其名。敗名博得一時寵,孰若殺身千古榮?世間有幸有不幸,一生一死為關津。君不見海外逋逃稱賊子,又不見烈士祠中三烈士?”凡此均可見作者對當時時事的強烈關注,與《明末軼史秣陵血傳奇》所表現(xiàn)的內容與思想有明顯的一致性。

    20世紀初,反清抗敵、民主革命思潮興起之后,出現(xiàn)了愈來愈多的揭露滿清血腥統(tǒng)治、宣傳民族覺醒的各體文學作品,形成了一個頗為壯觀的文學創(chuàng)作高潮,引起了當時文壇主潮和創(chuàng)作風氣的顯著變化。在這種政治思潮和文學創(chuàng)作思潮的影響觸發(fā)下,近代詩詞、文章、小說、戲劇中都有許多此類題材的作品。僅就傳奇雜劇創(chuàng)作而言,蔡寄鷗的《明末軼史秣陵血傳奇》雖然產生的時間并不早,但以其對明末反清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顧與描繪、清晰的民族意識和堅定的反清思想、堅毅犀利的文風和深沉悲壯的氣勢,仍然顯示出獨特的思想追求和藝術價值。因此,在蔡寄鷗及其戲曲創(chuàng)作尚未受到充分關注的當下,此劇值得予以應有的重視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 《瀛臺夢傳奇》與民初政壇

    《瀛臺夢傳奇》原名《墜樓花傳奇》,初刊《大漢報》,刊出時間未詳。漢口震旦民報社民國二十一年九月(1932年9月)初版,為“寄鷗叢書之二”(“寄鷗叢書之一”情況未詳),分為兩部分:前為《瀛臺夢傳奇》,劇名前有“最新實事小說”六小字,署“寄鷗”;后為《瀛臺夢傳奇續(xù)編》,署“黃安蔡寄鷗著”。二者合訂為一冊。

    全書卷首有蔡寄鷗、陳孝芬等人序文四篇(其中序一、序四為蔡寄鷗所作,序三為陳孝芬所作,序二不署作者姓名)。

    陳孝芬序文中寫道:“記歲在癸丑,寄鷗時主《震旦民報》筆政,著有《新空城計》傳奇小說,敘事多涉黃陂。黃陂以為張其丑也,始以利誘,繼以威脅,卒不為動,曰吾頭可斷,吾口不可鉗。書成,海內遂無不識寄鷗者。茲寄鷗垂老矣,猶復賈其馀勇,續(xù)成《瀛臺夢傳奇》,所舉之人之事,均于民國歷次變遷攸關。以司馬之奇才,譜遏云之逸韻。鏗鏘協(xié)律,比之《西廂記》而無慚;慷慨悲歌,方之《桃花扇》以何愧。世有董狐,當以此書為可采矣?!睆闹锌芍碳您t創(chuàng)作此劇的部分情況、相關史事,特別是此劇以紀實筆法描述民國初年重要史事人物的用意;亦可見陳孝芬對蔡寄鷗傳奇的高度評價。

    《瀛臺夢傳奇》,凡三十二出,前另有《破題》。出目為:第一出《家宴》、第二出《春愁》、第三出《悲世》、第四出《拒奸》、第五出《筆誅》、第六出《威脅》、第七出《訪美》、第八出《贖身》、第九出《籌安》、第十出《對泣》、第十一出《智逃》、第十二出《義舉》、第十三出《削號》、第十四出《養(yǎng)疴》、第十五出《警訃》、第十六出《葬花》、第十七出《追悼》、第十八出《喜延》、第十九出《私會》、第二十出《鬧院》、第二十一出《倒閣》、第二十二出《會議》、第二十三出《乞和》、第二十四出《餞別》、第二十五出《入京》、第二十六出《解會》、第二十七出《復辟》、第二十八出《死諫》、第二十九出《矯令》、第三十出《潛逃》、第三十一出《客淚》、第三十二出《馀韻》。

