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化嶺
3.0T磁共振成像與多層螺旋CT在胃癌診斷對比應用研究
趙化嶺
目的 3.0TMRI影像檢查與多層螺旋CT影像檢查是胃癌快捷、準確的檢查手段,在胃癌術前分期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本文通過對3.0T MRI影像檢查與多層螺旋CT影像檢查對胃癌的檢出率和準確率分析,探討兩項檢查結(jié)合病理結(jié)果比較對胃部術前分期的診斷價值,以提高對胃癌術前分期的鑒定程度,為臨床手術評估提供資料。方法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經(jīng)胃鏡活檢確診為胃癌,并采取手術治療的患者45例。所有患者在手術前2周給予核磁共振成像平掃、功能成像、肝臟容積加速采集動態(tài)增強檢查、低張多層螺旋CT平掃和增強掃描檢查,同時經(jīng)手術病理結(jié)果證實。結(jié)果 3.0T磁共振成像的T分期總準確率為91.1%,多層螺旋CT總準確率為75.6%;3.0T磁共振成像在N分期總準確率為60.0%,多層螺旋CT的總準確為80.0%;磁共振成像對胃癌術前M分期總準確率為97.8%,多層螺旋CT的總準確率為93.3%。結(jié)論 磁共振成像與多層螺旋CT在判斷胃癌術前分期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T分期中,磁共振成像優(yōu)于多層螺旋CT。
磁共振成像;多層螺旋CT;術前分期
惡性腫瘤病死率高,在消化道中胃癌的發(fā)病率在惡性腫瘤中居第二[1],其死亡率居首。目前在我國檢查胃部疾病的方法有常用的X線消化道氣鋇雙重造影[2]、纖維胃鏡和CT檢查,多種手段中有各自的優(yōu)劣。多層螺旋CT是一種快捷[3]、準確的檢查手段,在胃癌術前分期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不過其對軟組織的分辨率不高,同時存在輻射等缺點[4]。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使圖像的清晰度提高,成像速度增快,為胃癌術前診斷、分期以及預后隨訪提供了與多層螺旋CT同樣的圖像質(zhì)量[5]。根據(jù)患者不同情況綜合運用影像檢查手段,能夠提高胃癌原發(fā)腫瘤(T)、區(qū)域淋巴結(jié)(N)、遠處轉(zhuǎn)移(M)分期的準確性,為準確的臨床診斷、治療胃癌術前分期、正確的手術方法[6]、合理的治療方案以及對預后的評價提供影像依據(jù)[7]。因此,研究3.0T MRI影像檢查與多層螺旋CT影像在胃癌檢查應用中的效果[8]有著重要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經(jīng)胃鏡活檢確診為胃癌,并采取手術治療的患者45例,包括胃竇部21例,胃體部12例、胃底10例,其他2例。其中男30例,年齡28~78歲,女15例,年齡36~77歲,平均年齡(51±6)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術前2周給予核磁共振成像平掃、功能成像、肝臟容積加速采集動態(tài)增強檢查、低張多層螺旋
CT平掃和增強掃描檢查,同時經(jīng)手術病理結(jié)果證實。所有患者在知情情況下進行,并進行屏氣練習。
1.2.1 磁共振成像掃描 選用美國GE公司的3.0T超導型磁共振儀掃描儀3.0 THD?;颊咴跈z查前10h禁食,在檢查前服清水500mL,肌內(nèi)注射20mg山茛菪堿,檢查前再飲
300mL的溫水,患者仰臥,立即行磁共振掃描。磁共振成像線圈選用8通道體部線圈,以橫斷面和冠狀面為核心掃描層。肝臟容積加速采集動態(tài)增強掃描層厚5mm,層距1mm。以2.0mL/s的速率靜注20mL釓噴酸葡胺。完成后將數(shù)據(jù)傳輸?shù)絘dw4.5后處理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等。
1.2.2 多層螺旋CT成像掃描 選用美國寶石能譜CT,患者檢查前8h禁食,檢查前服溫水1000mL,肌內(nèi)注射鹽酸山茛菪堿注射液,患者仰臥。增強掃描為優(yōu)維顯750造影劑80~90mL,以3.0mL/s的速率靜注。掃描層厚5mm,間層5mm。完成后傳輸?shù)絘dw4.5影像工作站,分析軸位圖像及多平面重組圖像。所有患者檢查結(jié)束后采取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把切除下的淋巴結(jié)分進行組后檢查病理。
1.2.3 診斷結(jié)果及檢測標準評定 在不清楚手術病理結(jié)果的狀態(tài)下,由具有豐富經(jīng)驗工作多年的兩位醫(yī)師對圖像進行閱讀分析,包括對腫瘤病變的位置、形態(tài)、范圍、程度等進行判斷。
