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坤
【摘要】習慣是指由于重復或練習鞏固下來并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因而語文學習習慣就是學生在語文讀、寫、聽、說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自動化了的語文行動方式。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適合語文學科特性的,能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較大促進作用的行為。
【關鍵詞】語文素養(yǎng);良好習慣;問題意識;閱讀習慣
我國現行的初中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地指出,初中語文教學目的之一是:“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寫作、聽話、說話的能力,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p>
習慣是指由于重復或練習鞏固下來并變成需要的行動方式。因而語文學習習慣就是學生在語文讀、寫、聽、說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的;一時不易改變的、自動化了的語文行動方式。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是適合語文學科特性的,能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較大促進作用的行為。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呢?我認為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注重強調其重要性
教師要強調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重要意義,使學生認識其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他們的足夠重視。有不少家長及學生對學習習慣的認識不足:有的過分關注“勤奮”與否和知識掌握的多少,而忽視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有的認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小學階段的事情,初中生不必再去注意;有的(學生)對自己在語文學習上存在著的不良習慣并沒有意識或有所意識卻聽之任之,不想去改變它。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從理論上向他們說明培養(yǎng)良好語文學習的習慣的重要性,把有關語文學習習慣方面成功和失敗的事例講給他們聽,從而引起他們的重視,讓學生能自覺地改善自己的學習習慣,讓家長能配合教師督促子女早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不僅能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有助于學生完成學業(yè),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優(yōu)良素質。
二、明確要求,具體指導
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過程就是語文學習習慣與語文特性相融合的過程,并在學習中樹立習慣意識,努力克服不良習慣,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那么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哪些呢?我認為應具有以下幾點:
1.預習與復習結合的習慣
學生預習就正如老師備課一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課前預習行為是學生以自己的認知水平對新知識內容進行自我認知、理解的建構過程。雖說是自我建構過程,但老師的指導直接影響其效果。新改版的教材中,有預習提示部分,這是編者明顯地暗示教師要做好預習方法的指導,提出具體的要求。須要求學生帶著預習提示的問題預習課文,并作好記錄,在書本留下痕跡。鼓勵學生收集文章作者、寫作背景、科學術語等有關資料。
2.問題意識習慣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币馑际侵粚W習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梢娝贾匾E囵B(yǎng)學生思考的習慣,就是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動腦筋、多想問題,力求有所發(fā)現,有所突破。新課改的課堂提出“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反思走出課堂”。當然教師在與學生交流學習中,要滲透提問技巧的指導,同時也要尊重學生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對無價值問題也得小心處理,保護好孩子的質疑的欲望。對有價值的問題要充分利用,及時鼓勵和指導學生多提并學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也要持之以恒地滲透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不斷得到嘗試和訓練的機會。
3.良好的閱讀習慣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較熟練地默讀課文”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為此,要提倡學生在課堂上“潛心讀書”。所謂“潛心讀書”就是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一邊讀一邊思考,過讀邊圈圈、點點、劃劃、寫寫筆注;碰到好詞佳句及時摘抄下來;產生了疑問記錄下來。這也為“厚積薄發(fā)”作好準備??傊?,讓學生養(yǎng)成不帶感情不朗讀的習慣,要求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4.知識歸類整理習慣
人的遺忘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的??茖W的記憶方法能使學生牢牢地記住各種知識。定期的知識歸類整理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學生可以把近期所學的知識分門別類整理好,記錄在一本專設的本子里。一般學完一單元課文整理一次為宜。整理好這一切,不僅為了提高記憶效率,還為了幫助學生總結學習規(guī)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總結的過程就是查漏補缺的過程,就是梳理歸類的過程,就是提純升華的過程,就是知識內化的過程。
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積月累的,我們不能操之過急,一下要求過高,而應循序漸進;也不能半途而廢,而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指的是(學習、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這是由學生的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決定的。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如此重要,應著力培養(yǎng),但它只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益的一條有利途徑。
在語文教學中,還要注重學法指導,客觀規(guī)律的總結,非智力品格的養(yǎng)成,千方百計,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自我求知,實現學習過程的個體化,從而提高學生能力,增強素質,迎接新世紀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