    《破題》以【江紅】(筆者按:即“滿江紅”)開場:“儂豈無家?恨只恨匈奴未滅,嘆年來書劍飄零,歷盡磨折。壯志難期天下雨,夢魂飛破關山月。把親恩國恥擔雙肩,何時歇? 補不得,金甌缺;看不盡,紅羊劫。最傷心好好男兒,都無遺孑。國破還容吾舌在,凄涼檀板聲聲血。剩興亡舊話付漁樵,同君說?!逼浜笠浴厩邎@春】述劇情大意云:“彼美人兮,笑可傾城,貌可羞花。嘆紅顏淪落,命同飛絮。青衫寫恨,曲訴琵琶。蝶去蜂來,倩誰管領,義士從無古押衙。多情者,有江州司馬,同是天涯。 皇恩九錫頻加,笑王氏當年挽鹿車。悵雀臺春鎖,周郎短氣,侯門路絕。蕭史興嗟,恨海難填,冰山易倒,一世英雄安在耶?從今后,問烏衣燕子,飛到誰家?”《破題》之末有標目云:“媚上司的惡都督搜羅美女,管閑事的弱書生誤入官牢。蓄豚尾的活天師肆行無忌,戲貂蟬的小呂布竊負而逃?!?/p>

    第三十二出《馀韻》作者總結作意云:

    我看古來政治之興亡,都脫不了美人的關系。一幕帝制的活劇,有一個小鳳妹做線索;一幕復辟的活劇,又有一個王克琴做線索。正如《桃花扇》傳奇題中所云:一代興亡,都系諸桃花傳底??梢妺D人魔力,足以左右江山。我雖然沒有孔稼軒那種才調,做一本可歌可泣的《桃花扇》傳奇,但是帝制與復辟的事實,天然結構卻與《桃花扇》傳奇一般無二。我也不免學丑婦效顰的故事,譜成一本傳奇。雖則昆曲已廢,廣陵散非復人間,而據事直書,成一部稗官小說,也可作為豆棚瓜架酒后茶馀之談助。詞句工拙,我又何暇計及哉?主意已定,我就此著手編輯起來。因為帝制與復辟,都是做夢一般,這一部傳奇的命名,正用得著瀛臺夢三字。我就用這個名色,作為全書的綱領吧。書童,快取張筆過來,待我譜一曲長歌,作為此書的結論。(雜取文具上)(生作吟哦書寫狀)哈哈,曲已譜就,我且放歌一回。

    【摸魚兒】二十載江湖落拓,書劍一肩來去。桑田滄海悲無限,閱盡興亡幾許。繁華處,空剩取青青十里隨堤柳,水畔漁樵,梨園子弟,舊話已塵土。 瀛臺夢,一幕又添一幕,都道江山有主。漁陽鼙鼓催人急,驚破霓裳歌舞。傷心處,偏不許溫柔鄉(xiāng)里人住。浮生若夢,嘆夢去無蹤,夢來無跡,盡是癡心人語。

    哈哈,看起來天下之事,無非大夢一場,必至身死之時方才是夢醒之日。一般政場人物,爭權奪利,殺戮相尋。他們那里知道富貴繁華,卻是一(引者按:此處疑脫一“場”字)春夢也?。?/p>

    【尾聲】笑爭權奪利人無數(shù),卻不道眼前富貴無憑據。這正是夢中蕉鹿醒時無。

    上引文字中,至少如下一些方面是值得特別注意的:此劇的用意是表現(xiàn)袁世凱帝制活動和其后的張勛復辟事件,具有明確的以戲劇存信史、反思歷史興亡成敗經驗教訓的意圖;對于復雜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表現(xiàn),采用《桃花扇》“以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的戲劇結構,亦可見《桃花扇》對于后世的深遠影響。

    《瀛臺夢傳奇續(xù)編》,凡二十二出,出目為:第一出《開場》、第二出《植黨》、第三出《舌爭》、第四出《訪菊》、第五出《治游》、第六出《私逃》、第七出《阻駕》、第八出《非攻》、第九出《撤防》、第十出《誘擒》、第十一出《疑案》、第十二出《懲禍》、第十三出《祝壽》、第十四出《秘戲》、第十五出《集會》、第十六出《拒婚》、第十七出《偕遁》、第十八出《分金》、第十九出《卻媒》、第二十出《捧場》、第二十一出《迎美》、第二十二出《放歌》。

