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麗
課堂要有課堂的紀律,如果“亂”得控制不了,學生學習的效果不會好。但是課堂教學并非教師一個人的單邊活動,更不能靠教師單方面去“填”。學生的學習效果怎樣,要靠學生反饋。不準亂說,不準動,課堂是肅靜了,學生的思維可能也就靜止了,學習又怎能有效果呢。
一、“鬧”中壓力更小
英語的學習,對于剛剛學完漢語拼音的小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字母ABC的發(fā)音總會和漢語拼音相混淆,如果老師上課的時候再一味硬灌,布置大量機械的抄寫作業(yè),學生又怎么能有興趣可言。小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零距離接觸,沒有三尺講臺的隔閡,學生便也沒有壓力,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發(fā)問。壓力小了,精力就可以全部放到學習上去,學習的效果當然好。
我在接手新班級上第一節(jié)英語課的時候,很明顯感覺到,學生眼神里的敬畏。我沒有像別的老師那樣中規(guī)中矩拿出課本進行學習,而是和學生“聊天”。用漢語說完,再用英語說。大家早上好!(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蠹蚁氩幌雽W會用英語來互相打招呼呢?學生很高興。首先我要求大家放松心態(tài),用最舒服的姿勢坐好。學生被我的“大赦”搞糊涂了,繼而把背在身后的小手拿了過來。然后我教給學生句型對話:Hi/Hello, Im…/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學生學會用英語來互相打招呼,顯得很興奮。在對話練習時,我創(chuàng)設出兩個學生上學路上的偶遇情景,并讓學生配合手勢來表演。A:Hello, Lin hua,Good morning!B:Good morning,Liu feng!Lets go to school together!因為劉峰的動作太夸張,惹得同學哈哈大笑,教室里充滿著快活的氣氛,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歡鬧”中學得更扎實。
二、“鬧”中思維更活
學生在沒有壓力的課堂氣氛中,思維可以更加發(fā)散。學生學習了一段時間的英語,也積累了一些英語單詞,在英語課上也可以和老師用最簡單的英語句型進行對話。雖然,學生的英語說得不夠準確,偶爾還會夾雜著漢語幫助表達,但是,學生已經(jīng)有了這種“用”的意識,這就是值得表揚的。所以,英語課不怕“鬧”,就怕學生不開口。
如在牛津譯林小學英語3A Unit 7 Its nice .的學習中,學習了很多關于服裝的單詞,如a dress,a skirt,a T-shirt,a coat .我讓學生逐個到前面展示他們的衣服。有個男孩很不高興,大聲問道:老師,女生都穿漂亮的裙子(a dress),我們男生的褲子怎么說啊?噢,我忘記這個問題了,連忙補充單詞“褲子(pants)”的教學,同時還聯(lián)想到“鞋子(shoes)”。前面的一小女生,膽子也大了起來:“老師我裙子上的蝴蝶結(jié)怎么說?”我又忙補充“蝴蝶結(jié)(bowknot)”的教學。學生不斷有疑問提出,我也是應接不暇,竟然又補充了那么多新單詞,學生卻依然能夠記得清,分得明。原因是學生都是有疑而問,帶著強烈的求知欲。
在鬧騰騰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并沒有失控,而是向著“求知”的方向健康地前進,思維空前活躍,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更強,這樣的課堂不正是我們期望的高效課堂嗎?
三、“鬧”中互動更實
合作探究是我們采用最多的學習方式,如果一味強調(diào)課堂的規(guī)矩,并要求課堂保持肅靜,那么互動合作又怎能實現(xiàn)呢?“鬧”一點的課堂,可以為互動鋪墊氣氛基礎。疑難問題的討論、新的單詞句型的鞏固,都需要小組互動完成。這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互動可以讓全體同學都能夠參與進來,實現(xiàn)練習的高效率。如果學生在肅靜的課堂氣氛中,張嘴說話必然帶著膽怯的心理,如果老師不時地再來一句,“不要說閑話!”那么這種課堂即使有“互動”也僅僅是形式,沒有實用性。何不放開了讓學生暢所欲言呢?
我們學習了很多的關于食品和水果的詞匯后,為了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就把教室布置成“百貨商場”。我們做好的卡片有food,fruit,toys。學生有的扮演店員,有的學生扮演顧客,練習所學的對話和句型。學生們可以根據(jù)平時上街購物的經(jīng)歷用英語去“逛街”,課堂是“亂”了,氣氛是“鬧”了,但是學生興趣更高了。
小學英語的學習,萬不可規(guī)規(guī)矩矩,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失去興趣。我們老師要使出渾身解數(shù),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沒有壓力,自主發(fā)揮,達成英語學習其樂無窮的良好態(tài)勢。■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浦南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