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在科學課的教學中,實驗作為幫助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師在科學教學中,要借助實驗獨特的魅力,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認知興趣,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科學的動力。筆者就自己的教學實際,試從三個方面講述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實驗;科學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教師要適應學生求知的要求,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力,使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興致勃勃地去探索自然的奧秘。”興趣是從事一切活動的原動力。在科學課的教學中,實驗作為幫助學生獲得科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師在科學教學中,要借助實驗獨特的魅力,讓他們親自動手實踐得到喜悅、驚訝和滿足感,使之成為學生學習科學的動力。
一、新課開始,利用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興趣使人的探究和認識活動染上強烈的、肯定的情緒色彩,從而使這種活動為人所接受和喜愛。而一個好的開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引入能使學生穩(wěn)定情緒,集中注意力,并對將要發(fā)生的事情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如教授氫氧化鈉的性質(zhì)時,先做一個小實驗:教師往黑板上貼一張白紙(預先用酚酞試液寫好“NaOH”字樣),然后用小噴壺往紙上噴氫氧化鈉溶液,鮮艷的大紅字“NaOH”躍然紙上。學生個個眉色飛舞,無比驚嘆??梢钥闯觯瑢W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diào)動了起來,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堂教學中,利用實驗維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大多數(shù)學生不愿意學習枯燥的科學理論,卻愿意動手做各種有趣的科學實驗,所以我們可以把很多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動手中學習。愉快的學習有效地維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我們前面通過實驗認識了酸,現(xiàn)我們?nèi)酝ㄟ^實驗來學習一種常見的堿——氫氧化鈉。
師:有一次,某家長與孩子在飯店吃飯,孩子要喝汽水。此前,飯店老板曾將漂洗食物時用剩下的氫氧化鈉溶液放入汽水瓶中,并無意識地存放在冰箱中,服務員并不知道,隨意地將氫氧化鈉溶液誤作“汽水”給了孩子,結(jié)果慘劇發(fā)生了,孩子的食管全部被氫氧化鈉腐蝕壞了,給孩子帶來了終生的災難。(學生反應強烈,議論紛紛。)
師:所以在使用氫氧化鈉時必須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膚、衣服被它腐蝕。因為它有強腐蝕性,俗稱燒堿或苛性鈉。
師:請同學們通過實驗來認識氫氧化鈉。
實驗1:用藥匙取一小塊氫氧化鈉固體,放在表面皿上,觀察它的顏色、狀態(tài)等。幾分鐘以后再觀察這塊氫氧化鈉,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變化?記錄現(xiàn)象。
實驗2:往試管中加入5毫升水,套上試管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當水的溫度達到60攝氏度左右時,往水中加入幾塊氫氧化鈉固體,觀察現(xiàn)象。(學生異常興奮,觀察到水立刻沸騰了,從而很直觀地認識到氫氧化鈉固體溶解于水時會釋放出大量的熱。)
實驗結(jié)束后,學生歸納氫氧化鈉的物理性質(zhì)。
生:氫氧化鈉為白色固體,在空氣里易潮解;氫氧化鈉易溶于水,并釋放出大量的熱。
師:以上我們認識了氫氧化鈉的物理性質(zhì),下面請聯(lián)系酸的學習,通過實驗認識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zhì)。大家回顧一下,酸與指示劑作用的現(xiàn)象是怎樣的?
生: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使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師:氫氧化鈉是堿,它與指示劑作用的現(xiàn)象又會怎樣呢?同學們還是通過實驗:在2支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里分別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試管里的溶液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請注意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
師:請同學們描述現(xiàn)象。
生:氫氧化鈉溶液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師:誰能揭開“白紙顯紅字——NAOH”的秘密?
生:白紙顯紅字實際上是紙上酚酞遇氫氧化鈉溶液變紅的結(jié)果。
師:從前面的小故事中得知,氫氧化鈉有腐蝕性,我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把一小撮雞毛放入試管中,用玻璃棒攪拌并加熱煮沸2~3分鐘,試管中有什么變化?
學生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雞毛被腐蝕了,感知氫氧化鈉有強腐蝕性。以上教學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得出結(jié)論,把學生的學習主動權(quán)交給了學生,這樣長期堅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
三、課堂總結(jié)時,利用課外實驗發(fā)展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師在課堂終結(jié)時,要善于抓住學生易逝的火花,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課后探究。在總結(jié)一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讓學生學有所用。如學了氫氧化鈉的化學性質(zhì)后,知道氫氧化鈉可腐蝕葉肉,利用此原理可制作葉脈書簽??勺寣W生動操作:1.選擇外形完整、大小合適、葉脈清晰的樹葉。2.用水將葉片洗凈,放在濃度約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煮沸6~10分鐘,當葉肉呈黃色后取出葉片,用水將葉片上的堿液沖洗干凈。3.將葉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舊牙刷或試管刷輕輕刷去葉肉。剩下的葉脈放在水中漂洗干凈后夾入書中壓平即可。4.若要葉脈書簽有漂亮的顏色,可將葉脈漂洗后晾至半干,用紅、藍墨水或其他染料著色,再晾干壓平。開展課外實驗,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實踐活動的材料,增加親身體驗研究的機會,發(fā)展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總之,我們以實驗具有的生動、形象、鮮明的特點,激發(fā)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志偉,賈秀英.中學科學教育[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2]朱清時.科學(九年級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朱清時.科學(八年級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