    第一出《開場》以【高陽臺】開場云:“十年讀書,十年磨劍,平生一事無成。老去填詞,偏教浪得虛名。綠深門戶啼鵑外,小窗間書架縱橫。盡蕭閑浴研臨池,潑墨堆云。 瀛臺夢醒人何處?悵秣陵秋老,銅雀春深。景地依然,江山局局翻新。舊時曾寫《桃花扇》,笑談時玉麈風生。最難忘敬亭檀板,昆老瑤琴?!逼浜笠浴厩邎@春】述劇情梗概云:“猗歟休哉,宰相合肥,民瘠且貧。有椒房親戚,貔貅坐擁;長江都督,牛耳同盟。密訂連襟,個中握手,不愛江山愛美人。渾難料,待一成一敗,乃見交情。 被人喚作豬群,枉說是羅漢巍巍八百尊。笑登臺傀儡,被他抬出,捧場胡調,獵艷馳名。費盡心機,自慚形穢,人面終歸崔姓人。凄涼處,嘆曲終人杳,江上峰青?!贝顺鲋┯袠四吭疲骸扒鸀槔喜粩持睘閴?,座上客變成階下囚。象坊橋竟作豬屎臭,虎狼將豈是燕鶯儔。”

    第二十二出即最后一出《放歌》,不僅為《瀛臺夢傳奇續(xù)編》之收束,而且可看作全劇的總結,對深入認識此劇的作法用意與思想主題極有價值。錄之如下:

    (末扮漱石山人上)

    【蝶戀花】少年填詞填到老,老去填詞,畢竟無佳稿。握管自慚才盡了,不堪重夢江花繞。 世界興亡儂看飽,政局如棋,斷送人多少?閑時且唱蓮花鬧,一曲未終都叫好。

    俺乃漱石山人是也,只為《瀛臺夢傳奇》一書,累得我伏案填詞,費盡了許多心血。上篇早已排演,續(xù)編又快要成功。我在這里筆不停揮的編,那一般政治大家,又是一幕一幕的,不住地在那里演。哈,這一場大夢,不知道幾時才醒;這一部歌劇,又不知道幾時才完。真正累煞我了!今日閑下無事,我不免將全書大意,做成鼓詞一段,隨作隨唱,學一個打鼓說書的柳敬亭。各位聽者:

    說書人不住的冬冬鼓兒響,講一段官場夢細聽端詳。新?lián)Q舊舊換新人來人往,海變田田變海變幻無常。說不盡歷史上的公侯將相,看不盡世界上的成敗興亡。那從前專制史權且不講,這民國十幾年硬是戲場。第一班便是那辛亥年間革命黨,一個個是開國元勛氣焰難當。你爭權我奪利自投羅網,癸丑年都變作海外逃亡。第二班便是那洪憲年間帝制黨,一陣陣勸進表拜上袁皇。只道是封爵位子孫同享,又誰知云南軍逼進川湘,一個一個望風降。第三班便是辮子軍前復辟黨,穿朝靴著補套拜賀清王,一批的龍誥鳳恩從天降。沒來由討虜軍殺進朝堂,只落得荷蘭瓶內渡時光。第四班便是太平湖上的安福黨,握政權握兵柄勢力無雙。辦那舉(引者按:那舉疑為選舉之誤)清一色絲毫不放,辦外交守秘密獨自主張。實只說四萬萬無人敢講,又誰知討逆軍殺伐用張。逼著一個一個抱頭鼠鼠(引者按:鼠鼠當作鼠竄)在他方。看起來做官人傲不可長,轉瞬間卻變作大夢一場。有萬頃好田莊也不過日吃三頓飯,有千間好屋宇也不過夜眠七尺床。勸世人把名利關頭看破,到不如一張琴,一枕書,一局棋,一壺酒,終日醺醺在醉鄉(xiāng)。諸位們莫笑我胡言亂講,這卻是官場一曲續(xù)黃梁(引者按:梁當作粱)。

