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巴西,是奧地利著名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眼中的“未來之國”。
預言在近百年后成真——這個曾經(jīng)神秘魔幻的南美最大國家在2014年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剛剛結束的世界杯,已經(jīng)開鑼的總統(tǒng)大選,以及里約熱內(nèi)盧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的2016年奧運會。
而最能背書巴西“未來之國”地位的,還在于它是“金磚國家”之一。2014年夏,世界杯剛剛落幕,第六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就在巴西福塔萊薩接棒開幕。
從上海出發(fā)經(jīng)歐洲中轉后,碩大的空客A380客機又飛行了逾20小時,才降落于巴西圣保羅國際機場。轉車來到福塔萊薩。這是巴西東北部地區(qū)的海港城市,位于大西洋東海岸。清澈的蔚藍海水拍打著岸邊細細松松的白沙,一早滿是沿海岸大道健走健身的市民和游客。
沙灘邊,是一排排罩著綠色或鵝黃色帆布的架子,貌似集裝箱。下午3點鐘左右,這些“集裝箱”揭開面紗——竟然是成百上千個“大排檔”,從下午營業(yè)到午夜,賣手工藝品、特色小吃和各色熱帶水果。
距離“大排檔”不過幾十米,就是金磚國家領導人和各國代表團入住的酒店。雖然巴西政府加強了世界杯和金磚峰會期間的安全警戒,但沒有封路,只有中心城區(qū)街頭懸掛的福塔萊薩峰會標識格外醒目。這個標識是綠藍橙紅黃五面船帆,既象征著金磚五國的團結與合作,也顯示了福塔萊薩這個大西洋岸邊的明珠所引以為豪的海洋文化。
7月14日午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南非總統(tǒng)祖馬、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等先后到達。陣陣響起的警笛聲,告訴人們又有國家首腦到達,剛才還在吹海風抑或暢游的人們,就會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路邊樹蔭和陽傘下圍觀。
警察們在上一個路口停放了一輛警車,所有其他車輛就停在馬路上靜待遠道而來的貴賓。警察和士兵雖然全副武裝,但臉上依然難掩飾活潑快樂的神情,好像他們的任務只是“歡迎”而已。
幾分鐘后,空中響起了直升機螺旋槳的聲音,車隊到達,領導人向路邊的人們揮手致意,在保鏢的保護下進入酒店。幾分鐘后,車流重新運轉,人們回到海水中逐浪,小攤前又恢復了熱鬧的討價還價的景象。
“外松內(nèi)緊”或許是一種“巴西方式”:奔放開朗,又內(nèi)蘊信心。
我曾在巴西走過多個城市,接觸過從政府官員到大學教授,再到街頭攤販、雜貨店主等各階層的巴西人。最深刻的印象之一是這里的種族多元性——歐美后裔、亞裔、非洲裔和巴西“土著”,以及大量的“混血兒”,和平共處。
另一個深刻印象是,這是一個心態(tài)非常平和的崛起之國、“未來之國”。當?shù)厝诵惺露喟肼龡l斯理,但又滿臉熱忱;一方面知曉自己的使命,一方面徹底地享受生活。是中國古訓“知足常樂”的南美踐行者。
看到中國人,很多市民會主動用發(fā)音并不標準的“你好”示意,滿臉真誠。
金磚峰會期間,面對全球傳媒的鏡頭,福塔萊薩人變得更加歡快。很多人會手舞足蹈地“長篇大論”,也有人繼續(xù)保持著巴西人一貫的沉穩(wěn)和柔和。
這是一個極其多元的社會,但又基本上保持著和諧穩(wěn)定的局面,種族歧視和族群沖突的“人類癌癥”并沒有在此侵蝕,其中必有奧妙,值得其他多民族國家借鑒學習。
(作者為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博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