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蘭
冠心病患者血液檢測指標結(jié)果分析
李少蘭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液檢測指標結(jié)果。方法 選取東莞市人民醫(yī)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45例冠心病患者(觀察組)以及145例健康人(對照組)的臨床資料,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比較分析2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漿黏度、超敏CRP(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平均血小板體積(mean platelet volume,MPV)。結(jié)果 觀察組冠心病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以及血漿黏度和對照組健康人相比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冠心病患者Hs-CRP為(36.5±9.7)mg/L、同型半胱氨酸(HCY)為(18.01±4.38)μmol/L、平均血小板體積(MPV)為(12.04±1.86)fl,和對照組健康人相比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針對冠心病患者,密切觀察其血流變學、同型半胱氨酸(HCY)、Hs-CRP以及血小板體積變化情況,對于冠心病的早期發(fā)生、進展、治療效果以及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
冠心??;血漿黏度;同型半胱氨酸;血液流變學;Hs-CRP;MP
冠心病是嚴重威脅現(xiàn)代人們身體健康的一種常見疾病,從血液流變方面研究冠心病患者的發(fā)病原因,進而研究冠心病的發(fā)病原理,能夠為臨床科學預防、治療這種疾病提供合理的依據(jù)[1]。本文選取了145例冠心病患者和145例健康人為研究對象,對幾項血液指標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東莞市人民醫(yī)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45例冠心病患者(觀察組)和145例健康人(對照組)為本次研究對象。觀察組:男97例,女48例,平均年齡(55.67±12.83)歲,145例患者都已經(jīng)明確診斷為冠心病,并且在檢查一個星期之前沒有服用任何藥物。對照組:男95例,女50例,平均年齡(56.03±10.16)歲,2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血常規(guī)用Bayer的ADVIA2120檢查,規(guī)格型號:AUTOSLIDE,從北京西門子醫(yī)療診斷設(shè)備有限公司購買;生化用奧林巴斯AU400,規(guī)格型號:Au400,從科聯(lián)國際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出購買;血液流變學用MVIS-2040全自動血液流變分析儀,規(guī)格型號:MVIS-2015由重慶天海醫(yī)療設(shè)備有限公司制造;CRP用i-CHROMA C反應蛋白檢測試劑盒(免疫熒光干式定量法),規(guī)格型號:25人份/盒,由杭州麗珠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出售。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液黏度 觀察組冠心病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漿黏度和對照組健康人相比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液黏度比較
2.2 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的Hs-CRP、HCY以及血小板相關(guān)參數(shù) 觀察組冠心病患者的Hs-CRP為(36.5±9.7)mg/ L、同型半胱氨酸(HCY)為(18.01±4.38)μmol/L、平均血小板體積(MPV)為(12.04±1.86)fl,和對照組健康人相比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Hs-CRP、HCY、MPV比較
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病理環(huán)節(jié)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以及血栓形成,表現(xiàn)為心肌缺血癥,該疾病會對現(xiàn)代人的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的不良影響[2-3]。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變學主要的變化特征是以血液高黏滯綜合征為主,由于患者血液黏度提高導致心排血量變少,外周阻力增強、循環(huán)緩慢,進而直接對身體各臟器微循環(huán)灌流量、流動速度產(chǎn)生不良影響,引起外周組織以及器官缺血。同時,當人體血液黏度提升時,血液流動速度的變慢會引起冠狀動脈的缺血缺氧、血液流通速度緩慢,形成微循環(huán)障礙,提高血液黏度[4]。所以,血液流變不規(guī)律在冠心病患者的發(fā)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Hs-CRP的測定在評價冠心病患者的病例改變的過程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區(qū)別在正常范圍內(nèi)低程度炎癥反應中CRP的水平,已被證實是由慢性炎癥引發(fā)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冠心病的發(fā)生有炎癥因素參與,且與CRP含量呈正相關(guān)[5]。用于心血管疾病危險性評估時:一般認為,Hs-CRP<1.0mg/L為低危險性;1.0~3.0mg/L為中度危險性;Hs-CRP>3mg/L為高度危險性。故Hs-CRP的水平可作為心血管損傷的標志物之一個,檢測其濃度對心血管疾病的干預及預后起重要作用。