    用鼓詞形式概括全劇內容,出之以說唱結合的方式,增添了戲曲的趣味性與靈活性,這也是以往傳奇中常用的手法。而作者對于民國初年各種政治人物、復雜政治事件、紛繁政治局面的憂慮和評價也寄寓其中,反映了作者的政治見識。

    《瀛臺夢傳奇》從支持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贊同民主共和道路的角度出發(fā),寫民國初年時事,辛亥革命之后的重要事件幾乎都有所表現(xiàn),如湖北都督段祺瑞封閉武昌《大漢報》,袁世凱準備稱帝,籌安會楊度等人為之奔走,蔡鍔、李烈鈞起兵討袁,袁世凱憂懼而死,黎元洪繼任總統(tǒng),蔡鍔、黃興去世,張勛復辟,黎元洪受張勛挾迫解散國會,徐世昌、康有為等擁溥儀復位,以及復辟風潮平定后,總統(tǒng)馮國璋與國務總理段祺瑞之間在國家統(tǒng)一問題上主和與主戰(zhàn)的爭論,各派軍閥之間的勾心斗角、你爭我奪,直系軍閥與皖系軍閥聯(lián)合對付南方革命黨,直皖戰(zhàn)爭,曹錕賄選,等等。作者在表現(xiàn)如此復雜紛繁的歷史事件的同時,還穿插了當時各界人士的許多風流韻事,如張勛買伶人王克琴為妾,蔡鍔與小鳳仙的故事,高昌鏡帶王克芹潛逃,曹錕與妓女小鴨子交好,吳光新征歌逐色,曹錕與伶人劉喜奎的故事,崔承熾與劉喜奎逃往天津,吳景濂與名伶傾心、捧名伶碧云霞,河南督軍寇英杰迎娶碧云霞,等等。

    從創(chuàng)作構思的角度來看,此劇將重大政治事件與各種風流韻事結合穿插來表現(xiàn),明顯豐富了戲劇內容,增強了作品的戲劇性,后者實際上已成為戲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從作品思想意義的角度來看,那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展示了民國初年政治上的混亂紛紜,你爭我奪,將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政治局勢再現(xiàn)出來,固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這些政治人物在政治舞臺上表演背后的種種內容,特別是對某些重要政治人物與妓女、伶人關系的表現(xiàn),實際上也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狀況和政壇風氣,從一個方面揭示了民國初年政壇的真實狀況,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

    《瀛臺夢傳奇》所反映的內容極其復雜,時間跨度也較大,但作者比較注重通過一些關鍵性的人物、事件和場景,來表現(xiàn)這些事件,傳達作者的認識。如第十三出《削號》寫袁世凱得知各省紛紛獨立,不得不取消帝號,嘔血而死的情景,云:

    (雜扮侍衛(wèi)上云)小臣跪奏,吾皇萬萬歲?。ɑ妫┯质悄锹返能姍C?(雜)四川、湖南兩省都宣布獨立了,國家大事,小臣不敢隱瞞。此時滿朝文武,個個心驚,恭候圣裁。吾皇萬萬歲!(花面)咳!他們兩個將軍,都是孤家的死黨。如今見勢不好,一個個背主投降,氣煞我也!

    【叨叨令】你看他函兒電兒,一謎價重重迭迭的勸,哄著我心兒意兒,一會里忙忙碌碌的亂。誰料他兵兒馬兒,一哄中喧喧騰騰的叛,嚇著我手兒腳兒,一霎時驚驚惶惶的戰(zhàn)。兀的不氣殺人也么哥,兀的不氣殺人也么哥。只望著天兒地兒,一個人口口聲聲的嘆。

    咳!陳將軍呀!咳!湯將軍呀!

    【脫布衫】我將你倚作屏藩,你將我認作冰山,只望你妙手龍攀,誰識你雄心虎變?

