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我們邂逅了一個真正的茶人,他就是露雨軒的主人張贊。初見張贊,他穿了一身輕盈的白色禪修服,隨性又很得體,透露出他處世的自信、練達與沉穩(wěn)。交談中,他對茶文化就是生命輪回文化的論述,讓我們看到了他對茶的喜愛、尊重和感恩。正是這樣的心,讓他在茶與禪的世界里游走,也讓他的人生充滿了韻味。
慢:您如何看待中國的茶文化?
張:茶企、茶館、茶人,他們的茶文化是不一樣的。茶企的茶文化,是需要包裝這個茶有多好;茶人的茶文化是他們注重茶的品質,從情感上有多喜歡這茶,有多愛這茶;茶館的茶文化,茶對外就是一個媒介,穿針引線,能夠把大家聚到這張桌子上來,能夠結伴緣,所以我覺得每一個角度看它的茶文化是不一樣的。
作為一個茶館的經營者來講,我認為茶文化本身是生命輪回的文化。茶本身是有生命價值存在的,它用一生,用泡茶瞬間的曇花一現(xiàn)來將最美的一面展示給我們。這是它生命最精彩的綻放,最后消失了,什么也沒有了。
茶的一生是什么呢?它從小的時候經歷成長,也需要呵護,也需要天地滋養(yǎng)。當它成熟了以后,就要步入社會,如同人也是一樣的,需要去磨煉自己。茶步入社會的過程也充滿了艱難困苦,被人挑揀、采摘,然后無論是曬青、炒青、翻炒、烘培,這都是對茶的一種磨煉。當經歷完磨煉之后,茶就準備好了為了跟它有緣的人付出,最后這一泡茶結束了,喝了,倒了,入土為安了,它又回到土壤,這就是茶的一生,跟人的一生特別像。我們每一個人接觸這一泡茶,這一生我們只能和它見一面,茶用一生和我們結下這個緣,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對茶應該感恩。
慢:您覺得茶被沖泡的那一瞬間,它的感受是怎么樣的?
張:以一杯龍井茶為例,沖泡的過程對它來說是一種被激發(fā)的狀態(tài)。這一杯茶,當你把熱水沖進去的時候,它翻滾,其實跟人一樣,人獨處的時候,很安靜,不招搖,什么時候我們才愿意展現(xiàn)我們最美的狀態(tài)呢?往往是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也就是說有外緣的時候,在外緣激發(fā)你的時候,人就跟茶一樣,一杯水沖下去的時候,因為有外緣激發(fā),茶在翻滾,展現(xiàn)出它最美的一面。但這個時候人是浮躁的,同樣茶也是浮躁的,誰也不會喝這個時候的茶。而一定是它翻滾之后,沉淀下來的時候才能喝。
慢:您自己最愛哪種茶?
張:所有茶我都愛,只是根據時令、時氣、時節(jié)喝不同的茶,比如,我最近胃寒,我就不會喝陳普,而會喝一點紅茶;要是最近上火,可能喝一點祛火的茶?;蛘呶乙矔鶕煌木壏趾炔煌牟琛1热缯f有朋友來了,想喝陳普,我們就喝陳普,隨緣嘛。
慢:您如何看待市場中出現(xiàn)的禪茶?
張:真正的禪茶應該叫寺廟茶,最早茶是寺廟來種植的,僧人們打坐或者辯經的時候,可以喝茶,這才是真正的禪茶的意義?,F(xiàn)在的禪茶,更多的是一種包裝,一種文化的渲染。讓你感覺到喝這個茶有加持,能消弭三生孽報,能積累五世功德,這是一個概念。其實禪茶還應該是真正有修行的人做出來的,在做茶的過程中,有發(fā)心、有加持、有功德。
慢:古代人泡茶講究水,您如何看待茶與水的結合?
張:水是大自然的神奇贈予,其實往往是當?shù)禺a的茶葉用當?shù)氐乃莩鰜砗煤?,這與土壤的元素有關。比如武夷山的茶就用武夷山的水泡是最好的,要是用其他地方的水就不好喝了。
慢:這個茶館的布置充滿了禪味,您是如何想到做這樣一個茶室的呢?
張:2000年到2004年的時候,我一直在觀察茶樓的市場,這個市場在萎縮,消費娛樂可選擇的內容越來越多了,我發(fā)現(xiàn)對于茶館來講,它要有自己特有的元素,那個時候我正好接觸了佛教文化,我覺得滿足客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很重要,要讓他們來到這里就能獲得心理上的慰藉和滿足,而不僅僅是喝一泡茶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