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偉
【摘要】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語言學習最終是為交流服務的。提高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是外語教學的出發(fā)點和依歸。從學習到運用,除了受到教師方法的影響外,學生本身各方面的情況也對學習產生重大影響。本文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在分析了目前學生學習后不能靈活運用英語的原因后,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改進措施方法。
【關鍵詞】靈活應用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6.070
一、問題的提出
外語教學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會運用。無論學了多長時間的英語,無論學了多少英語,不論是小學、中學、大學, 教學大綱上對“說”英語都有明確的要求。雖然教師心中清楚地知道只有做到靈活運用英語,才是真正意義上“學好英語”,而且也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但效果并不好。因此,如何提高學生靈活應用英語,進而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問題也就成了教學中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學習效果不好,并不等于教師的工作做得不夠多。其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英語氛圍,比如各種活動豐富的英語角,英語超市,英語劇社等等,學生似乎也很感興趣,但最終都還是離不開教師或多或少的提醒和幫助,在教師的引導下才有所創(chuàng)新。
首先從教師角度來看,有這樣一些原因:1.教學目標定位不準2.教學模式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3.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語境不夠真實,缺乏生活化的真情實感的語言實踐;4.忽視學生語言綜合運用實踐的形成性評價。以上這些原因最終使學生處在被動地位,久而久之缺少了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思想就象套上了枷鎖,無法真正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采取措施及具體實施
1.解決語言積累不夠的問題。
(1)依托朗讀培養(yǎng)良好語感。
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它和語文教學一樣,重在反復讀,時刻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朗讀是鞏固舊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培養(yǎng)學生美的語音、語調、語感的好方法。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來對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的培養(yǎng):①跟錄音機讀②師徒結隊③培養(yǎng)領讀,促進全面發(fā)展。
(2)大量背誦積累語言素材。
為了學生將來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景時能夠將英語脫口而出,就要求學生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誦,借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這是流利表達的基礎。每隔一段時間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總結和獎懲,教師隨時抽背并督促檢查。這樣,學生們能主動完成老師規(guī)定的任務,尤其是在課外的主動性也更強了。
2.解決學生腦海中沒有語篇感的問題。
表演課文就成了許多教師采用的方法。從背誦到表演,有利于學生在模擬的情景中加深感悟。但僅僅是表演課文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所學內容,按其功能性創(chuàng)設類似的情景再次讓學生表演,例如英語超市,英語劇社等。有了前面這些大量的工作做鋪墊,學生的表演可能會加入自己的思想,但擴展還不是很大,而且整個對話的結構還是會受到課文的限制。盡管如此,這為學生靈活運用英語搭建了一個臺階。
3.解決不能靈活表達的問題。
經過前面幾個步驟的訓練,學生能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對話,雖然受到文本的限制,但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始啟動,只是效果不是很明顯。解決這種現(xiàn)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發(fā)揮想象,體驗所學語言的多種運用場合。
教師在課堂上會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模擬的交際情景,但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不可能會為一項功能性語言去創(chuàng)設多種情景。如果學生沒有把思維發(fā)散開,只是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去交流,永遠都無法體會用語言自由交流所帶來的快樂。要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語言的用處。只有學生自己想出來的,才是記憶深刻的,這種情況下的表演和實踐才是最有效的。
(2)聯(lián)系實際,隨時體驗。
無論是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還是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只有當學生真正運用英語多次解決自己身邊的問題,在自由對話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時,學生才會對所學語言有更深刻的記憶,才能做到真正的靈活運用。
(3)自編小品,重組對話。
這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鍛煉。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英語,用英語表現(xiàn)自己生活、自己個性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地發(fā)展、主動地學習。學生講完后,教師予以簡練、恰切地點評,點評時,以鼓勵為主,決不埋沒其閃光點;也婉轉指出用詞、選用句式和語法方面的不足。條件具備時,也可以讓其他學生點評,教師作簡要小結。
(4)改善評價機制。
學生有來處主觀和客觀不同的動力,因此在積極鼓勵學生的同時必要的評價機制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教學中采用的是等級制。我在每個教室的后墻上都貼有豎式排列的三條線,從下往上分別是Good級, Great級, Excellent級。這種等級制的評價制度操作簡單,無需經??偨Y,因為它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它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下一個目標,從而鞭策自己的學習。
三、結語
學生學習英語需要大量的可供模仿的目標語言輸入。在語言輸入過程中,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意義上,而不是外在的語言形式上,并且在這個習得的過程中形成聽和說的習慣。我們應把交際語言的習得作為獲得語言交際能力的手段,而非只是把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目的。這在教學過程中也是我們要區(qū)分開的,否則我們的教學整體上就會顯得很不和諧。
參考文獻
[1]方曉梅.人才應用能力主導下的英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6) .
[2]黃姣玲.從培養(yǎng)語言能力到提高交際能力——中國高校公共英語教學目標的重大調整[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