    你們從前看著我的權勢熏天,便會崇拜我。你如今看見護國軍的勢力大,你又去投降護國軍。自古道降將無出頭之時,恐怕護國軍也不肯容你呢。

    【小梁州】你從前想公侯伯子男,怎貪著降將頭銜?縱然降了也徒然,再來時終不值一文錢。

    罷了,罷了。川湘既失,撤我屏藩,江山大事,已不可問。我只得取消帝號,與南方議和了。侍衛(wèi)何在?(雜上)(花面)這有申令一道,傳諭文武百官,廢除洪憲紀年,停止大典籌備。如有抗議,國法難容。(雜下)

    【上小樓】皇圖萬里,曇花一現(xiàn)。古今來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那像我八十二天的洪憲?史冊流傳,還逃不得大書特書的一個篡。

    俺七十老翁,奄奄待死。死了到也干凈,此后那有面目見人哉?

    【四邊靜】聽楚歌四面,好一個垓下的英雄空仰天。禁不住心酸,似這般世界休留戀。

    (嘔血介)(白)這到是俺袁某做皇帝紀念也呵,一陣陣血涌如泉,血涌如泉,留作千年化碧花猶綻。通過這一場面,將袁世凱逆歷史潮流而動,企圖復辟帝制,遭到全國人民聲討,竟至四面楚歌,最后在驚恐孤獨中狼狽死去的場景充分表現(xiàn)出來,確有大快人心之概。同出還有一個各國公使前來找袁世凱的場面,語含譏諷,也可看出作者對袁世凱之死和當時政治局勢的認識:“(生凈副凈扮各國公使,小生扮翻譯同上)(各相對操外語介)(雜上)貴公使入宮問病么?(小生)一來問袁公的病狀,二來有國際的事件相商。(雜)主公病重,不能傳見。(小生)病重還是要見。(雜)病危。(小生)病危也還是要見。(雜)主公已沒有氣了。(小生向各公使操外語介)既是袁公逝世,大家且到黎府歡迎黎公繼任了?!?/p>

    又如第二十二出《會議》中寫張勛在徐州召集各省督軍開會,準備復辟,其中通過張勛的一番表白,可見其政治嘴臉。他說:“鄙人此次請各位到此,大概我不宣布宗旨,各位也早有此心。你看中國自辛亥革命以后,黨爭蜂起,戰(zhàn)事迭生,政治波潮,千變萬化。可憐四方的百姓,流離顛沛,不得安寧?;叵胛覞M清皇帝在位之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真與今日的世界,有天壤之別??梢姽埠驼w,不適國情。到不如奉我前皇,仍登大寶。那一般時髦少年,講甚么種族革命,政治革命,畢竟都是亂說八道。我也不講甚么叫做種族,甚么叫做政治,只知道撫我則后,虐我則仇了?!弊髡邔φ紊蠠o任何見識、軍事上平庸無能、只懂得復辟守舊的張勛,也是極盡諷刺抨擊,反映了當時文化界、政治界、輿論界的主流思想,對這類政治小丑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批判,也反映了作者的政治態(tài)度和思想特點。在藝術上表現(xiàn)得細膩生動、深刻真切,寄撻伐之聲于滑稽諷刺場面之中,達到了強調的戲劇效果,可見此劇的風格特色和作者的藝術修養(yǎng)。

