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征
2014年2月6日,第8屆印度陸海軍裝備防務展開幕。預測在最近5年內,印度防務市場將擁有高達1500億美元的采購需要,所以在三天的展會期間,共有來自30個國家多達624家企業(yè)參展。
總體情況
本屆展會上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法國達索集團等國際軍工巨頭全都到齊。印度最大的軍火供應國俄羅斯,此次有37家公司參展,成為參展企業(yè)數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表示,不但要繼續(xù)向印度提供軍事裝備,還將擴大與印度企業(yè)聯合開發(fā)、生產武器裝備的合作。美國此次也派出了由20名防務公司高管組成的代表團,展品包括夜視傳感器、裝甲警戒車和輕型戰(zhàn)車等。除國外大牌,本次防務展還特別重視國產裝備的宣傳,以印度國防與研究組織、塔塔集團為代表的本土品牌占所有參展企業(yè)的40%。
印度更是將拿得出手的武器全擺了出來,包括印度軍械廠委員會根據1987年購進的“博福斯”155毫米口徑榴彈炮改進生產的155毫米口徑“丹努什”榴彈炮系統(tǒng),“阿瓊”MK2坦克,自動化指揮系統(tǒng)、各種通信設備,以及新一代槍族。
輕武器方面
展會上,印度開發(fā)的新一代槍族較有新意,槍械生產商更注重提高武器的射擊精度、工藝水平以及人機工效。新型槍械模塊化程度高,且大量采用標準皮卡汀尼導軌接口,以供加裝小握把、各式先進瞄準鏡、激光指示器、戰(zhàn)術燈、下掛榴彈發(fā)射器等,更注重提高槍械的整體效能。
開發(fā)的全新突擊步槍采用全模塊化設計,開發(fā)商稱每個士兵可根據自身特點和不同戰(zhàn)斗任務,進行組合。該槍經過浸水、揚塵、鹽霧和高低溫等嚴酷環(huán)境試驗,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射擊精度。
該槍有多種型號的小握把以適合不同手形,握把內可選裝電池或毛刷等槍械維護工具。設有備用折疊式機械瞄具,并可通過皮卡汀尼導軌安裝各種白光、微光和紅外瞄具。
槍族中的狙擊步槍,則由一組印度陸軍中經驗豐富的狙擊手參與設計,可確保在1500米距離精確擊中有牛目標。該槍可配置5發(fā)、7發(fā)或10發(fā)彈匣。
該槍配備兩種子彈。一種狙擊彈彈頭采用全銅材質,在穿透玻璃后可較好地保持彈道一致性,特別適用于對窗后目標的精確打擊。另一種低侵徹彈的彈頭采用非金屬材質,在接觸目標時頭部內陷擴張彈體,使彈頭快速翻轉,避免穿透目標,有極好的殺傷效果。該彈適于反恐作戰(zhàn)。
槍族中的新型班用機槍采用輕量化材料和結構設計塑料彈鏈供彈,配用兩種槍彈。
遙控武器站
近幾年來,遙控武器站作為高度集成化和信息化的車載武器系統(tǒng)取得了快速發(fā)展本屆展會上展出的遙控武器站技術水平較以往有了相當大的提高。主要表現在遙控武器站已向系列化發(fā)展,通用性強,能配備多種火力;適裝性好,可裝載于多種機動平臺;穩(wěn)定瞄準系統(tǒng)大量應用,普遍具備行進間射擊功能:光電觀瞄設備大量采用大倍率變焦彩色CCD、微光夜視、紅外夜視、激光測距系統(tǒng)等,目標捕獲跟蹤技術得到應用。
基于BMP-2裝甲車底盤開發(fā)的RAFAEL步兵戰(zhàn)車可根據任務的不同,配備多達十多種不同火力配置的遙控武器站。樣車展示中的遙控武器站是最基本的一種,主要用于打擊敵方有生力量和裝甲裝備,可同時對付地面和空中目標。戰(zhàn)斗模塊可通過手動控制,水平轉動角度360°,上下俯仰角度范圍-4°+55°。