1.2.4 浸潤深度 分為T1~T4 4個標準,T1為未檢出明顯病灶;T2為浸潤胃壁全層,外邊界光滑;T3為浸潤胃壁全層,外邊界不規(guī)則;T4為浸潤周圍組織器官。
1.2.5 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 分為5個標準:Nx為未能做出評估;N0為無轉(zhuǎn)移;N1為1~6個;N2為7~15個;N3為15個以上。
1.2.6 遠處轉(zhuǎn)移 分期為3個標準:Mx為未發(fā)現(xiàn);M0為無;M1為12以上。
將所有患者的掃描檢查進行TNM分期評估,與手術后的病理結(jié)果進行對照。
2.1 3.0T磁共振成像對胃癌T分期診斷與病理診斷結(jié)果比較 3.0T磁共振成像的T分期總準確率為91.1%,其中T1=80.0%,T2=89.9%,T3=95.0%,T4=90.9%(見表1)。有4例與手術后的病理T分期結(jié)果不符,其中有3例是潰瘍型,1例是隆起型。
表1 3.0T磁共振成像對胃癌T分期診斷與病理診斷結(jié)果比較
2.2 多層螺旋CT成像對胃癌T分期診斷與病理診斷結(jié)果比較 多層螺旋CT的T分期總準確率為75.6%,其中T1=80%,T2=66.7%,T3=95%,T4=81.8%(見表2)。共有11例與術后病理的T分期結(jié)果不符。
2.3 3.0T與螺旋CT對胃癌N分期診斷與病理診斷結(jié)果比較 在45例患者中,3.0T磁共振成像在N分期總準確率為60.0%;多層螺旋CT的總準確為80.0%(見表3)。
表3 3.0T與螺旋CT對胃癌N分期診斷與病理診斷結(jié)果比較
2.4 3.0T與螺旋CT對胃癌M分期診斷與病理診斷結(jié)果比較 在磁共振成像對胃癌術前M分期總準確率為97.8%;多層螺旋CT的總準確率為93.3%(見表4)。
表4 3.0T與螺旋CT對胃癌M分期診斷與病理診斷結(jié)果比較
在本研究中,多層螺旋CT結(jié)合增強檢查能夠顯示出胃壁的厚度、大小、浸潤深度以及TNM等影像等。胃壁多層結(jié)構的顯示會受到患者的自身體質(zhì)差異、檢查設備、造影劑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磁共振成像中,T1加權成像呈等及稍高信號,在T2加權成像呈稍高及高信號,同時能夠看見胃黏膜皺壁。在早期增強有助于檢出病灶及范圍,延遲期增強有利于分期的診斷,動態(tài)增強能夠更深一層次的鑒別胰腺、肝實質(zhì)的侵壞狀態(tài)。3.0T磁共振在N分期的總準確率為60.0%。與患者手術后病理不相符的共有18例病例,包括2例漏診,16例為誤診。其因素在于:強化不明顯或者是不強化的淋巴結(jié)予以錯誤判斷;將炎性淋巴結(jié)錯誤判斷。多層螺旋CT在N分期的總準確率為80.0%。與患者手術后病理不相符的共有9例病例,包括3例過度分期,6例分期不足。因素在于:腹腔動脈淋巴結(jié)直徑過小;胃附近的淋巴結(jié)腫大小于0.6cm。在M分期的5例病例中,磁共振成像和多層螺旋CT均檢出3例肝臟轉(zhuǎn)移病例,漏診2例遠處轉(zhuǎn)移病例,1例被多層螺旋CT誤診。從兩種手段的準確率、敏感性等多方面來看,磁共振成像相對較高。同時,本研究的病例不多,可能會受到影響,有不足之處。
[1] 戚兆營.胃癌術前分期與術后病理對照臨床分析[D].銀川:寧夏醫(yī)科大學,2010.
[2] 范彥婷.DWI與DWIBS在直腸癌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泰安:泰山醫(yī)學院,2012.
[3] 劉特.多層螺旋CT對胃癌術前評估的價值[D].廣州:暨南大學,2010.
[4] 梁文釗,靳倉正.MSCT診斷胃癌的術前應用及臨床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1,17(5):44-46.
[5] 劉坤,李梓萌,李祎.胃低張充氣64層螺旋CT三期增強掃描對胃癌術前TNM分期的臨床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1):86-87.
[6] 申國強.胃癌256層螺旋CT術前T分期與病理對照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3.
[7] 郭楊壟.不同CT測量方法在評價胃癌圍手術期化療療效中的作用[D].浙江:浙江大學,2012.
[8] 裴麗美.雙源CT雙能量掃描在胃癌評估中的應用價值[D].河北: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0.043
河南 450000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放射科 (趙化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