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新教材的使用、全新的教學理念給小學英語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活動中,筆者認為,應該本著大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學習資料、科學制定三維教學目標等教學理念來構建有效性課堂。
一、確立合適的教學活動目標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根據(jù)任務型教學途徑,教師應廣泛采用學生易于理解接受、貼近學生生活、可操作的、易于學生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外研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1“Do you like ______”PartA的教學內容時,我就準備了一小塊肉、一小碗米飯、一袋兒方便面、一條小魚和一盒牛奶,同時還準備了足球、籃球、排球等(練習用),讓學生通過觀看實物來學習有關的單詞和句型。制定了這樣明確的教學目標,學生對單詞掌握、句型理解、對食品的表述等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這樣的教學活動是行之有效的,比起枯燥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的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對于那些三維目標確立指向性不夠,甚至有明顯錯誤的教學目標堅決擯棄。例如,在一次英語公開課上,有位老師在教大小寫英文字母,他讓學生用身體的運動或手勢的運用寫出字母,同學們都很高興,課堂氣氛也非?;钴S,但有的學生的確是在湊熱鬧,他們甚至連字母都不拼,只是感到很新鮮、很好玩。這樣的教學活動看似有趣熱鬧,卻沒有起到記憶字母的作用,這種不正確的教學目標確立的活動,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無益,更談不上是有效教學。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真實的場景、具有挑戰(zhàn)性的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和問題情境,從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實際、生活經(jīng)驗和他們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讓他們通過學習及課堂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
其實,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就是要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的教學情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借助實物和圖像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借助體態(tài)語動作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借助詼諧幽默的語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都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顏色的單詞時,有的教師設計了利用彩筆、師生穿的衣服、粉筆、黑板、橘子、蘋果、梨、香蕉等實物或圖片進行詞匯教學及猜謎游戲,讓學生猜兩種顏色搭配起來會是什么顏色,并且引領學生親自驗證,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也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在學習“At the zoo”話題時,我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在動物園里有關動物的視頻, 然后讓學生口頭描述他們所熟悉的動物,如 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征,并能說“I like monkey.”這些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有利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調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然而,在當今的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在公開課或觀摩課的課堂上,太過于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用大量的時間和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使課堂有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例如,有位教師在教授“At the zoo”的內容時,設計了參觀動物園的活動,表演動物園里動物嬉戲的情景,教師本可以課前安排學生每四人或五人一小組,分別在家里畫一些有關動物的頭飾圖片帶到課堂上開展活動。但在授課時教師首先讓學生用紙和彩筆在課堂上制作,結果40分鐘的一節(jié)課,學生用了近30分鐘的時間制作“animals pictures”,最后教師僅在臨下課前幾分鐘的時候,讓學生用做好的“animals pictures”開展活動,進行對話練習,一節(jié)英語課下來倒像是一堂美術課。同樣的“在動物園里”的一節(jié)課,由于老師思考的角度不同,想法不一,效果卻不一樣。這位老師在教學時間安排上不夠合理,教師用了過多的時間進行了非針對教學目標的活動,使得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降低。又如,有的教師在教“in, under, on”等方位詞時,設計了捉迷藏的活動。教師精心地把教室布置成家庭房間的場景,有床、桌子、箱子等物品,一名學生蒙著眼睛猜另一名學生藏的地點。由于學生對活動的場景非常感興趣,注意力不能集中到運用所學語言描述同學位置的教學活動中,并且由于活動場景的有限,每次只能有兩名學生參與活動,使得該教學活動的效率大大降低。
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不僅要注重教學情境的真實性、趣味性,而且要考慮到活動的可參與性和效率性。
三、教學語言力求簡單易懂
簡單明了的指令語能夠使教師講的時間相對減少,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相對增加。教師在組織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使用英語,這樣可以創(chuàng)設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機會。小學英語課堂活動的英語指示語應當簡單和明了,要盡量使用學生能夠理解的詞句,必要時可以通過肢體語言或漢語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在“做中學”。如,教big, small, short, long, tall等單詞時,教師借助肢體語言進行教學演示,教“big”時把兩手張開畫個大圈,教“small”時用兩手做個特別小的圈,教“tall”時把手舉過頭頂,教“short”時把手放下來……這樣,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這些單詞的漢語意思,并且,學生在跟老師一起做肢體語言表演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很輕松地完成了本課學習任務,有效的課堂教學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值得強調的是,教師上英語課時盡量全英文授課并不排除必要時教師可以使用漢語,因為如果學生不能準確地理解教師的語言,就會影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無法正確地運用語言,教師就無法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也就無法達到語言訓練的目的。
其實,實施小學英語有效課堂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像小組活動、同桌活動、合作學習、個別化學習、合理有效激勵性的評價等都是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
(責任編輯:符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