該武器站有裝甲保護,可抵御12.7毫米機槍,炮塔兩側還有6個81毫米煙霧發(fā)射器。整個武器站的總重量不超過1噸,可安裝到6噸的輕型裝甲車上。該模塊配備的機關炮還使其可以為部隊提供充分的火力支持。
印度軍火商希望通過加裝這種武器站,對老式的輕型裝甲車進行現代化改造,提升火力和打擊能力。這種模塊除供應印度軍隊,還將用于出口。輪式戰(zhàn)車
展會上各型輪式戰(zhàn)車再次大出風頭,可以看出印度陸軍的輪式戰(zhàn)車有以下發(fā)展趨勢。
車輛大型化采用8×8驅動的裝甲車在越野性能、載重能力和內部空間上優(yōu)勢明顯,擁有更高的使用彈性和改進空間。而模塊化技術的成熟,也使設計人員能更好地控制車輛的尺寸與重量,在戰(zhàn)斗力和快速部署能力之間求得最佳性能比。
防護力不斷增加上世紀末,印度輪式車的裝甲只能防輕武器和炮彈破片。本次展會展出的輪式裝甲車輛,可近距離防12.7毫米口徑重機槍的直射。另外通過掛載各型附加裝甲,可防單兵火箭筒。面對遙控炸彈一類的武器,可安裝車載電子設備進行防御。
采用車族化設計與世界各國裝甲裝備一樣,印軍開發(fā)的輪式車輛都以車族化來設計。其中包括指揮車、工程車、救護車、火力支援車、雷達車、電子偵察車和導彈發(fā)射車等車型。由于零部件的通用程度高,部隊在獲得全面作戰(zhàn)能力的同時并不需增加額外的保障工作量,所以其非常符合新世紀“精干可靠”的印度建軍思想。
重型武器
印度展出的新型“石弩”Mk2自行榴彈炮十分引人矚目。它是印度自20世紀60年代末從俄羅斯采購的M46式130毫米野戰(zhàn)火炮的炮身,安裝在“阿瓊”Mk1主戰(zhàn)坦克底盤上。2012年5月開始設計。
和其它項目一樣,“石弩”Mk2自行榴彈炮也得到了國外軍工集團的幫助,僅用了半年時間就研制成功多部樣車,并成功的進行了試射。該炮沿用了“阿瓊”Mk1主戰(zhàn)坦克的動力組件,配用德國MTU公司10缸發(fā)動機,功率為1030千瓦,以及德國倫克公司的傳動裝置。該炮總重54噸,采用無炮塔結構,為包含駕駛員在內的8名乘員節(jié)省了空間。火炮和乘員艙位于中部,36發(fā)分裝式彈藥放置在儲存架上。該炮配有能防御頂攻威脅的裝甲,防護水平達到3級標準。1挺7.62毫米機槍用于局部防御,帶3000發(fā)槍彈。
采用的M46式130毫米野戰(zhàn)火炮為了適裝的需要,僅保留了反后坐裝置,拆除了大架和護盾,其高低射界為-2°~+45°,方向射界從+25°調整為±14°。該炮還采用“阿瓊”Mk2主戰(zhàn)坦克的探測系統(tǒng),執(zhí)行間瞄射擊任務的射程為27.4千米,執(zhí)行反坦克的直瞄射擊任務的射程為1.4千米。該炮的最大越野速度達40千米,小時,公路行駛速度為70千米/小時,爬坡度為30°,通過垂直墻高0.914米,越壕寬2.43米。
在進行首次研發(fā)射擊試驗后,針對出現的問題該炮進行了改進,如加裝定位系統(tǒng)和夜視裝置。按原定計劃將于2014年4月進行最終試驗,一旦試驗成功,印度陸軍將訂購首批40門。
通過本屆展會,我們可以看出印度軍事工業(yè)一直緊緊追隨著世界軍事裝備的發(fā)展潮流。但由于其軍事工業(yè)基礎薄弱,許多裝備一旦離開發(fā)達國家的幫助將會陷入困境。 [編輯/王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