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潔
摘 要:近幾年,國際合唱比賽總的趨勢與傾向可以用“輕、柔、美、高”四個字來概括。“輕、高”兩個字就指明了聲音位置訓練的目標,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輕聲高位”。一般所說的聲音位置可能是指上面的位置,而我認為的位置更重要的應(yīng)該是來自下面的位置,來自形成聲音的氣息的支撐位,它的狀態(tài),是形成聲音的全部。
關(guān)鍵詞:基礎(chǔ);輕聲高位;和諧;音準
新版的高中音樂教材分為六大模塊,在唱歌這一模塊中,大部分的演唱曲目是合唱歌曲。在教學過程中相信大部分老師都跟我一樣碰到了下面的難題:學生們不會運用正確的演唱方法唱歌;雙聲部歌曲唱著唱著就變成了單聲部歌曲;分聲部演唱時,聲音很好,但兩個聲部融合后就變成了五聲不全的聲音雜燴;課業(yè)負擔重,學生們平時忙于文化課的學習,對音樂課興趣不高。面對這些問題,如何上好合唱課就成了擺在我們高中老師面前的一大難題,下面就我積累的一些經(jīng)驗談?wù)勎业淖龇ā?/p>
一、做好基礎(chǔ)訓練
合唱是展示學生綜合音樂素質(zhì)能力的平臺。在演唱中,學生要注意音高、節(jié)奏、速度、音量及各聲部之間的和聲效果等各種音樂要素。要做到將這些音樂要素完美融合的前提是將這些要素巧妙并正確地運用到演唱中,所以在平時課堂訓練中要注意對最基本的音樂要素的訓練。
1.氣息的訓練
有人說:歌唱是呼吸的藝術(shù)!還有人說:不會呼吸的人就不會歌唱!這兩句話形象并生動地描述了氣息訓練的重要性。我們平時的呼吸是自然式的,呼吸時氣吸得少而淺,呼氣也不用控制,這種呼吸不能用于唱歌。唱歌的呼吸是腹式呼吸法,即氣要吸到腰的周圍,然后利用呼氣肌跟吸氣肌的對抗,找到用力的支點,這樣一次呼吸往往長達十幾秒鐘。歌唱中的聲音高低強弱,全靠呼吸肌肉來完成。吸氣時要鼻和口同時自然的進行,吸氣后體會腰周圍的擴張與膨脹的感覺,這是唱歌的關(guān)鍵。教吐氣時,將慢吐氣比喻為像是血壓水銀柱慢慢下降,急吐氣,像秤砣掉下來。運用這些形象的比喻后,學生易接受,訓練也比較有效果。
2.聲音位置的訓練
一般所說的聲音位置可能是指上面的位置,而我認為的位置更重要的應(yīng)該是來自下面的位置,來自形成聲音的氣息的支撐位,它的狀態(tài)是形成聲音的全部。氣息的支撐位是怎樣的,那么聲音出來的效果就會是怎樣的,也就是說正確的呼吸方法和有力的氣息支撐點,是獲得高位置聲音的前提??谘是坏某浞执蜷_、后咽壁的挺立和喉頭的穩(wěn)定對獲得聲音的高位置是有特殊的作用的。喉頭的穩(wěn)定和歌唱時所放的位置,也是獲得高位置聲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深呼吸,打開腔道,做成歌唱的統(tǒng)一管道,用半打呵欠的狀態(tài)進行發(fā)聲訓練。用“u”母音做發(fā)聲練習比較容易松開喉嚨,幫助喉頭下沉,同時豎立管狀,找到通向頭腔共鳴的通道。
3.音準能力的訓練
在訓練音準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要慎用鋼琴伴奏,培養(yǎng)內(nèi)心聽覺。過分地依賴鋼琴,學生不需要獨立思考就能唱準音,但缺少獨立性,一旦離開鋼琴就無法演唱。相反,學生依靠自己的思考和辨別,他的音樂感和音準會逐漸鞏固而不會丟失,并將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這樣,即使離開鋼琴也能很好地演唱。其次,多聽錄音范唱,培養(yǎng)感受能力。一般來說,錄音范唱音準、音色好,伴奏豐富,表現(xiàn)力強,對學生有很強的感染力。因此,多聽錄音范唱,能增強學生對樂曲的感知能力、對音準的記憶力,有利于學生唱好歌曲,提高歌唱水平,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最后,加強教師范唱,培養(yǎng)聽辨能力。教師的范唱是全方位的,不僅可以清晰地讓學生聽到正確的歌唱,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演唱時的姿勢和口型,以及表情和體形動作,掌握正確的唱歌方法及正確的演唱。
二、使用比賽等有效手段,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合唱的特殊魅力
合唱是一種群體合作的表演藝術(shù),要求參與演唱的每一個學生都要有強烈的責任心,高度的合作意識及能力。以比賽為目的的課堂排練可以提高學生對合唱的積極性。在我校舉辦“百歌頌中華”的歌詠比賽過程中,從開始選定歌曲到初賽,最后到?jīng)Q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隨著比賽的進行,這種熱情越來越濃烈。從以往每次快下課時,學生早早合上課本不停看時間,到現(xiàn)在下課鈴聲響了,他們都說:“老師,再唱一遍吧?!辈恢谷绱?,班長會主動找我約定時間,讓我?guī)退麄兌嗯啪殠妆楹铣?。文娛委員更是積極,每次看到我都要拉住我,比畫幾下指揮合唱動作,讓我?guī)兔纯此袥]有進步。由此可見,合唱這一音樂實踐活動確實能夠感化學生,它有強大的凝聚力,通過這一活動能夠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信心,調(diào)動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
三、讓學生多看、多聽,引導學生了解合唱存在的意義及價值
世界上最美的聲音是人聲,最動聽的人聲是合唱。一個國家的合唱水平標志著這個國家的整體音樂水平。為了提高國民素質(zhì),很多國家都非常注重青少年的合唱教育。合唱對培養(yǎng)敏銳的音樂感知能力和提高個體的全面素質(zhì)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合唱教育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很多國家音樂課程培養(yǎng)內(nèi)容的重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yīng)從興趣入手,以合唱與獨唱相對比的形式讓學生欣賞同一首歌,從中體會合唱巨大的感染力與豐富的表現(xiàn)力;也可以根據(jù)合唱發(fā)展的脈絡(luò)介紹優(yōu)秀的中外合唱作品,多進行觀摩與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體會和聲的美感及合唱的魅力。
我們還可以給學生放映一些影視作品,生動的影視作品形象地描述了合唱獨特的魅力,可以直觀的感染學生。
以上是我對合唱訓練的一些體會和歸納總結(jié)。學生通過參加合唱訓練,既可給他們帶來旋律美、和聲美和情感美等美感的熏陶,增強學生的整體感、協(xié)同感、對比感、統(tǒng)一感、層次感等能力,它又能使學生受到集體主義思想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zhì)。讓我們攜手共進,為高中的音樂教育更多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廣東省博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