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艷
一、準備階段
首先對學生進行宣傳,介紹學科能力競賽的目的和作用,其新穎、創(chuàng)新的競賽形式,高額獎學金及部分高校已將該活動列入該校自主招生資格選拔A類計劃。這樣,學生就會先對這個活動產生興趣。我們學校這是第三次參加這種比賽,也是在2012年才熟悉這條路,最終在2013年的高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且相對數(shù)學競賽來講,來得比那個要容易。經(jīng)過近一周的介紹,最終班級里數(shù)學成績好的16名同學報名參加了這次競賽活動。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幫同學們上網(wǎng)查閱近幾年的筆試題,與他們一起討論解決問題。
二、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
其中我們遇到的困難是,這里面需要解決學生怎樣通過閱讀理解將文字語言轉化為數(shù)學符號語言,這一點恰恰是教學的一個盲點,學生不能對應用問題進行有效的閱讀理解。日常教學中,我們要注意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形成閱讀想象、閱讀聯(lián)想、閱讀思維、閱讀情感等穩(wěn)定的閱讀心理要素,持之以恒地訓練,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其次,應加強學生運算(特別是近似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應鼓勵學生使用計算機、計算器等工具。由于我的學生是高一,剛剛脫離初中,所以在很多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的。
三、建模論文的寫作
(一)建模論文的標準組成部分
建模論文作為一種研究性學習有意義的嘗試,可以鍛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來說,建模論文的標準組成部分由論文的標題、摘要、正文、結論、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二)建模論文的寫作步驟
1. 確定題目。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生活中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并根據(jù)研究對象設置論文題目。最好是找一位或幾位老師幫助安排研究課題。在確定好課題后,應該寫一個寫作計劃給指導老師看看,并征求他們對該計劃的建議。
2. 開展科研課題。去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閱與課題相關的資料,觀察有關的事件,收集與課題相關的信息。同時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去拜訪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然后將前期所收集到的資料與自己所學的相關知識組織在一起,進行論文的結構論證。完成這些工作后,你應該要制定一個課題時間安排表,這樣能保證書寫論文的循序漸進。記住在開始寫論文后,一定要不斷地和老師、家長進行溝通,讓老師和家長斧正論文中出現(xiàn)的明顯錯誤,并能提出一些更好的研究建議。在論文寫作結束以后,一定要得出結論。
3. 完成論文寫作。完整的論文在完成以上步驟之后就可以新鮮出爐了,完成論文后,一定要再看一遍自己的論文有沒有錯別字、計算錯誤、圖形的移位或偏差等。最后,在論文的結尾處應該寫上感謝的話,感謝幫助你完成這篇論文的所有人。
數(shù)學建模的設計應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配套,體現(xiàn)數(shù)學建模的思想方法,課外活動中,建模設計所涉及的數(shù)學知識可有所拓寬,但課堂教學中,建模問題要與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進度相適應,不可任意地拓寬和加深,以免加重學生學習負擔。選題時可結合教學內容構造實際模型。
另外,也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建立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模型。最后,按學科能力解題技能競賽成績(60%)+應用實踐能力競賽成績(40%)綜合評比,選拔參加全國總決賽的選手。成績優(yōu)秀的繼續(xù)參加全國總決賽,根據(jù)成績好壞評出金銀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