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翠英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們一直在努力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但仍不能改變“高耗低效”的現(xiàn)象。其根本原因是教師們注重內(nèi)容分析,輕視語言學習。本文圍繞“立足內(nèi)容分析,關注語言學習,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從咀嚼關鍵詞句,品味典型段落,揣摩謀篇布局,重視讀寫四個方面來闡述。
【關鍵詞】語言閱讀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6.084
《語文課程改革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要“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學習語言,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們一直在努力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但仍不能改變“高耗低效”的現(xiàn)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師們重內(nèi)容分析,輕語言學習。這種失衡的做法,不僅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而且長此以往會把語文學習“掏空”。要實現(xiàn)高效的閱讀教學,教師必須立足內(nèi)容分析,關注語言學習,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感悟、品味,理解內(nèi)容,體會感情,學習表達。
一、在咀嚼關鍵詞句中學習語言
詞句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重點?!奥?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薄奥?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nèi)涵,體會其表達效果?!薄墩Z文課程標準》在各年段都突出強調了詞句學習的重要性。當然,學習詞句,并不是每詞每句都要去細品,而是要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句。語文的關鍵詞句,對一篇文章而言,指的是能揭示文章核心意義的詞句;對課堂教學而言,指的是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詞句,它能反映文章的核心意義和達成教學的目標。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在研究文章內(nèi)容,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慧眼識珠,精心選擇能夠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詞句,并以此作為抓手,帶領學生沉入文章,引領學生在學習詞句的過程中感受文章的人文美和語言的獨特魅力。
二、在品味典型段落中學習語言
段落教學是閱讀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是指導學生學習語言、理解課文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獲得語言運用規(guī)律的重要途徑。每一篇課文都有典型的段落,教學時,教師要根據(jù)課文的特點,教學目標,抓住文章中的典型段落,引導學生去品味語言,揣摩語言,習得語言運用規(guī)律。
教材的每一篇課文,典型段落的特色都很鮮明,只要教師們根據(jù)教材特點,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挑選,在典型段落上重錘猛打,或是關注段落中富有特色的語言,或是關注作者表達某一意思時所采用的方法,或是關注作者的描寫順序,或是關注作者是怎樣具體地描述的…把規(guī)律性的語言都找出來教給學生,學生就能從中學到規(guī)范的語言并逐漸學會正確運用語言。
三、在揣摩謀篇布局中學習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閱讀目標中指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會文章的表達方法?!薄氨磉_方法”這個概念包括文章在語言表達上所涉及的各個方面,諸如立意、選材、謀篇布局、遣詞造句、標點符號、表達方式等。對于第三學段的閱讀教學來說,不但要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感悟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要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關注文章的布局。這樣的閱讀教學才能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教學,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語言文字。
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好文章,這些文章的布局都很有特色。教學時,我總不忘適時地引導學生去領悟:如在《橋》一文中體會作者設置懸念的巧妙;在《落花生》一課中學習詳略分明,借物喻人的寫法;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學習以回憶開頭,緊扣幾件事寫一個人的方法…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不僅關注“寫什么”,還關注“怎么寫”的閱讀習慣。我在學生的課外閱讀筆記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寫“閱讀心得”時,不僅寫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感受,還寫出了自己在閱讀文章時領悟到的作者的表達方式。
可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有意識地關注文章謀篇布局的特點,適時地啟發(fā)、點撥,讓學生在觸摸語言、整體感悟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文章在表達上的巧妙。這樣,文章的結構之美和作者的謀篇之智,就會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學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不僅關注文章“寫什么”,還關注作者“怎么寫”的閱讀習慣。
四、在讀寫結合的訓練中學習語言
“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薄墩Z文課程標準》這句話明確了語文學習的核心任務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路徑是“大量的語文實踐”。那么,怎樣進行讀寫結合呢?下面簡單介紹我在教學實踐中常用的幾種練筆方式。
(一)在模仿中練筆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是學生練筆的范本,引導學生把讀課文時所學到的知識進行遷移,有利于他們鞏固所學的知識,獲取成功的體驗。如學習了《富饒的西沙群島》后,可以“校園真美”為總述句,用總分總的段式寫話。
(二)在想象中練筆
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痹陂喿x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為學生搭建一個想象的平臺,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同時使學生學習語言的運用。
(三)隨文批注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睂W生在閱讀過程中,隨時在書頁上寫下自己的讀書所得、所感、所想,與文章進行創(chuàng)造性對話,這是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行為,也是學生學習語言表達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更是學生有效地學習語文的需要。
除以上幾種練筆方式外,還有續(xù)寫文章,轉換文章體裁,改變?nèi)朔Q敘述等讀寫結合方式。選擇哪一種練筆方式要依據(jù)課文中具體的讀寫結合點,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這樣的練筆才是有效的。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緊緊依靠語文教材,找準讀寫結合點,精心搭建語言實踐的平臺,創(chuàng)設語言實踐的機會,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學生就能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豐富語言,發(fā)展語言,不斷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總之,小學生處于語言學習的起步階段,課就文是學生學習語言最好的范本。實踐證明,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只要立足課文,潛心鉆研教材并充分挖掘文章中蘊含著的豐富語言資源,引導學生在感悟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過程中感受人文美,感受語言的魅力,閱讀教學就一定能充滿“語文味”,高效的閱讀教學就一定能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