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瓊
【摘要】語文教學不僅僅是教知識,更是一種悠久的文化。對中國學生們而言,雖然他們從牙牙學語時就開始了學習,但是直到上小學他們才開始接受語文的正式教育。在此階段,他們將接觸到更多的、更規(guī)范的語文知識文化,也將從此開始對中國文化的探索。小學語文教育需要教師們從精神上及文化上去影響及教育小學生們,所以我們得首先保證自身精神文化的豐富性。因此,我認為教師們要重視“學會接受”。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會接受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6.019
語文知識的學習對于中國學生而言是永無止境的,即使有一天他們離開了校園,離開了語文教育,但是語文的學習過程及精神還在不斷地延續(xù)。這種語文知識的收獲及精神上的享受能豐富學生們的生活,也能調整他們的態(tài)度及眼光??梢?,語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對于小學生們而言,剛接觸到正規(guī)途徑的教學及知識,或許會茫然,或許會擔心。這些問題都是教師們在工作中需要考慮到的。學會接受,教師們就能根據(jù)學生們的特點及狀況去調整教學方式,從而達到語文教育的目的。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分別闡述教師們需要的接受方向。
一、學會接受學生
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發(fā)展,隨著教育的改革,隨著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師們開始意識到了學生們在學習上的主體位置。在當今教育局勢中,語文教學新標準也指出了學生們的主體性,希望教師們的教學工作能體現(xiàn)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獨立性及主導性。相比以前的語文教育,教師們現(xiàn)在應當學會接受學生們,讓他們每一個人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都能成為學習的主人。語文的教學相比其他學科而言更加的隨意及感性,在許多感想及認識方面,我們需要的及教導的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們的思想,促使他們大膽地提出個人的想法。但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犯下了錯誤。為了糾正學生們的錯誤,為了正確引導學生們的價值觀、判斷力,教師們大多數(shù)時候都強行地扼殺了學生們的想法,讓他們按照教師指定的方向進行思考。或者是教師們直接放棄了給學生們時間及空間,讓他們跟從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語文教師對學生們的否決。即使小學語文的教育更多的是基礎知識,在語文情感及思想方面的教育只是一種引導作用。但是,這種情感及思想上的強迫教育反而會讓學生們變得木訥及呆板。換一種教育方式,教師們應該從思想及情感上學會接受學生。在課堂上或者平時的交流中,認真地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及想法。即使是錯誤的,我們也要慢慢地引導,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拔苗助長。接受學生們的個性及想法,讓學生們在放松的、有主見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
二、學會接受家長們的關心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對知識的追求也要求越來越高。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們不僅僅要講解語文知識,還應在家長教育方面做出指導。在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及教導下,家長們越來越關注學生們的成長,包括身體、心理、學習等各方面。而小學階段可以說是為今后的學習及發(fā)展奠定基礎的階段,因而家長們會重視、關心的這個階段。就個人的觀察及總結,家長們的關心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們的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對知識的接受及掌握程度,對教學環(huán)境及教師的適應程度。另一方面就是教師們的教學方式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夠幫助自己的孩子。這兩方面的問題是絕大多數(shù)家長所在乎的。因而,作為語文教師們,我們要適當?shù)貜募议L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想法及行為。通過多種形式向家長們反饋他們所關心的問題,讓他們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對于家長們的一些質疑及不滿,教師們應當充分理解,并從根本上去向家長們解釋。當然,教師們必須得不斷充實自身,必須具備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的資格及素養(yǎng)。接受家長們關心的同時,教師們還應當關注及觀察。對于小學生們的教育不僅僅是靠語文教師的教學,還需要家長們的配合。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能成就學生們良好的品格及學習能力。家長們的關心出發(fā)點固然沒有問題,但是他們的方式方法是否適合學生,這也需要語文教師們的指引。通過了解家長、了解學生,教師們能夠和諧地協(xié)調這其中的關系。
三、學會接受意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使是為人師表,我們的做法也不可能是完全正確的。因此,教師們需要學會接受意見,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進步及完善自身。就語文教學工作而言,長時間的工作嘗試及經驗讓每一位語文教師都養(yǎng)成了個人的教學習慣。這就是一種工作習慣,或者是一種教學積累。而在接下來的教育生涯中,教師們將會延續(xù)自己的教學風格及教學方式方法。當這樣的教學方式繼續(xù)得以延續(xù)及開展時,教師們開始執(zhí)于習慣,開始忘卻環(huán)境及發(fā)展。這樣的教學想法當然不適合教師們教學上的進步。為了提高教學水平,為了提升教學能力,語文教師們需要學會接受意見。教師們要利用教學中的元素去獲取意見,接受意見。對于教師們而言,正是由于教學方式的習慣性及經驗性,所以難以找出自身的教學缺點。因而,我們要學會借助外界條件了解教學中的不足。其他教師的中肯意見也是教學中的寶貴財富,他們會根據(jù)自身教學經驗及現(xiàn)實狀況考慮問題,從而提出疑問。這種疑問雖然是對我們教學上的質疑,但也是我們教學發(fā)展及進步的方向。接受這個疑問,教師們才會從另一個角度發(fā)現(xiàn)不同的自己。若是初出茅廬,我們更應該接受意見,從中獲取進步。若是教學豐富,我們也應接受意見,從中不斷地創(chuàng)新。
四、學會接受新思想
日新月異的時代及社會,讓人們感受到其中的千變萬化及更新?lián)Q代。時代的進步及社會的發(fā)展,這無不在提示著新思想、新事物的出現(xiàn)。并且,隨著時間的替換,教師們也在不斷地接觸新的學生。對于教師們而言,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才是工作的重心。我們不能只把重心只放在語文基礎知識上,放在那些不變的漢字、拼音上。讓不同時代的學生接受同樣的知識,教師們必須有著適應時代的教學方式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們接受新思想,新觀念。在語文教學中,新標準的提出是眾多優(yōu)秀教師及專家們的意見。在這其中將教學的方向指明,將教學重心指明,教師們完全可以憑借這新的思想理論指導實踐教學工作。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就是讓教師在理論中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在實踐的教學中產生新的理論。相互依賴,相互并存,新思想必須與新實踐結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即使教學的知識是基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而是應在新思想的指導下,認真地、全面地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知識雖然基礎,但是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因素都可能會成為教師們教學的瓶頸。所以教師們要端正態(tài)度,敞開心扉,從接受開始,從微小改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