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也稱為高半胱氨酸或同半胱氨酸,是人體內(nèi)含硫氨基酸的一個重要的代謝中間產(chǎn)物,Hcy水平升高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獨立的漸進性致病因素,是促進冠心病病發(fā)的發(fā)生發(fā)展有一定的關(guān)系[6-7]。血清內(nèi)高半胱氨酸的高水平是潛在心血管疾病的標記,是這種疾病及中風的風險因素。研究顯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升高5μmol/L,于男性冠心病危險性增加60%,于女性增加80%,可使心肌梗死的危險性增加4~6倍。故定期檢測同型半胱氨酸濃度,對老年人早期冠心病發(fā)生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此外,人體內(nèi)血小板的激活、聚集是形成血栓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并且血小板常以靜止圓盤狀的形態(tài)存在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隨著血小板的激活它們的形狀會漸漸地從圓盤狀變?yōu)槊瑺?然后出現(xiàn)偽足,體積越來越大。平均血小板體積(MPV)是準確反映血小板大小和活性的血小板參數(shù),通過師靜霞[8]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血小板體積和血小板功能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一般而言體積較大的血小板更具有活性,會致使人體出血時間變短。近30年來多種研究表明,血小板活性增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9],密切關(guān)注MPV,對冠心病的診斷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血液流變的變化能反映血液的黏滯度,Hs-CRP、同型半胱胺酸水平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和預測因子,MPV是反映血小板活性的簡便、快捷參數(shù),多項血液指標聯(lián)合動態(tài)監(jiān)測對冠心病的診斷具有更好預測價值,對冠心病預防和診斷治療有重要作用。
[1] 周鐵明,顏棠.119例冠心病患者血流變學指標探討[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0,7(12):258-259.
[2] 袁舟亮,徐元宏.幾種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檢測[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4(6):183-186.
[3] 谷學軍,秦望森.血尿酸、血液物化及膽紅素聯(lián)合檢測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價值評估[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7(8):173-175.
[4] 陳庭燕.冠心病146例脂聯(lián)素、超敏C反應蛋白、尿酸檢測及其與冠心病的關(guān)系[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2(1):45-48.
[5] 師靜霞,姚玉虹,田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變學、血脂檢測及血小板相關(guān)參數(shù)分析[J].中國微循環(huán),2009,7(6):102-103.
[6] 劉麗,雷萍.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檢測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的診斷價值[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4,7(4):138-142.
[7] 曹國良.冠心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轉(zhuǎn)移酶及丙二醛檢測的臨床意義[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3,5(5):168-171.
[8] 師靜霞,姚玉虹,田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變學、血脂檢測及血小板相關(guān)參數(shù)分析[J].中國微循環(huán),2009,7(6):102-103.
[9] 高鵬輝.不同血液檢驗指標在冠心病患者中檢測分析[J]健康之路,2013,4(8):167-169.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blood test results. Methods Selecting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3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145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145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control group)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whole blood viscosity in high, low cut and cut, plasma viscosity, allergic CRP (Hs - CRP), type with cysteamine acid (HCY) and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n whole blood high shear viscosity, low cut, cut, and plasma viscosity and higher 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s, the obvious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Hs - CRP (36.5±9.7)mg/ L and homocysteine (HCY) is a (18.01±4.38) μ mol/L,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as the fl (12.04±1.86), and higher 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losely observe the hemorrheology, Hs -CRP and platelet volume change situation, for the early occurrence and progres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gnosi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plasma viscosity; HCY; Blood rheology; Hs-CRP; Mp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5.065
廣東 523000 東莞市人民醫(yī)院 (李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