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玲
【摘要】初高中英語銜接是否順利直接影響到學生在高中英語的學習,本文從詞匯量,語法,語言技能等方面論述了初高中英語銜接應該注意的幾個銜接點。
【關鍵詞】銜接詞匯語法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6.141
我們常發(fā)現這樣一種現象,剛跨入高中階段時,學生熱情百倍,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對高中的學習生活充滿了好奇和渴望,對未來,對夢想有著勢在必得之勢。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普遍感覺到高中課程并不像初中那樣簡單易學,而是更顯得枯燥,乏味,抽象。漸漸的他們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成績每況日下。這就給站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提出了一個必須解決的棘手問題:怎樣做好初高中的英語銜接?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一直都是中學英語教學的熱點問題之一。那么怎樣更好的做好初高中英語銜接呢?
一、詞匯量的銜接
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后,他們學習英語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詞匯量大增。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的單詞、詞組由初中不過三四十個增至高中的七八十個。《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會使用3300個左右的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大量的詞匯記憶讓學生望而生畏,難以突破,成為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瓶頸。
詞匯量的驟增,難度的增強,使得有些學生茫然不知所措,學習興趣和信心大打折扣,有些學生更有放棄學習英語的念頭。能否解決好詞匯量問題成為初高中英語教學能否順利銜接的關鍵。那么怎樣做好詞匯的銜接呢?首先我們得知道初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差距所在:初中學生在詞匯學習方面常常是:(1)一詞一義,忽視一詞多義和一詞多用。(2)不重視詞意,詞性的轉化。比如,practice一詞,初中生就記得是“實踐”之意,而對它的變形——形容詞practical“實際的,實用的”,副詞practically“實際地,實事求是”“幾乎”幾乎不知道。(3)忽視詞在語境中的使用。我們知道詞典上詞的解釋是死的,而它在不同語境中語言的運用是活的。高一年級的教學內容不是新階段的起點,而是基礎階段的繼續(xù)。所以,我們就應該從實際出發(fā),采取有效措施,徹底地解決好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夯實詞匯學習的基礎。詞匯的教學重點應該向注重對詞匯所承載的深層含義的理解,表達的靈活性和恰當性,重視語篇的支持,重視文化的影響方面傾斜。這些都要求學生必須尋求新的詞匯學習策略。這時利用構詞法記憶單詞不能不說是一個事半功倍的好辦法。英語的構詞法主要有三種:派生、合成與轉化。派生是由詞根加詞綴構成的新詞。詞綴分為前綴、后綴。前綴加在詞根前,后綴加在詞根后。前綴多改變詞義,后綴多改變詞性。因此利用派生法,我們可以組成同根詞、同前綴詞、同后綴詞等構詞系統(tǒng)。學生只要弄懂詞根的意思,分析出前綴和后綴的意義,就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記憶更多的單詞。如:slave→slavery (n.)奴隸;奴隸制;advertise→advertisement(n.) 廣告;fool→foolish(adj.)→foolishly(adv.)利用合成法,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詞結合在一起構成合成詞。一般的合成詞可根據原詞的意義判斷出其大概意義。如:playground,play+ground顧名思義玩的地方就是操場了。利用轉化法,把同一個單詞由一種詞類轉化為另一種此類,從而使該詞具有新的意義和作用,成為一個新詞。知道構詞法,無疑給學生打開了詞匯記憶的快捷通道。
二、抓好語法的銜接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法的學習并不是單純、機械性的記憶,它能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長難句及課文,所以這就要求教師應靈活地安排課程,從具體的語境出發(fā),從實際出發(fā),將初中學生更好地引導到高中課堂。我們都知道初中階段我們主要的語法是掌握好動詞的變化,不同的時態(tài)謂語動詞的變化,以及一些固定句型的使用,更多要求學生背誦而淡化句子結構的分析,沒有形成清晰完整的語法網絡。高中階段的語法由初中階段的動詞的使用傳到非謂語動詞的使用,更多情況下要求學生學會分析。對語法的考察要求更高更細,做題要求更小心。在高中的課本中,初中學過的語法基本不再作為新語法項目來講。而初中的有些語法,尤其是句子成分和句子結構等,學生并未完全掌握,再加上學習深度又不夠,所以要在高一把初中的語法分散在各課中來講。在高一接觸到一個新的語法點時教師可以順帶復習與之相關的初中已學的語法。
三、做好依賴型向自主型學習過渡
初中生依賴性較強,初中教材內容簡單,課堂上練習時間比較充裕。初中階段學生只要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完成作業(yè),基本上就能達到學習的要求。初中生更多情況是等老師布置任務,然后他們去完成任務。而高中教材課堂容量大,進度快,教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很多的時間反復和強調,對各類型題也不可能講全講細和鞏固強化。教師側重對各個知識點進行精講精練,講究系統(tǒng)知識的學習、歸納,引導學生舉一反三。高中生若是不能學會自己安排與調整英語學習,沒有課外的自主閱讀與學習總結習慣,不能自我檢測和管理學習,那就很難學好高中英語。教師只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自主學習的銜接,高中的英語學習才有可能圓滿完成。
四、語言技能的銜接
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并不是一種教材的轉換與知識的增多。其實質應當是基礎語言與應用語言的區(qū)別。初中以“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為原則,緊扣教材,強調以句型操練組織教學。而高中以“讀寫為主,聽說為輔”強調學生閱讀能力,自習能力,寫作能力的形成于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教學上注重學法指導,即如何使用工具書,如何做筆記,如何整理錯題集等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以閱讀題為例。高中的英語閱讀題不再是簡單的從文中就能找到內容的事實題,而是對語篇提出更高要求抓住要點,獲取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內涵,用上下文猜測不熟悉的語言現象,分析理解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意圖,讀懂圖表和說明書,欣賞淺易的文學作品等。問題的設置也更向找出作者的觀點或文章最好的標題等主觀題靠攏而不是單純的在文中找簡單答案的事實題。所以做好語言技能的提高與銜接不可忽視。
總之,正視初高中英語學習內容的差異,做好教法上的銜接,學習習慣的銜接,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讓高一學生順利完成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高中英語的學習。我相信,如果我們初高中英語老師都能更多關注不同學段的特點,切實做好學段間的銜接,一定能使我們的英語教學更有針對性,使學生在任何學段都能快樂學習,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