    2 0世紀初以降,如同詩詞、文章、小說等文體產生的新變化、出現(xiàn)的新動向一樣,戲曲創(chuàng)作也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出現(xiàn)了一批反映民國成立前后著名政治人物、重要歷史事件、影響輿論導向、評價社會狀況的傳奇雜劇作品。蔡寄鷗的《瀛臺夢傳奇》及《瀛臺夢傳奇續(xù)編》就是這一創(chuàng)作思潮中出現(xiàn)的重要傳奇劇本。其重要性首先表現(xiàn)在嚴謹?shù)膭?chuàng)作態(tài)度和細致的紀實作風,作品以廣泛的見聞和豐富的史料為根據,對民國初年的一系列重要人物、事件進行了具有史料價值的描繪,為那個動蕩變革的時代留下了重要的記錄;其次表現(xiàn)在作者的歷史觀念和政治態(tài)度上,作者具有比較進步的思想觀念和政治態(tài)度,對復辟帝制、倒行逆施者予以犀利的諷刺批判,認為走向民主進步是中國社會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再次是作品精巧細膩的藝術構思和恰當?shù)慕Y構處理,民國初年復雜的人物和事件、多樣的思潮和主張、多變的局勢和派別,用戲曲來表現(xiàn),顯然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作品采用的是以男女愛情故事綰合政治事件、反映歷史變遷,以主要人物、核心事件帶動其他人物和事件的方式,這種藝術處理和結構安排深得戲曲的妙處,也頗見作者的藝術修養(yǎng)和創(chuàng)作能力。

    此外,蔡寄鷗還曾自述其傳奇創(chuàng)作曰:“以《新空城計傳奇》、《墜樓花傳奇》兩書,為關于政治之作品。蓋一則居于黎元洪勢力之下,而能痛詆黎元洪;一則居于北洋軍閥勢力之下,而能痛詆北洋軍閥,故頗能邀社會人士之注意也?!庇终f:“回憶二十年前,余曾作《空城計傳奇》一書,自黎元洪首義起,至贛寧舉事時止。其中之點綴品,則有黎本危、沈佩貞諸人。惜報紙散佚,底稿無存,此三十余出之傳奇,徒耗心血,至今片紙只字,不復記憶。現(xiàn)正在搜羅舊報中,不獲。”從中可知已經散佚的《新空城計傳奇》的創(chuàng)作簡況和內容大略。至于蔡寄鷗其他戲曲作品的有關情況,則有待于相關文獻資料的進一步探求與發(fā)現(xiàn)。

    蔡寄鷗的戲曲作品多有散佚,今已難見其全貌;由于一些特殊時期的政治文化環(huán)境的限制,蔡寄鷗其人其作甚至已被許多人忘記。但是,僅根據現(xiàn)存的戲曲作品就可以認為,尚未引起足夠注意的蔡寄鷗實際上是中國近代戲曲史上一位個性突出、相當重要的戲曲家。他的《明末軼史秣陵血傳奇》和《瀛臺夢傳奇》及《瀛臺夢傳奇續(xù)編》,從題材選擇和思想主題來看,都是反映近代政治斗爭、社會變革重大事件,再現(xiàn)當時社會歷史畫卷的作品,傳達出近代中國的政治風潮和時代聲音,具有反映那個時代戲曲與文學主潮的典范意義;從藝術形式上來看,都是作為傳統(tǒng)戲曲典范形式的傳奇延續(xù)至最后階段出現(xiàn)的重要作品,不僅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戲曲創(chuàng)作觀念,而且具有昭示傳奇雜劇最后命運的價值。因而,蔡寄鷗及其戲曲創(chuàng)作具有不容忽視的戲曲史和文學史意義。

    猜你喜歡
    傳奇
    三丈三的宣紙傳奇
    安-225,昨日的傳奇
    灰大狼傳奇
    兩個人的傳奇
    黃河之聲(2021年14期)2021-10-28 03:52:56
    漕運,一段行走在水上的傳奇
    金橋(2021年6期)2021-07-23 01:27:00
    傳奇聯(lián)盟
    M1的進化傳奇
    傳奇 下
    傳奇 上
    堅持,造就傳奇
    華人時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32
    河南省| 铜陵市| 乐陵市| 新化县| 富源县| 福州市| 潼关县| 湘阴县| 宿州市| 太和县| 鄯善县| 贵定县| 马公市| 驻马店市| 双流县| 漯河市| 望江县| 定远县| 玉林市| 北京市| 张家口市| 涟源市| 军事| 苍溪县| 西吉县| 拜城县| 巴中市| 南澳县| 武乡县| 淄博市| 南京市| 津市市| 北海市| 南郑县| 华池县| 东乌| 宝应县| 瑞丽市| 西宁市| 尖扎县|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