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秀清
【摘要】每種教學手段都存在其局限性和有效地使用范圍,每種教學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黑板、粉筆、掛圖、模型等傳統(tǒng)的教學工具,在學校教學活動中同樣具有獨特的生命力。因此,如何將“班班通”教學用到恰到好處?我認為應該好好了解一下。
【關鍵詞】教學手段班班通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6.004
以前很多學校沒有“班班通”,學校只有二、三個多媒體教室,有的學校只有一個甚至沒有多媒體教室。許多老師為上一節(jié)多媒體課要提前兩三周就開始預定,有時即使預定了也會被一臨時的教研課給擠掉,弄得許多老師非常難受,漸漸對這方便失去興趣,直接就用粉筆加黑板的傳統(tǒng)方式。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各地學校紛紛裝備了“班班通”工程。所謂“班班通”,即學校的每個教學班裝備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的以投影機、電腦或電子交互白板等為終端顯示的設備,每個班級都能同時上網,網絡和教學資源共享。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我們深深感覺到多媒體技術在給我們的教學活動帶來諸多好處和方便時,也給我們在教法和學法上帶來了更多深層次的思考和更高的要求。
一、“班班通”的優(yōu)勢
1.它不僅能替代一些傳統(tǒng)教學的手段,而且能達到傳統(tǒng)教學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比如利用計算機的動態(tài)特性表達一些動態(tài)畫面、各類情境,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學科特點,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綜合運用聲音、圖象、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化不可見為可見,化抽象為直觀,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充分表現(xiàn)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學習。充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2.教學過程中的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體教學的最大特點,也是其最大的優(yōu)勢。多媒體課件不僅可以在內容的學習使用上提供良好的交互控制,而且可以運用適當?shù)慕虒W策略,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即時實施回答,及時反饋信息,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3.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成長。由于“班班通”的應用,學校給各學科規(guī)定了一學期必須要有多少個課件,這就讓一些習慣于傳統(tǒng)教學的教師遇到了難題。但“班班通”是新事物,呈現(xiàn)出很多的優(yōu)點,它既可以成為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的工具,又是教育理論、教育技能、教育方法的交流平臺,教師在使用“班班通”中,深刻地認識到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了解新事物、感受新事物,不斷地縮小自己與別人的差距;讓許多不習慣用多媒體的老師也逐步改變觀念,慢慢接受并習慣用這種方式教學。他們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讓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不斷豐富,在操作技能和專業(yè)水平上有了成長。
4.極大的共享性。同一學科,同一節(jié)知識,為了避免造成教師負擔過重,可對別人的課件進行科學的剪接、加工、有效地利用和使用教育資源,實現(xiàn)資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5.巧妙利用展示臺投影儀?;瘜W實驗中產生的許多化學現(xiàn)象的視覺效果不是很明顯,可以通過展示臺投影儀來放大顯示,實現(xiàn)“現(xiàn)場直播”。比如,硫磺的燃燒、金屬與酸或鹽溶液的反應等。這樣能使全體同學都詳細、全面地觀察到教師演示的操作過程和比較準確的實驗結果。另外,物理、生物和數(shù)學方面有時要用到一些模型,畫出來不直觀,一個模型如果全班傳看也很浪費時間,可以將它放在實物展示臺上通過投影儀放大后讓全班學生更直觀的、全面的了解物體。
二、“班班通”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材料不完善。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能利用聲音、圖象、動畫等媒體來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取速度和效率。但實際上現(xiàn)在的教育軟件這些素材不是很完善,對物理化學方面的一些實驗的演示不夠徹底,不夠真實,對生物等動畫的細節(jié)材料提供不足。即使是實物展臺對有的實驗也沒有學生親自在實驗室做實驗的效果好。所以,學科教師必須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
2.重難點的突破。對一些用常規(guī)教學手段就可以讓學生明白的問題,如果也一味地追求使用媒體,則會導致多媒體計算機成為教學的干擾因素。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展示的應該是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對日常生活中難以見到現(xiàn)象及抽象的內容進行具體展示,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這些知識點。
3.教師的參與很重要。多媒體解放了教師,但教師不能從應用多媒體的課堂教學完全“脫離”出來,而應該牢記自己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幫助者,學生在課堂上感到愉快不僅在于信息技術帶來的愉悅視聽感受,還在于教師娓娓道來的解說,對知識的理解,對難點的突破以及老師熱情洋溢的評價和激勵。此外教師的板書、參與學生的討論也是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必不可少的手段。
4.學科教師應加強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有的老師為了講一堂研究課請人做了很精美的課件,但在講課的過程中確與課件脫節(jié),還是習慣于自己的一支粉筆加一塊黑板的方式。我校曾有一位老師在上教研課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這樣就容易出現(xiàn)一個知識自己講完了后,再來將課件上的內容展示給學生看。有點“畫蛇添足”,象這樣的一堂課,教師就因為沒能很好的應用課件,反而浪費了一些時間,從而減少了課堂容量。
5.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課件。因為有了“班班通”,很多學科同一節(jié)課的內容,只由某一位老師做出課件,其他老師就可以坐享其成,直接拿過來上就是了,有的甚至連課件的內容都不是很熟悉。其實,即使是同一學科同一節(jié)課的課件,對不同的學生它的適用性也是不同的。雖然教師為了減輕負擔可以用同學科其他老師做的課件來上課,但對于自己所教學生的具體水平和情況,教師應該對別人做的課件給予一定的調整,熟悉課件內容。不能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味的原封不動的共享別人的課件,這樣不但起不了課件應有的作用,反而把學生弄得云里霧里的。
總之,“班班通”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它能夠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促進教學形式的靈活多樣、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組合,以它教學的直觀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它特有的優(yōu)勢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好“班班通”的教學功能,需要每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體驗、探索。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充分發(fā)揮“班班通”的各種功能,讓我們的課堂不斷地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活力,真正成為學生快樂的學習家園。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