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
(貴州省骨科醫(yī)院康復科,貴州 貴陽 550007)
內生電骨折治療儀促進骨折愈合的臨床觀察
孫紅
(貴州省骨科醫(yī)院康復科,貴州 貴陽 550007)
目的觀察內生電骨折治療儀對骨折愈合的促進作用。方法將骨折病人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在使用內生電骨折治療儀前后,兩組均照X片,觀察對比骨痂生長情況。結果通過對兩組病人治療后不同天數(shù)的X線片對比,得出不同骨折骨痂生長的情況。結論使用內生電骨折治療儀治療對促進骨痂生長有促進作用。
內生電 骨折 骨折愈合
骨折為骨的完全性和連續(xù)性喪失。骨折愈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受血供、力學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治療方法和不同部位的骨折愈合過程各有特點[1]。內生電骨折治療儀是一種集低頻、中頻、干擾電、直流電、電德森電流于一體的治療儀,其經(jīng)過電極作用,改變細胞膜位,可促進骨細胸的生長及骨痂形成。我科對骨折后的病人采用內生電骨折治療儀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0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骨折患者120例。骨折類型:椎體爆裂性骨折內固定術后28例、股骨骨折21例、脛腓骨骨折18例、尺骨骨折14例、肩胛骨骨折11例、肱骨干骨折8例、髂骨骨折8例、髕骨骨折6例、骨盆骨折術后6例。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治療組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18~90歲,平均年齡46.4歲;對照組中男42例,女18例,年齡19~86歲,平均年齡42.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類型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使用常規(guī)治療外加內生電骨折治療儀治療。患者在骨折整復后(有無內固定均可),將內生電骨折治療儀在骨折兩端緊貼皮膚,用彈性自貼繃帶縛上兩組電極,紅白兩組電極必須交錯擺放,如近端為白紅兩極,遠端就相對為紅白兩極,打開電源后,按下電鈕,使讀表在80~120Hz范圍內轉動。指針在“紅區(qū)”標志范圍內顯示,電流強度以患者自覺電麻感能忍受為度。骨折患者每天1~2次,每次20~30min。
1.3 效果評價標準 以骨痂出現(xiàn)時間為療效依據(jù),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級別。顯效:比正常臨床愈合時間縮短1/2,有明顯骨痂生長。有效:比正常愈合時間縮短1/3,有少到中等量骨痂出現(xiàn)。無效:與正常臨床治療愈合時間相接近,治療7周后,仍無明顯骨痂生長。正常骨折愈合時間參照“骨折的臨床愈合標準表”[2]。
1.4 觀察方法 患者在使用內生電骨折愈合治療儀前照X線片,在治療10d、20d、40d后復查X線片。觀察對比骨痂生長情況,“O”表示骨折線清晰,無任何骨痂生長,“+”表示骨折邊緣有淡薄骨痂生長,“++”表示有中等量骨痂生長,“+++”表示有較多骨痂生長。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治療40d效果比較 (例)
表2 兩組患者骨痂出現(xiàn)的時間與程度比較 (例)
內生電骨折治療儀集低頻、中頻、干擾電、直流電、安德森電流于一身,通過兩對電極作用,使細胞膜電位改變,產生細胞持續(xù)的去極化,促進環(huán)磷酸腺苷(CAMP)的大量增加及線粒體活動增加,延長細胞的生命。重復去極化造成相應的復極化增加,加強鈉、鉀泵的活動,增加磷酸腺苷(AMP)的消耗,AMP的分裂,又能使自由磷增加,加速骨痂鈣化,促進纖維細胞的形成。直流電刺激能使生理性關閉的微血管開放,只要電刺激量和時間適宜,就可誘發(fā)骨生成。中頻電在改善深部組織的吸收和代謝過程同時,亦可通過它的振蕩效果,稀釋疼痛及炎癥因子,達到消炎鎮(zhèn)痛。此外,在使用脈沖電的刺激治療時,肌肉軟組織產生脈沖電的刺激而按固定的頻率收縮放松活動,繼而使骨折端產生相應振動,不同振動頻率可產生應力,在生理范圍內允許的應力,可刺激骨生長加速[3]。通過治療組和對照組的觀察,得出治療組的骨痂生長較對照組有明顯差異,說明內生電骨折治療儀對促進骨痂生長有促進作用。
[1]關驊,張光鉑.中國骨科康復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8.
[2]任蔚虹,王惠琴.臨床骨科護理學[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36.
[3]陳履平.不同振動頻率對實驗性骨折愈合的影響[J].中華外科雜志,1994,32(4):217.
Endogenous electric Fracture Facture healing
孫紅(1964-),女,吉林,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從事骨科臨床護理及管理工作
R473.6
B
1002-6975(2014)13-1245-02
2014-03-01)